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乳腺癌诊断中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取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对照组,另49例患者采取超声弹性成像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看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达89.80%,比对照组准确率63.27%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癌中效果较好,准确性较高,为患者尽早治疗提供保障,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旭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抗厌氧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厌氧菌感染临床处置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讨论抗厌氧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策.结果:临床处置厌氧菌感染有四大误区,应根据药物的特点,有选择地合理使用.结论:临床使用抗厌氧菌药物的时候,应坚持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吕爱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采取赖氨葡锌结合孟鲁司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儿采取赖氨葡锌结合孟鲁司特作为联合组,另40例患儿仅采取孟鲁司特作为单药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看出,联合组总有效率达到92.50%,明显比单药组总有效率82.50%高(P<0.05);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单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 (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采取赖氨葡锌结合孟鲁司特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侯丽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作为研究组,另50例患者采取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四周血压、治疗后八周血压均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低,两组结果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效果更好,更快改善患者血压情况,且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首次经肾脏病理光镜、免疫荧光、电镜确诊的MN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IMN108例,继发性膜性肾病26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病理资料、HP感染监测等.结果:IMN组Hp阳性85/108例(78.7%)、继发性膜性肾病组Hp阳性20/26例(76.9%),高于普通人群,两者统计学上无差异,IMN 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在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继发性膜性肾病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在尿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特发性膜性肾病还是继发性膜性肾病Hp感染均高于普通人群,Hp感染可能在MN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建议膜性肾病患者临床上均应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初筛有无Hp感染,高危患者尤其是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IgG定量阴性或肾组织以IgG1沉积为主的应行电子胃镜检查.
作者:谢潜红;沈世忠;杨忠民;蔡佳盈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对比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应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ST、ALT与PT等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BIL、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但替比夫定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宋宇震;俞晓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入住ICU的重症感染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ICU治疗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治疗时间< 48h,16例)、B组(治疗时间≥48h,1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病例资料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对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的乳酸水平、是否合并DIC、MODS以及SOFA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的ICU治疗时间受多因素影响,要重视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金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评价输尿管支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6年8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非复杂性输尿管结石106例,选择留置输尿管支架44例,纳入支架组,未留置输尿管支架纳入对照组.均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研究.结果:支架组血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残留、泌尿系感染、排尿困难、尿液反流、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支架可降低非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降低尿路刺激症状发生风险,不会增加感染、排尿困难发生风险,但可能增加血尿发生风险.
作者:徐西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踝泵运动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泵运动措施简便易行,可降低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华梅;于海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剖析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以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本科接诊的46例支气管扩张病患进行分组:研究组(n=23)联合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和沐舒坦,对照组(n=23)单用沐舒坦.观察两组用药后咳痰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连续用药6个月后的咳痰量为(27.14±8.91)ml/d,明显比对照组的(48.73±13.28) ml/d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比对照组的60.87%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积极对支气管扩张病患施以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有助于促进其临床症状的缓解,降低咳痰量,避免急性期加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概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为(4.21±2.12)分钟,拔管时间为(7.53±1.48)分钟,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
作者:舒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加用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对患者血清的PCT及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筛选出1 30例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75例患者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治疗药物;研究组的75例患者给予用美罗培南加用乌司他丁,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及hs-CRP浓度、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CT及hs-CRP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罗培南加用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特征,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减轻感染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孟;李玮;黄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高血压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23例给予硫酸镁+丹参+山莨菪碱+盐酸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液粘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新生儿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佳,改善患者血浆粘度的同时降低患者血压指标,提高母婴生产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科室术后感染预防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07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抽调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55%(18/507),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分别为1例、5例、12例,参与耳鼻喉外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过程中的因素有手术时间、感染并发位置、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论:分析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因素是降低感染发生率的重要途,同时也是医院加强感染控制管理的重要体现,降低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可从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理选择抗生素药物、贯彻落实无菌操作原则等方面着手.
