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杨军

关键词:临床疗效, 盐酸贝那普利,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 老年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作为研究组,另50例患者采取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四周血压、治疗后八周血压均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低,两组结果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效果更好,更快改善患者血压情况,且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6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分析,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环形混合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增强患者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娟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效果研究

    目的:对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实验组(解磷啶及甘露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 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研究

    目的:剖析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以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本科接诊的46例支气管扩张病患进行分组:研究组(n=23)联合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和沐舒坦,对照组(n=23)单用沐舒坦.观察两组用药后咳痰量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连续用药6个月后的咳痰量为(27.14±8.91)ml/d,明显比对照组的(48.73±13.28) ml/d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比对照组的60.87%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积极对支气管扩张病患施以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有助于促进其临床症状的缓解,降低咳痰量,避免急性期加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床旁超声引导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气管插管后拟行十二指肠营养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和常规盲插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置管成功例数、试插次数和置管耗时.结果: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良好的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位置差的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日内反流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胃肠腔食物残留总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营养管置管的成功率和质量.超声引导能减少反流和胃肠腔的食物残留量.超声引导能有利于提高喂养质量减少反流提高病人的营养供给改善预后.和因反流误吸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和窒息.

    作者:李玲;吴世平;黎旭;邬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妊娠管理在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采取妊娠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高危孕产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7例患者采取基础管理作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采取妊娠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结果根据对所有患者进行的随访中看到,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有47.37%,明显少于对照组剖宫产率75.44%(P<0.05);且研究组新生儿早产、流产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均为1.75%,比对照组早产率10.53%、流产率8.77%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8.77%少(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孕产妇采取妊娠管理有助于顺利分娩,降低新生儿异常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周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对比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院进行微生物检测的标本1990份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阳性率的检验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在微生物检验的非呼吸道、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对比方面,相比于2016年,显然2017年的阳性率减低(P<0.05).此外,血培养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而大便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则没有变化.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有效分析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作用重大,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疾病的有效依据,参考价值极大,利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应推广运用.

    作者:于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老年骨折患者意外拔管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

    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A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随着人口老龄化,我科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比例逐年上升.老年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基础疾病多、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住院期间安置的管道种类及数量繁多,有效预防老年骨折患者意外拔管,既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又可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从而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罗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各41例,对分别应用上述两种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参照纽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参照组[92.68% vs.73.17%],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首诊收治的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到2017年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结果:9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其中7例(77.8%)为男性,2例(22.2%)为女性,中位年龄为38岁(19~63岁).在诊断之前,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月(0.5 ~ 48月),长症状时间为4年.常见的原发部位是鼻腔、鼻中隔8例(88.9%),其次是鼻咽部1例(11.1%).结论:中青年男性患者,早期出现鼻部局部病变重,全身状态可,病情进展快,需高度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可能.须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提高对该类疾病早期临床表现的警惕和强调早期确诊.

    作者:段成规;肖鹏;王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调解人员素质要求在医患纠纷中的分析

    在医疗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疾病多发的当今,医患关系的发展也瑜伽紧张,时常会有一些医患纠纷类的新闻爆出,医患关系已经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医疗诉求.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作为医患关系的调解人员如何在既能稳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稳定的前提下,又能大限度的维护医院以及医生的利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对于调解人员的素质是要有一定的要求的,无论是调解人员的业务、品格以及其心理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良好的素质才能更加高效稳定的化解医患矛盾,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

    作者:季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针刺合灸法及水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合灸法及水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在我科室治疗的44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针刺合灸法及水针疗法治疗组24例、单纯针刺组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7%,症状分级记分和体征分级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针刺合灸法及水针疗法组对过敏性鼻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疗效肯定.

    作者:杨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药煎煮的常见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抵抗疾病及繁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药复方汤制剂主要是通过中药煎煮后使用,但中药煎煮过程中需注意许多细节,煎煮的质量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中药煎煮时水量、时间、容器火候、药物的先后顺序等均需要良好的掌控,才能保证煎煮后药物的质量.本文就中药建筑的常见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沈江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我区军队270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针对军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部位检出率与工作环境及发病季节、吸烟等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反映我区军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的特征.方法:总结10年来我区现役军人胃镜检查3558例,确诊消化性溃疡病例270例.结果:就发病部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就发病季节,冬秋季的发病例数明显高于春夏季;吸烟者溃疡的发病率高于非吸烟者.结论: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发病部位、工作环境、季节、吸烟有关.

    作者:王爱红;郭燕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回肠造口并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回肠造口合并粪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24例回肠造口合并皮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组患者通过一次性气囊气管插管联合床旁负压吸引有效地收集了粪水,并结合全身综合护理干预,运用新型湿性愈合理论进行造口换药及刺激性皮炎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14d~31d后患者皮肤粘膜分离创面逐步愈合.经积极治疗后皮炎症状有好转,可见红斑逐步消退,表皮脱落部分逐步愈合.皮炎完全愈合时间为14d~20d,患者自述疼痛明显缓解,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回肠造口的并发症尤其合并刺激性皮炎在处理上较为棘手,采用综合护理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及附件用品收集造口排泄物,可以使皮炎尽快治愈.

    作者:刘丽;张龙凤;张海邻;关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作用

    目的:总结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 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透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采取规范化护理的实验组(30例).对比两组腹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腹膜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0%、腹膜炎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透治疗期间采取规范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符合患者护理所需,建议推广实施.

    作者:华琴;邵振莉;李顶峰;陈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科诊治的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临床干预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选择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骨科患者.

    作者:周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住院孕产妇应用健康教育的时机和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产妇住院应用健康教育的时机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20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组,试验组100例产妇在不同时间段下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生产结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住院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产后3d,试验组产妇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针对产妇在不同时间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健康教育,抓住教育时机,能减少产妇焦虑抑郁心理,改善产妇精神面貌,提高生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作为研究组,另50例患者采取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四周血压、治疗后八周血压均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低,两组结果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效果更好,更快改善患者血压情况,且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4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子宫填塞纱布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