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莲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贝那普利结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已被确诊为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4例,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贝那普利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并在该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贝那普利结合美托洛尔治疗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明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概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为(4.21±2.12)分钟,拔管时间为(7.53±1.48)分钟,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
作者:舒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索一次性梅花针叩刺拔罐对疼痛症的临床疗效比.方法:将疼痛症患者根据发病情况依据中医辨证分类随机治疗10例,其中实证8例,虚证2例;疼痛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梅花针扣刺疼痛部位,即阿是穴区半径1 ~ 2cm皮肤,每次叩击8 ~ 10次或者皮肤微见血点为宜,根据扣刺面积选用1号玻璃罐或者稍大于叩刺面的玻璃罐,运用95%乙醇燃烧闪火法使罐吸附于叩刺面,留罐3~5分钟,观察罐内出血结块成黑褐色即可启罐,去血消毒,局部TDP灯照射10 ~ 15分钟,叩刺部位辅以干燥无菌纱布遮盖.血罐清洗干净后浸泡于3‰含氯消毒液内备用.1次/每周,连续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期间不服用任何药物.结果:疼痛症状完全消失6例,疼痛明显减轻>80%者2例;疼痛缓解<2 0%者2例,无效病例为0;其中8例实证均效果明显,2例虚证效果稍差.总有效率100%.结论:一次性梅花针叩刺拔罐疗法对疼痛症尤其是实证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周亮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为医院中常见的用于抢救患者的必要设备,呼吸机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不可避免的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呼吸机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不同故障进行有效地维修和保养,成为医院呼吸机使用的重要内容.本文探析呼吸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其维修方法.
作者:耿圆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科室术后感染预防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07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抽调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55%(18/507),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分别为1例、5例、12例,参与耳鼻喉外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过程中的因素有手术时间、感染并发位置、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论:分析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因素是降低感染发生率的重要途,同时也是医院加强感染控制管理的重要体现,降低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可从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理选择抗生素药物、贯彻落实无菌操作原则等方面着手.
作者:高思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高血压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23例给予硫酸镁+丹参+山莨菪碱+盐酸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液粘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新生儿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佳,改善患者血浆粘度的同时降低患者血压指标,提高母婴生产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医护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被检查的血清以及受血者的红细胞因素、受血者采血前用药等因素都会引起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出现错误,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患者疾病的鉴定工作开展.因此,输血科的血检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升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为提升血清学检测结果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作者:杨育瑜;庞德;梁昭清;梁俊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4人: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分别在入院后检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ApoB等.结果: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ApoA1/ApoB比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正常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又显著高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HDLc和ApoA1/ApoB比值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潘逼然;郭元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6%,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其能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周其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结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r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结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老年OVCF患者96例(135个椎体).男24例,女72例;年龄为62 ~ 88岁,平均75岁.其中胸椎37个椎体,腰椎98个椎体.观察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行疼痛视觉类比(visuacanalogve scale,VAS)评分及椎体后凸角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获6~ 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单侧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操作简单,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后凸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渊;黄涛;何小文;曹云;吴燕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行择期介入手术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素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对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所有患者分为心电图异常组和心电图正常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分型、死亡率以及心电图异常组与不同梗死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组重型比例高于心电图正常组,死亡率高于心电图异常组,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具有较大的意义,可准确的反映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万荔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阑尾炎类型分为急性阑尾炎组和慢性阑尾炎组,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慢性阑尾炎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急性阑尾炎组总有效率71.43%,P< 0.05;慢性阑尾炎组治疗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急性阑尾炎组,P<0.05;慢性阑尾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急性阑尾炎组并发症发生率23.81%,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要优于急性阑尾炎,值得推广.
作者:徐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怀疑有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4例选为研究对象,进行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出血部位后,选择适当镜下止血方式进行止血治疗,后再行药物治疗.另选取同时期入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能降低再出血率、外科手术需求及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孔春雨;吴梅;刘奇;阮丽;郝丽;张显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中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资料均为在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共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9.02±1.36)d,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4.33±1.52)d,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静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二针穿刺成功率、三针穿刺成功率与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科诊治的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临床干预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选择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骨科患者.
作者:周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ERCP术治疗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相应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后,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取胆石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采取妊娠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高危孕产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7例患者采取基础管理作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采取妊娠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结果根据对所有患者进行的随访中看到,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有47.37%,明显少于对照组剖宫产率75.44%(P<0.05);且研究组新生儿早产、流产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均为1.75%,比对照组早产率10.53%、流产率8.77%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8.77%少(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孕产妇采取妊娠管理有助于顺利分娩,降低新生儿异常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周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临床医疗技术得到较大的创新,其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临床检验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发明显.医院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检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治疾病的疗效,为此,医院应加强对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本文重点对当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作者:杨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