作者:高思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怀疑有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4例选为研究对象,进行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出血部位后,选择适当镜下止血方式进行止血治疗,后再行药物治疗.另选取同时期入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能降低再出血率、外科手术需求及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孔春雨;吴梅;刘奇;阮丽;郝丽;张显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一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因及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病史、用药史、血液学检查、肝胆管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采用排除性诊断方法诊断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同时利用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评估可能引起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并分析其可能机制.后结合国内外指南文献分析本例肝损伤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根据患者用药及相关疾病史,利伐沙班RUCAM评分为9分,且排除其他可能致病因素.所以该患者极可能为利伐沙班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停药并予以甘草酸苷制剂、腺苷蛋氨酸等护肝利胆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利伐沙班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需加强肝功能监护.
作者:楼国东;楼伟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FeNO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及FeNO的值.结果:治疗后患者FVC、FEV1、FVC/pre、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NO测定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对AECOPD的疗效评价、药物选择及随访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桂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气管插管后拟行十二指肠营养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和常规盲插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例数、试插次数和置管耗时.结果: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良好的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位置差的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日内反流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胃肠腔食物残留总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营养管置管的成功率和质量.超声引导能减少反流和胃肠腔的食物残留量.超声引导能有利于提高喂养质量减少反流提高病人的营养供给改善预后.和因反流误吸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和窒息.
作者:李玲;吴世平;黎旭;邬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贝那普利结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已被确诊为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4例,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贝那普利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并在该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贝那普利结合美托洛尔治疗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明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阑尾炎类型分为急性阑尾炎组和慢性阑尾炎组,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慢性阑尾炎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急性阑尾炎组总有效率71.43%,P< 0.05;慢性阑尾炎组治疗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急性阑尾炎组,P<0.05;慢性阑尾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急性阑尾炎组并发症发生率23.81%,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要优于急性阑尾炎,值得推广.
作者:徐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讨输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症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诊疗的98例输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症患者随机归入两组(49例/组)试验,Ⅰ组单纯接受输卵管通液术+罗红霉素治疗,Ⅱ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我院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及输卵管通畅度.结果:Ⅰ、Ⅱ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依次为71.4%和87.8%,Ⅱ组相对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的完全通畅率显著高于Ⅰ组,再度阻塞率、通而不畅率显著低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经性激素(E2、P)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2项性激素水平均显著提高,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输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病症、促进输卵管再通,对患者性激素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郑雪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首诊收治的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到2017年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结果:9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其中7例(77.8%)为男性,2例(22.2%)为女性,中位年龄为38岁(19~63岁).在诊断之前,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月(0.5 ~ 48月),长症状时间为4年.常见的原发部位是鼻腔、鼻中隔8例(88.9%),其次是鼻咽部1例(11.1%).结论:中青年男性患者,早期出现鼻部局部病变重,全身状态可,病情进展快,需高度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可能.须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提高对该类疾病早期临床表现的警惕和强调早期确诊.
作者:段成规;肖鹏;王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0例间质性膀胱炎按半随机法分为两组.给予实验组透明质酸钠+2%利多卡因,对照组呋喃西林+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两组治疗前后ICSI及QOL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每日排尿次数、排尿量及疼痛程度评分逐渐下降,且临床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QOL及ICSI评分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能有效的改善间质性膀胱炎,减少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华;孙根喜;王伟;孟永良;徐浩;胡林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采用阴道镜检查联合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108例.按照1:1比例,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阴道镜检查+LEEP刀)与对照组(宫颈激光烧灼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乙胺碘呋酮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把他们分为每组各有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用乙胺碘呋酮治疗,比较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对照组实验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0.0%,观察组患者服用药物后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6.7%,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药物相比,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服用乙胺碘呋酮,疗效更明显,副作用少,安全程度高.
