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霞;刘鑫
目的:分析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8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资料,依据临床医治的不同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43例单纯行雌激素治疗,后者44例行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治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功血行雌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取得确切疗效,可有效缩短出血时间,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韩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6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及观察组(风险管理)各80例,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5%,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可作为优选护理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张筱莉;杨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于本院2014年10年至2015年12月骨科诊疗患者中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均进行全面护理,了解并总结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经护理后患者骨折部位恢复良好,术后5个月、一年后的复查股骨头均未出现坏死或骨折移位的情况;术后仅出现2例尿道感染患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心理顾虑,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而术后实施全面护理可帮助患者积极进行复健锻炼,可促进骨性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袁丽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6例,随机分组,各组48例,观察康复护理成效.结果:康复组哮喘发作次数低于传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结论:小儿过敏性哮喘护理中应周康复护理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洪英;夏莘;廖化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入院后均先后接受X线、CT检查,对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本组患者X线的诊断符合率为74.5%(35/47),CT符合率为91.5%(4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T、X线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表现相比有差异.结论: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应用CT的准确率相对高于常规X线检查,临床价值更显著.
作者:代钢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伤病人预防肺不张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82例胸外伤病人,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根本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分析2组胸外伤病人不良症状发生率和住院平均时间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病人不良症状产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患住院平均时间对比不明显,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胸外伤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减少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率,临床可进一步扩展.
作者:陈于湘;徐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提高ICU压疮预防措施落实率.方法:运用PDCA,对我科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患者的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三个季度的质量持续改进,本病区护理人员能有效落实压疮预防措施,终改善后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率为87.04%,达到预期目标值.结论:通过PDCA,能有效提高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率.
作者:孔颖;窦英茹;单雪芹;郭凌翔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北京世纪坛医院肝胆胰外科彭吉润研究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IOPIC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泽民研究组,以及美国AMGEN公司的欧阳文军研究组,在《Cell》杂志上联合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of infiltrating T cells in liver cancer revealed by single-cell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对肝癌微环境中的免疫图谱进行了全景式描绘.这是国际上迄今为止针对T细胞的规模大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比较香砂养胃丸联合瑞巴派特与单用瑞巴派特对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教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口服瑞巴派特,对照组25例口服瑞巴派特加用香砂养胃炎.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胃黏膜的病理积分.结果:香砂养胃丸联合瑞巴派特在临床评分及病理积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利用调查问卷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职的16位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资料进行调查,对这一年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本次探究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率是25.0%(4/16),主要发生时机为抽血之后以及各种注射后注射器处理时,约18.75%(3/1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是操作不够细心以及操作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等自身因素.结论:临床上需要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培养及进行进一步加强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有效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陈安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探析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的待产产妇138例,在实际的待产过程中,发现了产妇胎位异常,从而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69例,采用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统计对照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的产妇,在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徒手旋转助产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素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为降低盆腔炎反复发作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反复发作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统计35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在盆腔炎反复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控制盆腔炎的反复发作,提高盆腔炎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22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10例患者症状有改善,3例患者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35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5例患者比较满意,4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8.6%.结论:采用盆炎汤剂治疗反复发作的盆腔炎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昌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临床疗效.方法:翼点组经翼点入路实施相应治疗,额下组经额下入路实施相应治疗.记录两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情况、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额下组完全切除率(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59.26%)(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14.81%、18.52%;术后两组视力均较之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视力改善效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均可获得满意预后,但额下入路完全切除率更高.
作者:卢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关于社区儿童保健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社区0~6岁儿童家长200例,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以及预防接种人数进行调查,再予以其健康教育,之后在对其儿童保健知识,预防接种人数进行调查.结果:在对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前,其对于保健知识了解情况一般,且进行预防接种的人数也较少,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其儿童保健知识了解人数显著增长,且其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人数也显著增加,优于之前的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进行保健知识教育,以及预防接种疫苗教育,有助于帮助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家长及时带适龄儿童取接种疫苗,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元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半周岁以内婴幼儿ABO血型反定型的凝集强度,为正确鉴定患儿AB0血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江阴力博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血型定型试剂卡(批号:261606014)及ABO血型定型红细胞试剂(批号:201610009),实验操作由无锡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库系统(型号YBXK-2A)完成,人工再次复核结果,并将结果数据传输至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对各抗体的凝集强度进行计算.结果:两组月龄组反定型抗体结果凝集度3+所占比高,均值为33.4%,反定型抗体结果凝集强度为4+时,均值占23.49%,反定型抗体结果凝集度为2+时,均值占18.95%;反定型抗体结果凝集度为1+时,均值占13.16%;后反定型抗体结果无凝集结果,均值占10.97%.结论:血型反定型抗体形成的时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鉴定半岁内内婴幼儿血型反定型时,发现相同年龄的患者有些人反定型可出现阳性反应,而有些人反定型则出现阴性反应,所以半周岁内婴幼儿鉴定AB0血型时应重视血型的正反定型一致,以免因ABO血型不合,造成患者输注异型血,产生严重的溶血反应.
作者:龚丽;钟强;但波;陈兴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发病广泛、种类多的疾病之一,病情可轻可重,大大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随着新型微生物的出现,以及已知的微生物的不断变异,寻找新型的快速、便捷、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临床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现有的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方法也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的技术.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资料,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王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新的接产方法——“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在降低和减轻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效果.方法:分析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原因,针对传统接产法中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主要因素进行改良,形成全新的,安全的、有效的“无保护会阴接产法”用于降低和减轻接产中因姿势不当造成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结果:“无保护会阴接产法”客观上明显减少了助产士侧颈,弯腰、托举、用力保护的接产状态及时间,减轻了因工作姿势不当造成腰肌慢性积累性损伤的因素.主观上助产士身体不适感也明显减轻.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法”提高自然分娩,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和减轻助产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提高了助产士生活质量在助产领域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认识行为治疗,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共计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认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认知组进行医治,使用西医药物疗法对常规组病人进行治疗,将两组病人进行不同治疗手段后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认知组病人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四个方面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治疗当中,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能够好的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乾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精子在实验室的采集指标以及其对孕早期发生流产现象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有自发性流产史的132例患者的配偶为本次观察与探讨的对象,经过一年时间的跟踪随访,现将研究的对象设为A组,B组为在我院进行精子实验室检查志愿活动中的111名男性志愿者,均为已婚已育人士.结果:A组研究对象的与精子相关的实验室指标B组研究对象的与精子相关的实验室指标.结论:在备孕前对男性配偶的精子进行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妇女孕期发生自发性流产现象的概率,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
作者:杨丽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哮喘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正常儿童4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在血清25羟维生素[25(OH)VitD]浓度水平、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血清磷浓度、血清钙浓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血清25 (OH) VitD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Eos计数、血清总IgE、血清磷浓度等方面观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样具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血清钙浓度方面两组儿童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结论:哮喘患儿的血清25 (OH)VitD浓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维生素D缺乏是造成儿童出现哮喘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杨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