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顿驭光;王忠民;陈瑞阳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4例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AMI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入院后经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及肌钙蛋白(cTnT)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查均确诊为AMI.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就诊的老年患者,应注意发病原因,以早期发现心肌梗死.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干预对癌症患者压力应对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癌症患者的压力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在日常治疗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同期仅行日常治疗和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较干预前压力应对能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癌症患者压力应对能力是接受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的前提条件,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癌症患者压力应对能力.

    作者:孙惠君;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奥曲肽治疗脑卒中并上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我院应用奥曲肽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凯;王化东;王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散结镇痛胶囊结合西药治疗痛经17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散结镇痛胶囊结合西药治疗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B超结合妇科检查,根据患者是否有盆腔包块和/或痛性结节分为A组和B组,两组病例根据用药不同又随机分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西药组(简称联合组)和西药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联合法在A组中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9.4%和97.9%,在B组中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9%和88.2%,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结合西药治疗痛经效果显著,不易复发,还可以治疗其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预防今后不育,且相对其他激素类药价格便宜,副作用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刁英;向贵琴;刘冬萍;刘碧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3例

    复张性肺水肿为较为少见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并发症,但不积极处理其病死率可达20%[1],现将我院近年来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并发3例复张性肺水肿总结如下:

    作者:李传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总结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24例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AMI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入院后经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及肌钙蛋白(cTnT)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查均确诊为AMI.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就诊的老年患者,应注意发病原因,以早期发现心肌梗死.

    作者:顿驭光;王忠民;陈瑞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A方案治疗1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因其治疗难度大、缓解率低、预后差而备受关注.我院观察了15例HA方案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力武;呼军珍;杨爱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RNA干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早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植物细胞中被发现,后来很快发现在其他生物中也存在这种现象,现已明确RNAi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方式.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国内儿童过敏性紫癜季节性特征

    过敏性紫癜又称许兰-亨诺血管炎(HSP),以广泛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痛和紫癜性肾炎的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作者:方凤;王亚莉;洪雪莲;李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胃扭转8例

    慢性胃扭转是一种少见的腹部疾病,而且常易误诊或漏诊.为提高认识,现将近20年经X线确诊,并经内镜证实且整复的慢性胃扭转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熊永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掌握各科室消毒灭菌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个临床科室的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脉动真空灭菌效果、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08年全年空气消毒合格率70.74%;消毒液和脉动真空灭菌合格率100%;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88.03%和93.71%.结论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科学正确的分析和应用检测监测资料,以便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罗素霞;孙翠兰;胡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6例

    目的 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36例,中医辩证分为胃中积热型和肝炎犯胃型,分别清胃泻火和清肝和胃,并配合西医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按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2例,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25例,治愈率8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康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迟发进展2例报告

    高血压脑出血为中老年常见病,大量出血行微创手术,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但术后迟发型进展临床上相对少见,发病机制不清,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影响预后.现就我院近两年来出现的2例患者分析,目的是总结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丁钦慕;郜晓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受体、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对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基因多态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分析维生素D受体(VDR)、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对PTH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关系的影响.方法 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1型糖尿病(T1DM)组54例、2型糖尿病(T2DM)组104例、健康对照(CON)组102例的中国北方汉族人PTH基因多态性.结果 甲状旁腺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T1DM 组、T2DM 组与CO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患者Bb/bb基因型者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增加(OR=2.8684).联合VDR基因多态分析,Bbaa基因型组糖尿病患者并发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增高(OR=4.3125);联合ER基因多态分析,bPxx基因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也增高(OR=4.0);联合分析PTH、VDR、ER基因型,同时存在3个或4个易感基因型者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相对危险度增加(OR=5.5385).结论 糖尿病患者PTH基因多态性(BST B1位点)可能是预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易感性的遗传标志.联合VDR、ER基因多态有助于识别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作者:程洁;董砚虎;姜宏卫;翟木绪;柳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鼠药中毒30例急救与护理

    急性鼠药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我科收治了30例急性鼠药中毒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进展

    肝纤维化和它的终末阶段肝硬化在世界范围威胁着人类健康.在我国,约有1.25亿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公民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作者:杨建设;罗红彬;殷运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抗生素在股静脉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抗生素在股静脉插管中应用对预防感染发生的疗效.方法 将股静脉插管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抗生素加肝素封管,另一组单纯使用肝素封管,比较两组感染的发生率及堵管的发生.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生素加肝素封管组堵管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使用抗生素加肝素封管对预防插管后感染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可以增加堵管的发生率.

    作者:郭芹;董雪莲;殷玉霞;范江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30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下称甲亢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较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易误诊、漏诊.现将笔者工作十余年来收治的30例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金晓琴;席周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运用认知行为法配合中医针灸治疗考前综合征36例

    目的 探讨考前综合征病因,以及认知行为法同针灸相结合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对36例患者分别进行美国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调查(MMPI-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筛选排除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病.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0~38岁.选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针灸疗法进行同步治疗.结果 通过4~20次同步治疗后,34例患者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的评定结果中:轴Ⅰ和轴Ⅱ:显示比治疗前更少出现临床躯体障碍,或者只出现未达人格障碍阈限.轴Ⅲ:躯体情况则明显有所改善或者不用继续服用辅助药物.轴Ⅳ: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有待继续收集.轴Ⅴ:全面功能评估分数值也升至20次治疗中的高水平.好转2例.随访382 d,仅有4 例出现症状反弹,但均未达考前综合征诊断标准阈限.结论 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只针对人的情绪进行被动疏导无法如药品一样对人的内分泌、器质产生实质影响.但精神药物有极大副作用.针灸可以对机体产生实质影响和改善,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所以认知行为法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考前综合征比单一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惠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急性梗死患者不同于其他疾病,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所以,对心肌梗死患者,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外,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以增加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作者:连和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斜角肌间沟臂丛复合浅颈丛神经阻滞在肱骨外科颈手术中的应用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上肢常见骨折之一,手术时臂丛神经阻滞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能为患者手术或镇痛等提供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但本手术切口位置高,部分(由第4颈椎)神经分支阻滞效果欠完善,不能满足术中需求.

    作者:管世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