作者:黄红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185例,包括颈内动脉狭窄118例(63.78%)、椎动脉狭窄55例(29.73%)、锁骨下动脉狭窄31例(16.76%);症状性狭窄117例(63.24%),包括脑梗死患者120例,约占64.86%,脑卒中患者66例(35.68%),无症状狭窄68例(36.7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其手术效果、并发症以及远期预后等.结果:本次研究中185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30d内发生脑组织缺血事件3例(1.62%),脑组织血液灌注过度4例(2.16%),无其他心肌梗死、脑出血以及死亡病例发生;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40.86±10.49)个月,支架血管段复发狭窄7例(3.78%),包括颈内动脉3例(42.86%)、椎动脉3例(42.86%)、锁骨下动脉1例(14.29%);远期脑组织缺血事件8例(4.32%),其中颈动脉血管缺血6例(75.00%),在随访时间无任何患者发生脑出血.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可;孙祥荣;刘曙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采取妊娠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高危孕产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7例患者采取基础管理作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采取妊娠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结果根据对所有患者进行的随访中看到,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有47.37%,明显少于对照组剖宫产率75.44%(P<0.05);且研究组新生儿早产、流产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均为1.75%,比对照组早产率10.53%、流产率8.77%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8.77%少(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孕产妇采取妊娠管理有助于顺利分娩,降低新生儿异常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周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测的标本1990份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阳性率的检验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在微生物检验的非呼吸道、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对比方面,相比于2016年,显然2017年的阳性率减低(P<0.05).此外,血培养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而大便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则没有变化.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有效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作用重大,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疾病的有效依据,参考价值极大,利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应推广运用.
作者:于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探讨.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产妇分娩方式,进一步分为25例经阴道分娩组和35例剖宫产组.对比(1)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产褥期感染及住院时间.(2)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黄疸发生情况.结果:(1)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产褥期感染及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黄疸发生率分别为(8.57%、11.43%)、(4%、4%)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掌握适应症情况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取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有良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毕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心脏外科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32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ARF的患者行CBP,观察其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在CBP期间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全身水肿减轻,症状好转;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血氯(C1-)均有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钠(Na+)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27例经CBP治疗3~12d进入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有5例死亡,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CBP是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并发ARF有效安全的方法,而CBP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护士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严密监护、合理使用抗凝剂、保持良好的血管通路、做好液体平衡的监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机器正常有效的运转是CBP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吴新莲;黄玲;杨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方式与治疗方法解析.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以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为诊断的124例患者,解析其骨折的分型并解析其对应治疗的有效方式.结果:入组者平均术中出血量(572.6±23.9) mL;手术平均时间为(131±24.7)min.经1年时间随访,仅D型16例股骨基本功能良好恢复,其余108例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本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预后现象.结论:对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采取先分型再对症治疗的方法,可提高预后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作者:张毅;熊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脑卒中后肩痛阻碍了偏瘫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本文从肌张力异常、肩袖损伤、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不恰当的康复治疗和患者护理等方面探讨脑率中后患侧肩痛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萍;姬长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骨科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治疗的80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按性别及年龄进行匹配资料设计后,将其随即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的全身麻醉,观察组则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麻醉维持期间两组全麻用药量,及手术结束且病人苏醒后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维持期间全麻用药量、麻醉后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疼痛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结果比较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于胫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意义重大,可显著减少全麻用药量,缩短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徐静;王俊华;芮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胫骨骨折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实验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交锁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马中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诊治的10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药物治疗的方式将纳入病人分为联合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枯草杆菌治疗,联合组应用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颗粒联合枯草杆菌(妈咪爱)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庆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患者手术中的应激下的心脏电生理变化.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100例需要手术的患者采集患者入院前的心电图及手术中的心电图,对两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急前患者的心率明显对于应激后的心率次数(P<0.05);手术患者应激后的Q-T期间比应激前的要短(P<0.05).结论:需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时,患者产生的手术应激心理对患者心电生理有显著的影响,是诱发患者在手术中死亡的因素之一.
