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峰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优势.方法:以中心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才再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护理,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塞患者早期干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全程人文关怀在优化特需病房护理管理,提高其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入住特需病房的患者采用全程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建立舒适便利的住院环境、无缝隙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精简顺畅的出院手续、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采用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护士沟通技能评价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在特需病房应用的效果.结果:在特需病房实施全程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从我院分析结果中探究设计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特需病房采取全程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值的推广.
作者:谭爱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为医院中常见的用于抢救患者的必要设备,呼吸机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不可避免的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呼吸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不同故障进行有效地维修和保养,成为医院呼吸机使用的重要内容.本文探析呼吸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其维修方法.
作者:耿圆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讨论中药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很好,长期疗效好,发作期能明显控制症状,缓解症状,稳定期可以增加免疫力,调节体质减少发作的次数.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效果比对结果:两组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咳嗽及咳痰持续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影像学执政恢复的时间,结果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中药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很好,减少发作的次数.
作者:颜良;邢陆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某市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调查结果,以杜绝食物中毒隐患.方法:此次选择了某市64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其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作详细调查,并分析总结学校食品卫生及饮水卫生状况.结果:64所学校中大专院校(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100%、中小学(42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76.2%、幼儿园(20所)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为85.0%;大专院校(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8.2%、中小学(42所)健康证持证率为95.6%、幼儿园(20所)健康证持证率为83.1%;大专院校(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100.0%、中小学(42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61.9%、幼儿园(20所)厨房设备布局合格率为80.0%;大专院校(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97.5%、中小学(42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3.3%、幼儿园(20所)餐具消毒设施落实合格率为85.0%.结论:某市大专院校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情况优于中小学、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设备缺乏,安全隐患大.
作者:杨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对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所有患者分为心电图异常组和心电图正常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分型、死亡率以及心电图异常组与不同梗死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组重型比例高于心电图正常组,死亡率高于心电图异常组,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具有较大的意义,可准确的反映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万荔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再次复发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 0.05,具有意义.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控制支气管炎的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方式与治疗方法解析.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以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为诊断的124例患者,解析其骨折的分型并解析其对应治疗的有效方式.结果:入组者平均术中出血量(572.6±23.9) mL;手术平均时间为(131±24.7)min.经1年时间随访,仅D型16例股骨基本功能良好恢复,其余108例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本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预后现象.结论:对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采取先分型再对症治疗的方法,可提高预后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作者:张毅;熊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能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其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子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镇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术后4小时镇静有效率、8小时镇静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别是81.82%、86.36%以及9.09%,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镇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情况,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提升护理疗效.
作者:张荠;刘宇宇;李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胫骨骨折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实验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交锁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马中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产妇住院应用健康教育的时机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20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组,试验组100例产妇在不同时间段下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生产结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住院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产后3d,试验组产妇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针对产妇在不同时间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健康教育,抓住教育时机,能减少产妇焦虑抑郁心理,改善产妇精神面貌,提高生产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通过介入治疗总结临床的护理方案;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再通72例(90.00%),不通8例((10.00帅;术后发生观察处渗血患者2例,心率变缓者1例,血压下降患者3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病症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所以患者恢复均比较良好.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其的优势是治疗效果好,创伤性小.
作者:张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一项新研究发现,厨房水槽中的海绵藏匿着不计其数的细菌,包括导致肺炎和脑膜炎的细菌的近亲.其中一种细菌——奥斯陆莫拉菌会在免疫系统虚弱的人群中引发感染,并且还以让洗衣店发出臭味出名.这可能解释了为何水槽中的海绵有恶臭味.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0例间质性膀胱炎按半随机法分为两组.给予实验组透明质酸钠+2%利多卡因,对照组呋喃西林+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两组治疗前后ICSI及QOL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每日排尿次数、排尿量及疼痛程度评分逐渐下降,且临床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QOL及ICSI评分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能有效的改善间质性膀胱炎,减少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华;孙根喜;王伟;孟永良;徐浩;胡林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在艾滋病患者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艾滋病患者展开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均接受常规方法护理,且舒适组另接受舒适护理.观察指标为护理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及舒适度评价.结果:舒适组护理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前者舒适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中引入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舒适度.
作者:夏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管理隐患.方法:统计、分析并分类101次安全隐患事件,分类研究安全隐患事件的形成因素.结果:安全隐患事件的形成因素中包括医护人员主观因素、制度不完善、医护关系不和谐、操作错误、技术水平差.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加强管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各类安全管理隐患事件的发生得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林洁;李凌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各41例,对分别应用上述两种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参照纽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参照组[92.68% vs.73.17%],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吃得少能让你的思维变敏捷—至少如果你是一只蠕虫的话,情况是这样子的.人们已对限制卡路里摄入的好处略知一二,比如可让苍蝇、小鼠和猴子的寿命更长.如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Kaveh Ashrafi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可能还会促进大脑发展.Ashrafi团队训练秀丽隐杆线虫将化学物质——丁酮的气味同食物奖励联系起来.从圆形中间移动到掺有丁酮的一边的蠕虫比例,可证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消化了上述“课程”.圆形的相反一边则闻起来像是酒精.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加用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感染患者时,对患者血清的PCT及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我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重症感染患者中筛选出1 30例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75例患者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治疗药物;研究组的75例患者给予用美罗培南加用乌司他丁,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及hs-CRP浓度、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CT及hs-CRP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罗培南加用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特征,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减轻感染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孟;李玮;黄浩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