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施价值探讨

苟坤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与常规护理服务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讨论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一样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日常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根据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治病费用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记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后,实验组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不但可以显著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减少其住院的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措施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讨论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运动能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式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饶学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美研制出寨卡病毒快速检测工具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快速、高灵敏且便宜的新型检测工具,不仅能直接检测到蚊子体内和人体体液中的寨卡病毒,还能区分寨卡病毒的非洲株和亚洲株,可更有效地追踪寨卡病毒的传播.寨卡病毒是一种虫媒传播病毒,与登革热、黄热病和西尼罗河病毒同属.寨卡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分为亚洲系和非洲系两大谱系.感染后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等.孕妇感染可导致婴儿小头症等严重出生缺陷.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100%)为主,其次为听力丧失(85%)、眩晕(80%);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W1提示右侧顶枕叶呈片状低信号、左侧额叶顶叶呈斑点状低信号、压水像提示右侧顶枕叶片状高信号、左侧额叶顶叶呈斑点状高信号.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袁现及影像学特点各异但均均不具有特异性,将二者结合将有助于降低误诊发生率.

    作者:韩春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路径组(n=3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护理效果,可推广运用.

    作者:贺书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刺五加注射液不合理应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探讨刺五加注射液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作者:罗忠俊;张海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术后两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均较之前显著降低,而GCS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颅内压、GC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切口疝(4.17%)、脑膨出(0.0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17%、20.83%)(P<0.05).结论: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杨志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rhTPO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李清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中风痴呆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划分为甲组与乙组(n=31).为甲组实施西医基础治疗方式,为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方辩证施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HDS-R)积分.结果:甲组、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与93.5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前(HDS-R)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数据对比存在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朱明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例,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入院的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将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辛伐他汀配合治疗,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试验结果、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效果明显,且能减少运动所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在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工作中应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策略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作用探析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策略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并且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0例,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护理后乙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均显著好于甲组患者(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策略后,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明显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丁莉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与康复指导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接受综合护理和康复指导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和康复指导方式进行干预,而常规组则运用一般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取得显著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能力,值得广泛运用和推广.

    作者:阿斯亚·麦麦提;阿丽达克;王理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眼睑松弛症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了解眼睑松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眼睑松弛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眼睑松弛症患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55%.结论:对眼睑松弛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行双重睑设计切口,分析眼睑解剖结构,更利于术中操作,提高手术效果,不仅实现了疾病的治疗还达到了眼部美容之效,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谭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ELISA和TRUST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8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研究组患者采用ELISA联合TRUST法检测其血清,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及漏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阳性40例,阴性2例,阳性检查率95.34%,对照组患者检出阳性32例,阴性10例,阳性检查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与TRUST法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洪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查看组,并且每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仅给予查看组进行传统常规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之后,研究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5%,查看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8,6%,研究组的治疗模式有效率明显高于查看组治疗模式总体有效率,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这样促进医生对患者疾病的配合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帮助,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大程度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性较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应该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哮喘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正常儿童4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在血清25羟维生素[25(OH)VitD]浓度水平、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血清磷浓度、血清钙浓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血清25 (OH) VitD浓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Eos计数、血清总IgE、血清磷浓度等方面观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样具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血清钙浓度方面两组儿童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结论:哮喘患儿的血清25 (OH)VitD浓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维生素D缺乏是造成儿童出现哮喘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杨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日本开发出甄别癌细胞新方法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田中克典等人的研究小组,利用含有炔丙氧基的丙炔酯可选择性地与癌细胞内多胺发生酰胺化反应的原理,成功鉴别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内有20多种多胺,如精胺、亚精胺、腐胺等.多胺的浓度通过其合成与分解及在细胞内外移动,被严格控制在一定水平之内.带有正电荷的多胺与通常带有负电荷的RNA结合,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分析和腹膜穿刺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在患者确诊后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多层螺旋CT诊断,其中有被诊断为急性水肿型的患者有75例,被诊断为出血坏死型的患者有25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影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能有效诊断出患者的病变类型,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昌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双盲法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取36例脑血栓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取另外36例脑血栓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侯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中医症侯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77.78%.两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清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4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没有出现钢板断裂、松动等意外事件,也没有出现髓内感染、切口感染、肩周炎等并发症,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尽早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异常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脂肪肝患者12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组32例,中度组61例,轻度组27例,另选取同期非脂肪肝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者行静脉血抽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脂肪肝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G、TC、LC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TG、TC、LC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增,HDL-C随病情严重程度递减(P<0.05);脂肪肝严重程度与TG、TC、LCL-C呈现为正相关性,与HDL-C呈现为弱负相关性(P<0.05).结论: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呈现为密切的相关.

    作者:叶俊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