作者:叶茂;罗贵全;何小君;余冬梅;杨翰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能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其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本文报道了1位年轻男性患者有持续胸闷2个月病史.CT提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病情进展,双肺出现肺内多发病灶.患者合并有无明显症状的双眼葡萄膜炎及外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提示非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炎性病变,得以诊断结节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结节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作者:张奕;刘茂茂;欧阳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结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r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结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老年OVCF患者96例(135个椎体).男24例,女72例;年龄为62 ~ 88岁,平均75岁.其中胸椎37个椎体,腰椎98个椎体.观察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行疼痛视觉类比(visuacanalogve scale,VAS)评分及椎体后凸角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获6~ 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单侧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操作简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后凸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渊;黄涛;何小文;曹云;吴燕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子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镇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术后4小时镇静有效率、8小时镇静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别是81.82%、86.36%以及9.09%,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镇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情况,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提升护理疗效.
作者:张荠;刘宇宇;李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便秘、胃肠道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仅为86.67%.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可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蔡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纤维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声带小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干预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结论: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围术期护理划分为手术前护理、手术中护理和手术后护理三个护理阶段,心理护理在整个围术期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用语言与患者不断交流,并分散患者注意力,可以减轻其疼痛,在术前护理及术中护理中均有体现.
作者:佘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实验组(解磷啶及甘露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1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人数为56例,科室为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效果,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贺巧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影响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选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提高术后舒适程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燕;柏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ERCP术治疗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相应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后,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取胆石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1-2016.12间收治的80例AMI患者,入院即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纳入研究组;同期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MI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人数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且该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好转,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汪晓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2月该院15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为7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方案,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对提升患者健康意识及自理能力、改善疾病预后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牟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组50例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沙丁胺醇混悬液雾化治疗,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等临床表现,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观察组治愈44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在治疗后在咳嗽、气紧、喘息消失天数,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天数也是,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混悬液气泵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配合精心护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春;况静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我科2 017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68例小儿过敏性紫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出院后三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显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疾病认知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优质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优质组患者疾病认知优良率为96.7%,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明显(P<0.05).优质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才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科诊治的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临床干预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选择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骨科患者.
作者:周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回肠造口合并粪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24例回肠造口合并皮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组患者通过一次性气囊气管插管联合床旁负压吸引有效地收集了粪水,并结合全身综合护理干预,运用新型湿性愈合理论进行造口换药及刺激性皮炎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14d~31d后患者皮肤粘膜分离创面逐步愈合.经积极治疗后皮炎症状有好转,可见红斑逐步消退,表皮脱落部分逐步愈合.皮炎完全愈合时间为14d~20d,患者自述疼痛明显缓解,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回肠造口的并发症尤其合并刺激性皮炎在处理上较为棘手,采用综合护理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及附件用品收集造口排泄物,可以使皮炎尽快治愈.
作者:刘丽;张龙凤;张海邻;关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消化道内镜下黏膜剥脱术ESD术后并发症和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所收治的关于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接受ESD治疗案例60例,在术前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在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及紧密的医护合作,在术后实施更细致的观察和护理.结果:经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总结: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的病情观察、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析.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特殊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粘连性产梗阻的几率要大于特殊组患者,同时,特殊组患者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各个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使患者手术疗效更具保障.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A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随着人口老龄化,我科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比例逐年上升.老年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基础疾病多、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住院期间安置的管道种类及数量繁多,有效预防老年骨折患者意外拔管,既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又可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从而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罗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名我院急诊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护理人员则对其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对比和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质量和综合素质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护理人员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综合素质,有效改善护患关系,该种管理模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功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再次复发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 0.05,具有意义.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控制支气管炎的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方法:严遵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加强呼吸功能的训练,以及人工气道的管理.结果:30例患者中,拔除气管套管23例,76.7%;肺部感染2例,6.7%;死亡5例.结论:科学、规范的人工气道管理,可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感染率与死亡率.
作者:刘宇宇;张荠;李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全程人文关怀在优化特需病房护理管理,提高其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入住特需病房的患者采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建立舒适便利的住院环境、无缝隙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精简顺畅的出院手续、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采用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护士沟通技能评价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在特需病房应用的效果.结果:在特需病房实施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从我院分析结果中探究设计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特需病房采取全程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值的推广.
