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杰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科诊治的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临床干预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选择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骨科患者.
作者:周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优势.方法:以中心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才再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护理,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塞患者早期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1-2016.12间收治的80例AMI患者,入院即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纳入研究组;同期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MI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人数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且该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好转,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汪晓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能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其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及家属癌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入院筛查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意识清楚、无精神及神经障碍.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及家属规范的普及癌痛相关知识,普及内容包括:正确使用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常用止痛药物及止痛方法,用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治疗所需费用等.普及方式和方法包括:发放疼痛教育手册、一对一讲解、集体讲解、插放相关视频、指导患者书写疼痛日记、出院回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癌痛控制评分、24小时爆发痛发生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癌痛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能提高癌痛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贤敏;陈克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本文报道了1位年轻男性患者有持续胸闷2个月病史.CT提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病情进展,双肺出现肺内多发病灶.患者合并有无明显症状的双眼葡萄膜炎及外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提示非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炎性病变,得以诊断结节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结节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作者:张奕;刘茂茂;欧阳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10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专业技能及知识得分及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方式可明显提高临床实习护士的专业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提高其实习积极主动性,增强护理综合能力.
作者:叶星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医护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被检查的血清以及受血者的红细胞因素、受血者采血前用药等因素都会引起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出现错误,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患者疾病的鉴定工作开展.因此,输血科的血检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升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为提升血清学检测结果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作者:杨育瑜;庞德;梁昭清;梁俊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1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人数为56例,科室为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效果,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贺巧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概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为(4.21±2.12)分钟,拔管时间为(7.53±1.48)分钟,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
作者:舒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胸部恶性肿瘤预后差,体外循环(CPB)技术扩大了手术适应症,降低了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现对CPB辅助下胸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概况、手术指征、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评价和展望等进行综述.
作者:李永顺;于珺;黄长荣;苟云久;柏启州;贺生亮;汪诚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结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r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结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老年OVCF患者96例(135个椎体).男24例,女72例;年龄为62 ~ 88岁,平均75岁.其中胸椎37个椎体,腰椎98个椎体.观察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行疼痛视觉类比(visuacanalogve scale,VAS)评分及椎体后凸角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获6~ 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单侧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操作简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后凸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渊;黄涛;何小文;曹云;吴燕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行择期介入手术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素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换药对肛周脓肿术后创口愈合及保护肛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8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紫草油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苦柏油+促愈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术后30d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肛门功能保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柏油+促愈油能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创面痊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辅助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锲;刘青;肖飏;颜洪亮;王玉琼;陈婷;苏甫;佘嘉;赖江;卿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药物治疗的方式将纳入病人分为联合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枯草杆菌治疗,联合组应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庆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ERCP术治疗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相应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后,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取胆石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婴儿喜欢频繁小睡,因为睡眠可以促进婴儿健康成长.英国和匈牙利一项新联合研究特别指出,年仅3个月大的婴儿在学习新知识后小睡一会儿,可以强化记忆.此前研究发现,频繁小睡可以提升6个月大的婴儿记忆力.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和匈牙利的同行本次针对3个月大的婴儿开展小规模试验,测试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的小睡对婴儿记忆力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4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子宫填塞纱布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总结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 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透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采取规范化护理的实验组(30例).对比两组腹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腹膜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0%、腹膜炎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透治疗期间采取规范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符合患者护理所需,建议推广实施.
作者:华琴;邵振莉;李顶峰;陈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全程人文关怀在优化特需病房护理管理,提高其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入住特需病房的患者采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建立舒适便利的住院环境、无缝隙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精简顺畅的出院手续、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采用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护士沟通技能评价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在特需病房应用的效果.结果:在特需病房实施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从我院分析结果中探究设计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特需病房采取全程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值的推广.
作者:谭爱金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