曹节勤;许俊;吴冬;杨文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原则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72例(96眼)采用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提高.术中并发症:术中瞳孔缩小,前房出血,后囊破裂及虹膜色素拨散.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纤维性渗出膜,虹膜后粘连,晶体表面色素沉积,后囊浑浊等,存在眼底增殖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复明效果差.结论 糖尿病已不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术后效果受眼底病变程度的影响.
作者:罗正才;张黎;郭军;罗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或病理明确.结果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占同期原发性肺部肿瘤的0.063%(7/10294),三年生存率为66.7%.结论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为原发性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手术切除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无创治疗的可能.
作者:李维欣;董宇超;杭晶卿;李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对于缺血坏死股骨头组织学的影响,探讨鹿瓜多肽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体质量3~4 kg,使用脂多糖及激素诱发股骨头坏死,将造模成功后的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按0.6 ml/kg肌内注射鹿瓜多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用药开始4、8、12周各选取6只动物,使用过量的戊巴比妥将动物处死,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股骨头进行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成骨细胞计数.结果 实验组成骨细胞计数在使用鹿瓜多肽4、8、12周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空骨陷窝率在使用鹿瓜多肽4、8、12周显著低于对照组,鹿瓜多肽可显著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及成骨细胞的增殖.结论 鹿瓜多肽可显著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及成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缺血坏死股骨头修复.
作者:申利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与甘露醇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将156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89例)和甘露醇组(67例),两种试剂均采用口服清洁肠道.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切口愈合状况(有感染者行培养加药敏).结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状况均明显优于甘露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要优于甘露醇组,能更快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雪茹;贺德;谢丛江;金玉珍;黎惠娟;练慧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超声是颈部淋巴结检查的常规方法,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结合检查已成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就92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桂华;张晓玲;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34例克罗恩病(CD)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肠瘘34例,其中多发瘘3例,肠内瘘4例,肠瘘以末端回肠瘘(16例)、回结肠瘘(13例)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结肠吻合口拆除重建13例,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17例.结果 术后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糖皮质激素者复发率为15.2%,低于未服药物者的32.4%;复发时间为21~67个月,明显长于未服药者的4~12个月.结论 CD合并肠瘘以肠外瘘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瘘口切除与肠吻合,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CD合并肠瘘的复发率.
作者:李铁良;刘敏;李凯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日龄以<7 d居多;病因以溶血性黄疸占首位,之后依次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感染因素、母乳性、围产期等;治愈率为92.0%,无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明确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黄名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及中青年人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78例老年人(60~92岁)及415例中青年人(18~59岁)涂阳肺结核患者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发热、咯血、胸痛、胸闷、厌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累及双侧肺老年组168例(60.43%),中青年组170例(40.96%);累及右肺下野老年组161例(57.91%),中青年组141例(33.98%);其中以纤维化病灶为主要表现者老年组169例(60.79%),中青年组170例(40.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肺结核在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上不同于青壮年,了解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有利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曾祥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9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频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以实性密集低回声为主,边界不规则,呈蟹足样或有明显毛刺状,可见有砂砾样钙化.32例以混合回声为主,可有液性或混合性暗区,暗区周边不光滑.95个病例中,术前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6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1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66.3%.结论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高频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龙;谢景华;吴晓钟;高雄辉;刘鸿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稳定后,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使用剂量、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方便,低血糖发生率小.
作者:张青立;王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开展1680例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的运用与并发症预防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本组1680例LC术,中转开腹6例,中转率4.2‰.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病例筛选及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只要重视手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其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余世才;齐生智;王小刚;余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规范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2408例剖宫产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39.31%.2408例剖宫产指征顺位为:胎儿宫内窘迫(23.13%),社会因素(20.06%),难产(18.02%),臀位(12.00%),妊娠合并症并发症(10.00%),瘢痕子宫(8.85%),其他因素(7.56%).结论剖宫产率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花更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患者, 男,66岁,农民.因阵发性胸闷1个月入院.患者自2010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伴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偶有咳嗽,咳少量黏痰,无咯血,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发作时在当地医院治疗(抗炎、平喘等),症状缓解,间断发作.4月8日来我院住院治疗,体检:体温36.7 ℃,呼吸20次/min,心率92次/min,血压157/90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病容,颜面无水肿,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底闻及湿啰音,无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窦性心率,下壁导联出现异常Q波,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脏彩超:二尖瓣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EF)降低,EF 22%, E/A>1;双肺CT:心影增大,双肺纹理增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基本正常;心肌酶谱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王德新;李晓丽;张晓林;童楚恒;何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观察骨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99mTc-MDP全身骨显像技术,分析15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骨显像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本实验观察1550例肺癌患者中,肺癌骨转移率为34.8%(540/1550),其中腺癌41.7%(365/876),鳞癌23.8%(114/478),未分化癌为37.1%(33/89),腺鳞癌26.1%(28/107).本组460例(85.2%)为多发性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其余88例(16.3%)呈单发者均经MRI、CT及X线平片证实为骨转移.转移部位分别为:胸部骨68.7%,脊柱39.3%,骨盆32.5%,四肢骨17.8%,颅骨8.8%.结论 肺癌患者早期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99mTc-MDP骨显像肺癌骨转移常见部位是胸部和脊柱,腺癌骨转移率高.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肺癌骨转移有很高灵敏度.
作者:闫淑珍;马世兴;朱家伦;贾丽;刘鹏杰;刘超;杨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钙化的特点及其与病理结果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钼靶发现乳腺微小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就钙化形态、数目、分布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4例钼靶摄片示肿块内微小钙化26例,无肿块微小钙化8例.其中乳腺癌24例,占70%.结论 乳腺微小钙化及其形态、数目、分布特点为临床早期发现、诊断乳癌提供较可靠依据.
作者:张绍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的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法 通过对9例残余胆囊患者的诊治,讨论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9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且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该病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冷祯文;徐醒;张刚;吴文春;凌华钢;许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川芎清脑颗粒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组60例(治疗组)和单用西比灵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10 g/次,3次/d,口服;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比灵(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与西比灵合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国荣;梁接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9年6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本组37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3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5例行回横结肠吻合术;16 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中行Ⅰ期切除肠吻合12 例,4 例行横结肠造瘘术.结论 重视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博;王彬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18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42例并发高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145 mmol/L)者作为研究组,其余138例不伴高钠血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死亡34例,病死率81.0%;对照组死亡31例,病死率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不并发高钠血症者,且与血清钠离子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曹节勤;许俊;吴冬;杨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也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在异位妊娠中是比较少见而在临床上又容易被漏诊的严重疾病[1],发病率很低,占妊娠数的1∶2500~1∶18000,占异位妊娠数的1∶1000~1∶50.现将我院2010年收治的1例宫颈妊娠分析如下:1 病例报道患者,女,32岁,自由职业,孕3产1,患者药物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及复查超声示宫颈部位可疑回声为主要临床表现.
作者:齐志红;陈佳权;陈桂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