作者:谭爱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比较一般管理模式和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各个科室的68名护理人员,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接受NO ~N3级分层级管理模式;重点考察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和患者对于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所实施的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文件护理、护理出错次数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自身和患者满意度,护士操作技能和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与分层级管理模式前比较有显著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管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6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分析,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环形混合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增强患者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娟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各41例,对分别应用上述两种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参照纽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参照组[92.68% vs.73.17%],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管理隐患.方法:统计、分析并分类101次安全隐患事件,分类研究安全隐患事件的形成因素.结果:安全隐患事件的形成因素中包括医护人员主观因素、制度不完善、医护关系不和谐、操作错误、技术水平差.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加强管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各类安全管理隐患事件的发生得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林洁;李凌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配合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5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本组患者的手术室配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转开腹术,手术时间(40.5±10.3)min,术中出血量(97.5±12.7)mL;术后未出现感染、胆瘘等并发症;恢复良好后出院,术后住院时间(7.6±1.2)d;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须做好手术室配合护理,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遵医率、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67% VS 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可以显著的改善AMI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配合能力、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作者:徐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总结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 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透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采取规范化护理的实验组(30例).对比两组腹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腹膜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0%、腹膜炎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透治疗期间采取规范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符合患者护理所需,建议推广实施.
作者:华琴;邵振莉;李顶峰;陈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将70例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个35例.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包括建立患者资料登记表,进行微信联系,电话随访等.结果:随访半年,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在饮食习惯改变,腰痛、血尿以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能够提升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明俭;王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通过介入治疗总结临床的护理方案;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再通72例(90.00%),不通8例((10.00帅;术后发生观察处渗血患者2例,心率变缓者1例,血压下降患者3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病症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所以患者恢复均比较良好.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其的优势是治疗效果好,创伤性小.
作者:张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教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患者(3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方梅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在艾滋病患者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艾滋病患者展开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均接受常规方法护理,且舒适组另接受舒适护理.观察指标为护理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及舒适度评价.结果:舒适组护理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前者舒适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舒适度.
作者:夏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值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两种专利药膏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体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实施单双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哈西奈德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药膏加雌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概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GFR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使用自制中药膏加雌激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新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比较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DHS进行固定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45例患者应用PFNA治疗,命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崇.
作者:杨顺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二针穿刺成功率、三针穿刺成功率与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胸部恶性肿瘤预后差,体外循环(CPB)技术扩大了手术适应症,降低了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现对CPB辅助下胸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概况、手术指征、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评价和展望等进行综述.
作者:李永顺;于珺;黄长荣;苟云久;柏启州;贺生亮;汪诚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产科检查正常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前子宫疤痕处肌层厚度为(6.56±3.2)mm,第二次检查为(4.25±2.3)mm,两次检查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术前血流指数A/B和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雪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普理灵网片在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60例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为对照组;60例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加用普理灵网片治疗患者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肿瘤坏死因子α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普理灵网片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感染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10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专业技能及知识得分及综合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方式可明显提高临床实习护士的专业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提高其实习积极主动性,增强护理综合能力.
