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8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研究组患者采用ELISA联合TRUST法检测其血清,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及漏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阳性40例,阴性2例,阳性检查率95.34%,对照组患者检出阳性32例,阴性10例,阳性检查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与TRUST法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洪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儿童手足口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事实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饮食、运动、用药、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洪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妇科手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对女性患者来说无疑是理想的手术方式[1].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在临床上也备受关注.现就近年来腹腔镜在妇科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此次收治于我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B超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唐洪勇;邓春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眼睑松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眼睑松弛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眼睑松弛症患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结论:对眼睑松弛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行双重睑设计切口,分析眼睑解剖结构,更利于术中操作,提高手术效果,不仅实现了疾病的治疗还达到了眼部美容之效,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谭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24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62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药物降压,即应用艾司洛尔降压.对照组抽取的62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全部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探究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方法进行降压的效果与特点.记录两组年高血压病人手术患者在血压稳定后降压前即刻、降压半小时、停止降压后一刻的心率(HR)、血压(SBP、DBP、MAP)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后其开始降压时间为2.5±0.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常规降压时间为5.7±1.4min,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在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快速的起到稳定和降低血压,舒张静脉和动脉,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陈伟;胡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治疗的102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资料,依据治疗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其中单纯予弹力套治疗的47例设为对照组,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的5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医治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行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取得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利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职的16位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资料进行调查,对这一年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次探究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是25.0%(4/16),主要发生时机为抽血之后以及各种注射后注射器处理时,约18.75%(3/1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是操作不够细心以及操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等自身因素.结论:临床上需要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培养及进行进一步加强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陈安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讨论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运动能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饶学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新的接产方法——“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在降低和减轻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效果.方法:分析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原因,针对传统接产法中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主要因素进行改良,形成全新的,安全的、有效的“无保护会阴接产法”用于降低和减轻接产中因姿势不当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结果:“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客观上明显减少了助产士侧颈,弯腰、托举、用力保护的接产状态及时间,减轻了因工作姿势不当造成腰肌慢性积累性损伤的因素.主观上助产士身体不适感也明显减轻.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法”提高自然分娩,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和减轻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提高了助产士生活质量在助产领域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探析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的待产产妇138例,在实际的待产过程中,发现了产妇胎位异常,从而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69例,采用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统计对照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的产妇,在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徒手旋转助产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结果,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或者持续高热数小时后,复发率高[1].首发年龄越小越易复发[2].小儿高热惊厥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3].现在从急救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三个方而对小儿高热惊厥综述如下.
作者:刘文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为降低盆腔炎反复发作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反复发作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统计35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在盆腔炎反复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控制盆腔炎的反复发作,提高盆腔炎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22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10例患者症状有改善,3例患者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35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5例患者比较满意,4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8.6%.结论:采用盆炎汤剂治疗反复发作的盆腔炎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昌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中风痴呆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划分为甲组与乙组(n=31).为甲组实施西医基础治疗方式,为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方辩证施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HDS-R)积分.结果:甲组、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与93.5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前(HDS-R)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数据对比存在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朱明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药学管理实践中采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的992张中药处方与相应病例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观察组采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对两组药学管理的中的不合理药物出房率、配药错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合理药物出房率、配药错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药学管理实践中采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使药物管理更具规范性,使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显著提高,保证用药的安全.
作者:孙景;于伯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路径组(n=3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护理效果,可推广运用.
作者:贺书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所收治64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2例)与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88%;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时,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如鲜古丽·吾甫尔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要点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124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较低,满意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患者切口感染,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作者:李桂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4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与对照组的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肺鳞癌患者实施紫杉醇联合洛铂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魏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提高ICU压疮预防措施落实率.方法:运用PDCA,对我科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患者的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三个季度的质量持续改进,本病区护理人员能有效落实压疮预防措施,终改善后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率为87.04%,达到预期目标值.结论:通过PDCA,能有效提高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率.
作者:孔颖;窦英茹;单雪芹;郭凌翔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