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刘桂华;张晓玲;李娜

关键词:彩超, 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疾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淋巴结病变, 良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检查, 二维, 超声, 常规方法, 鉴别, 分析
摘要:超声是颈部淋巴结检查的常规方法,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结合检查已成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就92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内镜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在内镜下治疗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10 000)进行黏膜下注射,随后用高频电刀切除病灶,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都可以有效地减少创面出血,且治疗效果确切,试验组和对照组无出血率分别为89.39%和92.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黏膜下注射后有8例心率增快、5例血压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胃、结肠无蒂息肉的内镜治疗中单纯使用生理盐水作为黏膜下注射液,既能有效预防穿孔,又能减少出血,尚可避免肾上腺素的并发症,可以取代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作者:唐兴俊;叶芳;陈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1次,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记录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T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耐量增加,由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缺血相关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并能减少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伤41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和总结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伤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收住院的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1例患儿给予抗病毒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营养心肌治疗.结果 经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后,患儿腹泻、心肌损伤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除CK-MB(异常率2.44%)外均正常.结论 儿童腹泻病合并心肌损伤的症状不典型,易漏诊,及时抗腹泻和心肌保护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

    作者:冯迎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超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是颈部淋巴结检查的常规方法,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结合检查已成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就92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分析,以探讨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桂华;张晓玲;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72 h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0例确诊HIE患儿进行检查,分别于生后24 h内、生后(48±6)h、生后(72±6)h连续检测其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峰值(Vs)、舒张末期速度(Vd)、阻力指数(R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予临床终确诊HIE的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脑血流速度的改变:生后24 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患儿的Vs、Vd均低于对照组(P<0.01﹚;轻度HIE患儿于生后(48±6)h脑血流速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HI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生后(72±6)h脑血流参数测得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有5例异常,均为重度HIE.②血管阻力指数的变化:生后24 h内,无论是轻度HIE,还是中、重度HIE,RI均明显升高,至生后3 d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HIE患儿早期出现显著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动态监测HIE 72 h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作为早期评价脑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凯星;杨佳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环内酯类药及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大环内酯类药小剂量长疗程疗法及鼻内窥镜手术疗法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因抗拒手术或伴有手术禁忌证患者164例为口服组,给予罗红霉素半剂量口服6个月;同时期随机抽取手术患者171例为手术组,随访6个月,通过 VAS主观评估及CT客观评估结果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长疗程应用大环内酯类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明确,可作为不适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代替疗法.

    作者:贾代杰;闫保星;秦兆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稳定后,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使用剂量、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方便,低血糖发生率小.

    作者:张青立;王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 骨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4例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单用VAD方案化疗,治疗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VAD化疗,比较两组的止痛疗效.结果 对照组骨痛缓解显效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61.54%.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9.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出现恶心、食欲下降,治疗组2例出现发热.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MM骨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杜遵民;贾海鹏;杨莉莉;陈方国;贾丽;王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85例

    目的 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85例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85例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手术顺利,疗效满意.并发症主要有局部肿胀、积液、异物感、疼痛等,随访6个月~4年,有1例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云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清脑颗粒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组60例(治疗组)和单用西比灵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10 g/次,3次/d,口服;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10 mg,1次/晚,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 川芎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比灵(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与西比灵合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国荣;梁接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组)82例和对照组(醒脑静组)8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邓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63例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胸膜腔闭式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措施。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作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胸腔内置入闭式引流术,配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6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崇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或病理明确.结果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占同期原发性肺部肿瘤的0.063%(7/10294),三年生存率为66.7%.结论 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为原发性支气管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手术切除为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无创治疗的可能.

    作者:李维欣;董宇超;杭晶卿;李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分叉病变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在经PCI冠状动脉病变中约占15%~16%,一直是心脏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操作技术复杂,容易引起再狭窄甚至闭塞[1].近年来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支架植入术即刻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尤其是药物支架显著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2-3].目前对于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的总结了50例经桡动脉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以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肖丽梅;钱宝堂;谷青;周秀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6,IL-6) 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是一种重要致炎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参与炎症损伤过程,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和加速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的作用,在急性脑出血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 我们测定了50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浩;张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腹腔镜结直肠术后恢复的比较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与甘露醇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将156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89例)和甘露醇组(67例),两种试剂均采用口服清洁肠道.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切口愈合状况(有感染者行培养加药敏).结果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状况均明显优于甘露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要优于甘露醇组,能更快促进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雪茹;贺德;谢丛江;金玉珍;黎惠娟;练慧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安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患者,入院后给予慢性肾功能衰竭标准治疗及对症治疗,第2天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将入选者分为hs-CRP≤3 mg/L与hs-CRP>3 mg/L两组,分析两组3年再住院率及病死率.调整临床危险因素后,使用卡方检验评价CRP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12例入选者中67% hs-CRP>3 mg/L,其3年病死率高于hs-CRP≤3 mg/L组患者(P=0.03),3年再住院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 CRP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胡芳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率的升高及手术操作不规范,造成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也是剖宫产后远期并发症之一.我院8年来共收治并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许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青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200例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住我院2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青霉素(华北制药厂)及左氧氟沙星(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入选200例,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30~80岁.有发热、咳嗽、咳痰史,且治疗前均经X线检查确诊为CAP,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

    作者:陈巧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18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18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成功率为100%,其中腹腔镜手术占69.6%(128/184),184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5 d,无死亡病例.结论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异位妊娠的误诊率显著减少,外科手术仍是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方法,早期确诊、及时处理是提高异位妊娠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