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菁
目的:对比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与常规护理服务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讨论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一样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日常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根据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治病费用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记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后,实验组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不但可以显著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减少其住院的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措施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苟坤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眼睑松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眼睑松弛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眼睑松弛症患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结论:对眼睑松弛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行双重睑设计切口,分析眼睑解剖结构,更利于术中操作,提高手术效果,不仅实现了疾病的治疗还达到了眼部美容之效,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谭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采用3.0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3.0T磁共振成像检查,并且将病理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115例患者中,107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93.04%,5例误诊,2例漏诊;经MRI检查,良性肿瘤21例,漏诊1例、误诊3例,检出率为80.95%;乳腺癌94例,误诊3例,无1例漏诊,符合率为96.81%;经病理学检查,115例乳腺癌患者中,1例为乳腺腺病、2例为非典型性导管增生、2例为乳腺导管扩张、2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为纤维腺瘤、6例为乳腺增生、25例为良性乳腺肿瘤、9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临床上运用3.0T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较高,尤其是浸润性导管癌,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沈兰;张顺源;李稼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现代医学虽然发达,但还存在一些医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有些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病人,在后期因为切口发生了感染而再次患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才是真正做到为病人的生命负责.故而本文将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分析造成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监测与预防手段,以减少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蒋鹏;苏树英;费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脂肪肝患者12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组32例,中度组61例,轻度组27例,另选取同期非脂肪肝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者行静脉血抽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脂肪肝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G、TC、LC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TG、TC、LC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增,HD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减(P<0.05);脂肪肝严重程度与TG、TC、LCL-C呈现为正相关性,与HDL-C呈现为弱负相关性(P<0.05).结论: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呈现为密切的相关.
作者:叶俊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早和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嗅觉受损.一项研究提出,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嗅觉丧失的原因.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报告称有嗅觉功能障碍,而几乎所有中度或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存在气味鉴别障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利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职的16位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资料进行调查,对这一年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次探究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是25.0%(4/16),主要发生时机为抽血之后以及各种注射后注射器处理时,约18.75%(3/1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是操作不够细心以及操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等自身因素.结论:临床上需要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培养及进行进一步加强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陈安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于本院2014年10年至2015年12月骨科诊疗患者中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均进行全面护理,了解并总结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经护理后患者骨折部位恢复良好,术后5个月、一年后的复查股骨头均未出现坏死或骨折移位的情况;术后仅出现2例尿道感染患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心理顾虑,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而术后实施全面护理可帮助患者积极进行复健锻炼,可促进骨性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袁丽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12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方面能够缓解经济负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更好.
作者:胡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田中克典等人的研究小组,利用含有炔丙氧基的丙炔酯可选择性地与癌细胞内多胺发生酰胺化反应的原理,成功鉴别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内有20多种多胺,如精胺、亚精胺、腐胺等.多胺的浓度通过其合成与分解及在细胞内外移动,被严格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带有正电荷的多胺与通常带有负电荷的RNA结合,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查看组,并且每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仅给予查看组进行传统常规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之后,研究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5%,查看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8,6%,研究组的治疗模式有效率明显高于查看组治疗模式总体有效率,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这样促进医生对患者疾病的配合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帮助,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大程度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性较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应该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5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急诊CT增强扫描,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CT增强扫描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方春霞;刘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的病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情况比较(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到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中,不但能使感染发生率降低,而且还能使住院时间与治愈时间缩短,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作者:杨荣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PCI)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造影剂渗漏早期针刺放血中药贴敷联合止血器减压法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心内科心脏介入导管室(DSA)发生桡动脉穿刺部位造影剂渗漏血肿患者50例,对其中28例患者选择给予早期针刺联合中药消瘀膏敷贴使用及止血器减压法作为观察组,另外22例患者给予50%硫酸镁湿敷加弹力绷带加压法作为对照组.以干预3天时间为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处血肿明显消散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诉上肢肿胀麻木明显减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诉疼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桡动脉穿刺出血血肿及皮下渗漏早期针刺放血中药贴敷联合止血器减压法应用,能显著减轻患者穿刺处疼痛麻木,促进血肿消散,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治疗的102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资料,依据治疗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其中单纯予弹力套治疗的47例设为对照组,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的5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医治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行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取得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在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60例平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组.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更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率6.7%显著低于传统组并发症率20% (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陈忠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索分析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以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均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明显更少,其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仅为6.58%,明显性低于对照组的30.26% (P<0.05).结论: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侯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针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门诊实施院工流产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白利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5月-2015.5月间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普通组),进行手术期一般护理,于2015.7月-2016.8月间收治的30例患者(研究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结果:研究组膝关节恢复有效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负重恢复用时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提供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较高.且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患者骨折愈合及机体完全负重用时较短.
作者:章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提高ICU压疮预防措施落实率.方法:运用PDCA,对我科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患者的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三个季度的质量持续改进,本病区护理人员能有效落实压疮预防措施,终改善后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率为87.04%,达到预期目标值.结论:通过PDCA,能有效提高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率.
作者:孔颖;窦英茹;单雪芹;郭凌翔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