作者:叶星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4人: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分别在入院后检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ApoB等.结果: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ApoA1/ApoB比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正常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又显著高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HDLc和ApoA1/ApoB比值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潘逼然;郭元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及家属癌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入院筛查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意识清楚、无精神及神经障碍.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及家属规范的普及癌痛相关知识,普及内容包括:正确使用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常用止痛药物及止痛方法,用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治疗所需费用等.普及方式和方法包括:发放疼痛教育手册、一对一讲解、集体讲解、插放相关视频、指导患者书写疼痛日记、出院回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癌痛控制评分、24小时爆发痛发生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癌痛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能提高癌痛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贤敏;陈克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 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4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子宫填塞纱布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综合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退黄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71.1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黄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含量为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儿加快恢复,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兴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行择期介入手术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素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优势.方法:以中心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才再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护理,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塞患者早期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中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资料均为在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共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9.02±1.36)d,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4.33±1.52)d,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静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临床医疗技术得到较大的创新,其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临床检验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发明显.医院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检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治疾病的疗效,为此,医院应加强对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本文重点对当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作者:杨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免费给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将50例免费给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为干预组,开展管理服务,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危险性等级分类表进行评定,了解随访期间医疗费用,与52例非免费给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结束随访后干预组的BPRS、SDSS、IT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病情复发率和后续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免费给药配合管理服务,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和自知力的恢复,减少肇事肇祸行为,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减少后续再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效果优于门诊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
作者:刘敏东;陈春;梁映;梁婷;阮晓晶;陆素琼;李东兰;廖永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某市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调查结果,以杜绝食物中毒隐患.方法:此次选择了某市64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其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作详细调查,并分析总结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结果:64所学校中大专院校(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100%、中小学(4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76.2%、幼儿园(20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85.0%;大专院校(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8.2%、中小学(4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5.6%、幼儿园(20所)健康证持证率为83.1%;大专院校(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100.0%、中小学(4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61.9%、幼儿园(20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80.0%;大专院校(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97.5%、中小学(4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3.3%、幼儿园(20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5.0%.结论:某市大专院校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情况优于中小学、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设备缺乏,安全隐患大.
作者:杨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在医疗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疾病多发的当今,医患关系的发展也瑜伽紧张,时常会有一些医患纠纷类的新闻爆出,医患关系已经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医疗诉求.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作为医患关系的调解人员如何在既能稳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稳定的前提下,又能大限度的维护医院以及医生的利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对于调解人员的素质是要有一定的要求的,无论是调解人员的业务、品格以及其心理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良好的素质才能更加高效稳定的化解医患矛盾,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
作者:季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在心电图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的效果.方法:在2013级学生的心电图教学中应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在2014级学生的心电图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比较两组心电图教学效果.结果:合作组学生对于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心电图诊断能力、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心电图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心电图学习兴趣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2%、90%、94%、90%、92%,传统组满意度分别为74%、70%、72%、70%、72%,P< 0.05.结论:合作学习方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姜晓霞;张哲;龙文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为医院中常见的用于抢救患者的必要设备,呼吸机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不可避免的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呼吸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不同故障进行有效地维修和保养,成为医院呼吸机使用的重要内容.本文探析呼吸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其维修方法.
作者:耿圆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针对军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部位检出率与工作环境及发病季节、吸烟等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反映我区军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的特征.方法:总结10年来我区现役军人胃镜检查3558例,确诊消化性溃疡病例270例.结果:就发病部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就发病季节,冬秋季的发病例数明显高于春夏季;吸烟者溃疡的发病率高于非吸烟者.结论: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发病部位、工作环境、季节、吸烟有关.
作者:王爱红;郭燕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产妇住院应用健康教育的时机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20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组,试验组100例产妇在不同时间段下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生产结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住院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产后3d,试验组产妇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针对产妇在不同时间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健康教育,抓住教育时机,能减少产妇焦虑抑郁心理,改善产妇精神面貌,提高生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索一次性梅花针叩刺拔罐对疼痛症的临床疗效比.方法:将疼痛症患者根据发病情况依据中医辨证分类随机治疗10例,其中实证8例,虚证2例;疼痛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梅花针扣刺疼痛部位,即阿是穴区半径1 ~ 2cm皮肤,每次叩击8 ~ 10次或者皮肤微见血点为宜,根据扣刺面积选用1号玻璃罐或者稍大于叩刺面的玻璃罐,运用95%乙醇燃烧闪火法使罐吸附于叩刺面,留罐3~5分钟,观察罐内出血结块成黑褐色即可启罐,去血消毒,局部TDP灯照射10 ~ 15分钟,叩刺部位辅以干燥无菌纱布遮盖.血罐清洗干净后浸泡于3‰含氯消毒液内备用.1次/每周,连续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期间不服用任何药物.结果:疼痛症状完全消失6例,疼痛明显减轻>80%者2例;疼痛缓解<2 0%者2例,无效病例为0;其中8例实证均效果明显,2例虚证效果稍差.总有效率100%.结论:一次性梅花针叩刺拔罐疗法对疼痛症尤其是实证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亮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大七气汤,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由三棱、莪术、青橘皮、香附、陈桔皮、桔梗、藿香、桂心、益智仁各45克、炙甘草9克(胡氏《经效方》有沉香15克,无陈橘皮)组成,原方为散剂,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功效行气消滞,和血消积.化痰饮,散聚气(聚气,由惊、恐、恚、怒,或冒寒热,留而不去,为郁伏之气,因气流行,随经上下相搏痛,久久令人痞闷,其脉短涩),宽胸腹,顺气进食,消胀软硬,辛温消导.主治情志不舒,气郁血滞.胸脘痞闷,腹部胀痛,或有积聚,肌黄食少者.
