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是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放电的结果,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或者持续高热数小时后,复发率高[1].首发年龄越小越易复发[2].小儿高热惊厥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可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3].现在从急救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三个方而对小儿高热惊厥综述如下.
作者:刘文菁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从水稻“种”出供人体使用的血清白蛋白终于从梦想一步一步走到现实.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获国家食品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进入临床研究.这是湖北省首个获批临床的生物一类创新药,也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水稻来生产的一类创新药.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的病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情况比较(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到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中,不但能使感染发生率降低,而且还能使住院时间与治愈时间缩短,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作者:杨荣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探析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的待产产妇138例,在实际的待产过程中,发现了产妇胎位异常,从而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69例,采用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统计对照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的产妇,在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徒手旋转助产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破解鼻咽癌的全基因组图谱,这一突破性发现有助评估鼻咽癌病人的预后情况,并向鼻咽癌的个人化治疗迈出一大步.鼻咽癌是华南地区常见的癌症,也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头颈癌.据介绍,鼻咽癌大多与感染EB病毒相关.由于缺乏早期病征,60%至70%患者于确诊时已届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分为A组(生理盐水组)、B组(10U/ml肝素盐水组)、C组(50U/ml肝素盐水组)和D组(100 U/m1肝素盐水组)各30例,比较四组堵管发生率、留置天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堵管发生率分别为46.66%,20.00%,30.00%,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2±0.42)d,(2.90±0.43)d,(2.93±0.32)d,(2.97±0.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U/ml肝素盐水组发生率高.结论:使用浓度为50U/ml的肝素封管液对静脉留置针封管,既不会增加留置针堵管风险,又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苏小林;阳华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并且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0例,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护理后乙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均显著好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策略后,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明显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丁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6例,随机分组,各组48例,观察康复护理成效.结果:康复组哮喘发作次数低于传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结论: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应周康复护理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洪英;夏莘;廖化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口炎的症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了小儿口炎中常见的类型,归纳了其常见症状与治法.结果:小儿口炎分为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等症状.结论:中西医治疗小儿口炎应当分清种类,进行开方治疗,促进伤口痊愈.
作者:成光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于本院2014年10年至2015年12月骨科诊疗患者中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均进行全面护理,了解并总结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经护理后患者骨折部位恢复良好,术后5个月、一年后的复查股骨头均未出现坏死或骨折移位的情况;术后仅出现2例尿道感染患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心理顾虑,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而术后实施全面护理可帮助患者积极进行复健锻炼,可促进骨性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袁丽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北京世纪坛医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IOPIC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以及美国AMGEN公司的欧阳文军研究组,在《Cell》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infiltrating T cells in liver cancer revealed by single-cell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对肝癌微环境中的免疫图谱进行了全景式描绘.这是国际上迄今为止针对T细胞的规模大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5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急诊CT增强扫描,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CT增强扫描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方春霞;刘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T在卵巢囊腺瘤诊断及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卵巢囊腺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图像,归纳总结CT诊断价值.结果:在36例患者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16例,在CT平扫下显示边缘清晰、囊壁薄、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粘液性囊腺瘤患者20例,良性病变囊壁和囊壁结节存在不显著强化情况.结论:通过对卵巢囊腺瘤患者在临床诊治的时候行多排螺旋CT诊断,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患者卵巢囊腺瘤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变形态,有助于在接受手术治疗前进行良恶性鉴别和病理类型诊断.
作者:夏晓;李值慧;朱品泽;穆端;黄翔静;闵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合并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并非偶然,甚至认为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或许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密切关联;即潜藏在胆道系统的隐性细菌性感染.
作者:戴准;杨志江;罗旭东;律东;陈康杜;林举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早和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嗅觉受损.一项研究提出,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嗅觉丧失的原因.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报告称有嗅觉功能障碍,而几乎所有中度或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存在气味鉴别障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艾灸舒缓腰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痛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艾灸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改善效果差异.结果:在疼痛评分改善幅度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舒缓腰痛可以达到一定改善效果,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宜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发病广泛、种类多的疾病之一,病情可轻可重,大大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随着新型微生物的出现,以及已知的微生物的不断变异,寻找新型的快速、便捷、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临床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现有的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方法也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的技术.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资料,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的作用.方法:选用64只雄性健康SD大鼠为观察对象,所有大鼠以闭合折骨为标准建立骨折模型,并应用髓内针进行固定.随机分成两组(32只/组),对照组术后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术后以活血化瘀汤灌胃,于术后1、3、7、14d取骨折外周组织,采用TR-PCR技术观察其VEGF表达情况.结果:经统计得出,两组大鼠在灌胃后1d其VEGF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灌胃后3d、7d、14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灌胃后7d两组大鼠其VEGF表达水平到达峰值,两组比较(P<0.01).结论:血化瘀汤可明显增加骨折早期VEGF活性,对促进血管再生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刘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脂肪肝患者12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组32例,中度组61例,轻度组27例,另选取同期非脂肪肝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者行静脉血抽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脂肪肝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G、TC、LC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TG、TC、LC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增,HD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减(P<0.05);脂肪肝严重程度与TG、TC、LCL-C呈现为正相关性,与HDL-C呈现为弱负相关性(P<0.05).结论: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呈现为密切的相关.
作者:叶俊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老年痴呆患者64例,对照组32例应用加兰他敏治疗,观察组32例应用多奈哌齐治疗,经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智力、认知功能等进行评分对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的定向力、语言能力、记忆力、计算力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认知能力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都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两种药物不良反应都低,但多奈哌齐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余秀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