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潘逼然;郭元彪

关键词:冠心病, 冠脉造影, 血脂指标, 血脂比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4人: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分别在入院后检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ApoB等.结果: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ApoA1/ApoB比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正常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又显著高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HDLc和ApoA1/ApoB比值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便秘、胃肠道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仅为86.67%.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可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蔡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外切内扎术后有并发症的混合痔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坐浴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出现并发症的混合痔患者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2014年12月至2017年03月间进入我院实施外切内扎方案的混合痔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分析,都出现并发症,以手术顺利对其分组:基础组30例术后予以常规处理,而治疗组中30例术后则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治疗组肛门下坠症状改善时间(6.31±1.82)d,比基础组(9.30±1.21)d短,且治疗组创口疼痛症状改善时间、便血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创口渗液症状改善时间等都比基础组短,(P<0.05).结论:当混合痔患者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如果有并发症形成,需及时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以有效缩短时间改善其各种症状,可推广.

    作者:孙宇清;祁卫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探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配合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5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本组患者的手术室配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转开腹术,手术时间(40.5±10.3)min,术中出血量(97.5±12.7)mL;术后未出现感染、胆瘘等并发症;恢复良好后出院,术后住院时间(7.6±1.2)d;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须做好手术室配合护理,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作用

    目的:总结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 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透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采取规范化护理的实验组(30例).对比两组腹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腹膜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0%、腹膜炎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透治疗期间采取规范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符合患者护理所需,建议推广实施.

    作者:华琴;邵振莉;李顶峰;陈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输尿管支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和价值

    目的:评价输尿管支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6年8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非复杂性输尿管结石106例,选择留置输尿管支架44例,纳入支架组,未留置输尿管支架纳入对照组.均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研究.结果:支架组血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残留、泌尿系感染、排尿困难、尿液反流、再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支架可降低非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降低尿路刺激症状发生风险,不会增加感染、排尿困难发生风险,但可能增加血尿发生风险.

    作者:徐西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对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对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所有患者分为心电图异常组和心电图正常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分型、死亡率以及心电图异常组与不同梗死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组重型比例高于心电图正常组,死亡率高于心电图异常组,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具有较大的意义,可准确的反映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万荔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影响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选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提高术后舒适程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燕;柏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使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综合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退黄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为71.1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黄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含量为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儿加快恢复,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兴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癌痛知识普及率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及家属癌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入院筛查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意识清楚、无精神及神经障碍.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及家属规范的普及癌痛相关知识,普及内容包括:正确使用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常用止痛药物及止痛方法,用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治疗所需费用等.普及方式和方法包括:发放疼痛教育手册、一对一讲解、集体讲解、插放相关视频、指导患者书写疼痛日记、出院回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癌痛控制评分、24小时爆发痛发生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癌痛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能提高癌痛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程贤敏;陈克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首诊收治的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到2017年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结果:9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其中7例(77.8%)为男性,2例(22.2%)为女性,中位年龄为38岁(19~63岁).在诊断之前,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月(0.5 ~ 48月),长症状时间为4年.常见的原发部位是鼻腔、鼻中隔8例(88.9%),其次是鼻咽部1例(11.1%).结论:中青年男性患者,早期出现鼻部局部病变重,全身状态可,病情进展快,需高度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可能.须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提高对该类疾病早期临床表现的警惕和强调早期确诊.

    作者:段成规;肖鹏;王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 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2月该院15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为7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方案,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对提升患者健康意识及自理能力、改善疾病预后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牟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两种药物可治有机磷中毒“后遗症”

    当你吃口芥末,辣味直冲脑门时候,可曾想到,同样的细胞感受器竟也是引起有机磷中毒致神经损伤的通道?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秘密,同时还找到了现成药物治疗有机磷中毒引起的神经损伤.有机磷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毒素,在农药、工业添加剂中广泛使用.有机磷急性中毒可致人死亡,主要是由于体内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酯酶的蛋白活性被抑制所导致.对于急性中毒,临床上目前已有成熟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然而,部分患者在急性中毒缓解后会发生以肢体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性步态和瘫痪为特征的临床症状.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4人: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分别在入院后检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ApoB等.结果: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ApoA1/ApoB比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正常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又显著高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HDLc和ApoA1/ApoB比值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潘逼然;郭元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1-2016.12间收治的80例AMI患者,入院即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纳入研究组;同期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MI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人数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且该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好转,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汪晓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析.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特殊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粘连性产梗阻的几率要大于特殊组患者,同时,特殊组患者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各个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使患者手术疗效更具保障.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FeNO水平变化情况的观察分析

    目的:探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FeNO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及FeNO的值.结果:治疗后患者FVC、FEV1、FVC/pre、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NO测定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对AECOPD的疗效评价、药物选择及随访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桂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医护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被检查的血清以及受血者的红细胞因素、受血者采血前用药等因素都会引起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出现错误,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患者疾病的鉴定工作开展.因此,输血科的血检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升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为提升血清学检测结果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作者:杨育瑜;庞德;梁昭清;梁俊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7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rhG-CS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鹿固元汤+NP化疗+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行化疗后白细胞处于低值持续时间、化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骨髓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耐受能力,具有较好减毒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护理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组50例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沙丁胺醇混悬液雾化治疗,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等临床表现,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观察组治愈44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在治疗后在咳嗽、气紧、喘息消失天数,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天数也是,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混悬液气泵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配合精心护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春;况静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