作者:姜一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论述中药断面特征观察法在中药鉴定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体会,从断面特征观察法在根类、根茎类、茎木类、皮类、果实种子类中药饮片中的应用进行讨论.结论:断面特征观察法是中药工作者长期以来经验的积累总结,方法简便易行、迅速有效,是常用的鉴别方法之一.
作者:杨小兰;仲菊诚;刘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换药对肛周脓肿术后创口愈合及保护肛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8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紫草油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苦柏油+促愈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术后30d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肛门功能保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柏油+促愈油能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创面痊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辅助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锲;刘青;肖飏;颜洪亮;王玉琼;陈婷;苏甫;佘嘉;赖江;卿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出现并发症的混合痔患者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2014年12月至2017年03月间进入我院实施外切内扎方案的混合痔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分析,都出现并发症,以手术顺利对其分组:基础组30例术后予以常规处理,而治疗组中30例术后则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治疗组肛门下坠症状改善时间(6.31±1.82)d,比基础组(9.30±1.21)d短,且治疗组创口疼痛症状改善时间、便血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创口渗液症状改善时间等都比基础组短,(P<0.05).结论:当混合痔患者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如果有并发症形成,需及时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以有效缩短时间改善其各种症状,可推广.
作者:孙宇清;祁卫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7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rhG-CS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鹿固元汤+NP化疗+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行化疗后白细胞处于低值持续时间、化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骨髓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耐受能力,具有较好减毒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位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芪参益气滴丸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对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改变、D-二聚体及hs-CRP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在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林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加减联用比索洛尔治疗双心病人30例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双心病人30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接受西医治疗的1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柴胡疏肝散加减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15例患者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4%)较比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4%)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双心病人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联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袁佳;薛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抵抗疾病及繁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药复方汤制剂主要是通过中药煎煮后使用,但中药煎煮过程中需注意许多细节,煎煮的质量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中药煎煮时水量、时间、容器火候、药物的先后顺序等均需要良好的掌控,才能保证煎煮后药物的质量.本文就中药建筑的常见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沈江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针刺合灸法及水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我科室治疗的44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针刺合灸法及水针疗法治疗组24例、单纯针刺组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7%,症状分级记分和体征分级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针刺合灸法及水针疗法组对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疗效肯定.
作者:杨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讨论中药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很好,长期疗效好,发作期能明显控制症状,缓解症状,稳定期可以增加免疫力,调节体质减少发作的次数.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效果比对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咳嗽及咳痰持续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影像学执政恢复的时间,结果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中药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很好,减少发作的次数.
作者:颜良;邢陆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近年来,临床中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技术发展较快,其中以局部硬化剂注射压迫治疗、静脉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透光静脉旋切术、内窥镜大隐静脉切除术以及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等为主,微创手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优势主要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本文中将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阶段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进展,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明确病因,检测HPV对宫颈癌的筛查、预防、疗效对比、临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HPV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医护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被检查的血清以及受血者的红细胞因素、受血者采血前用药等因素都会引起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出现错误,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患者疾病的鉴定工作开展.因此,输血科的血检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升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为提升血清学检测结果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作者:杨育瑜;庞德;梁昭清;梁俊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当前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较为多样,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干预、家庭模式的干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感知器官的刺激、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加强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大脑和机体的发育,可以预防脑瘫的发生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对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所有患者分为心电图异常组和心电图正常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分型、死亡率以及心电图异常组与不同梗死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组重型比例高于心电图正常组,死亡率高于心电图异常组,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具有较大的意义,可准确的反映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万荔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婴儿喜欢频繁小睡,因为睡眠可以促进婴儿健康成长.英国和匈牙利一项新联合研究特别指出,年仅3个月大的婴儿在学习新知识后小睡一会儿,可以强化记忆.此前研究发现,频繁小睡可以提升6个月大的婴儿记忆力.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和匈牙利的同行本次针对3个月大的婴儿开展小规模试验,测试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的小睡对婴儿记忆力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过敏性哮喘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近年来,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Th9)及其分泌的IL-9在过敏性哮喘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科院动物所赵勇团队及其合作者在治疗过敏性哮喘的重要药物靶点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布于《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房静远教授科研团队,通过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后复发及不复发的患者黏膜组织DNA的测序分析,发现在肿瘤复发患者中肠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a nucleatum)含量明显升高,并明确了该菌诱导癌细胞自噬而导致化疗耐药与肿瘤的术后复发机制,从而引起大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降低.这一新原创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研究为通过分析肠道菌群而预测大肠癌预后(即手术标本中具核梭杆菌含量高,预示该患者复发机会大)和预警大肠癌化疗效果(该菌的高含量提示常用化疗药物5-FU和奥沙利铂等疗效欠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吃得少能让你的思维变敏捷—至少如果你是一只蠕虫的话,情况是这样子的.人们已对限制卡路里摄入的好处略知一二,比如可让苍蝇、小鼠和猴子的寿命更长.如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Kaveh Ashrafi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可能还会促进大脑发展.Ashrafi团队训练秀丽隐杆线虫将化学物质——丁酮的气味同食物奖励联系起来.从圆形中间移动到掺有丁酮的一边的蠕虫比例,可证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消化了上述“课程”.圆形的相反一边则闻起来像是酒精.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美国研究人员2日在《环境与健康展望》期刊线上版发表论文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CO2)升高,会降低主要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如人为造成的CO2排放量继续上升,到2050年,全球将有1.5亿人面临蛋白质缺乏风险.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近你是否曾赤身去上班或者参加考试时未作修改便交了卷?如果你想避免类似这样的噩梦,好让每晚的睡眠不超过9个小时.在经历了令人心烦意乱的事情后,人们通常会做噩梦.关于梦魇的大多数研究聚焦的是患有诸如创伤后紧张症(PTSD)等疾病的人群.不过,大部分人会在某个时刻做噩梦.这促使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Stephanie Rek和同事在普通人群中开展了迄今大规模的噩梦研究之一.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当你吃口芥末,辣味直冲脑门时候,可曾想到,同样的细胞感受器竟也是引起有机磷中毒致神经损伤的通道?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秘密,同时还找到了现成药物治疗有机磷中毒引起的神经损伤.有机磷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毒素,在农药、工业添加剂中广泛使用.有机磷急性中毒可致人死亡,主要是由于体内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酯酶的蛋白活性被抑制所导致.对于急性中毒,临床上目前已有成熟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然而,部分患者在急性中毒缓解后会发生以肢体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性步态和瘫痪为特征的临床症状.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一项新研究发现,厨房水槽中的海绵藏匿着不计其数的细菌,包括导致肺炎和脑膜炎的细菌的近亲.其中一种细菌——奥斯陆莫拉菌会在免疫系统虚弱的人群中引发感染,并且还以让洗衣店发出臭味出名.这可能解释了为何水槽中的海绵有恶臭味.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