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东;陈春;梁映;梁婷;阮晓晶;陆素琼;李东兰;廖永兴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概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为(4.21±2.12)分钟,拔管时间为(7.53±1.48)分钟,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
作者:舒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确诊为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产科检查正常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前子宫疤痕处肌层厚度为(6.56±3.2)mm,第二次检查为(4.25±2.3)mm,两次检查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术前血流指数A/B和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雪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心脏外科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32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ARF的患者行CBP,观察其临床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在CBP期间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全身水肿减轻,症状好转;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血氯(C1-)均有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钠(Na+)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27例经CBP治疗3~12d进入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有5例死亡,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CBP是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并发ARF有效安全的方法,而CBP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护士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严密监护、合理使用抗凝剂、保持良好的血管通路、做好液体平衡的监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机器正常有效的运转是CBP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吴新莲;黄玲;杨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对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将所有患者分为心电图异常组和心电图正常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分型、死亡率以及心电图异常组与不同梗死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组重型比例高于心电图正常组,死亡率高于心电图异常组,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具有较大的意义,可准确的反映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万荔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出现并发症的混合痔患者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2014年12月至2017年03月间进入我院实施外切内扎方案的混合痔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分析,都出现并发症,以手术顺利对其分组:基础组30例术后予以常规处理,而治疗组中30例术后则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治疗组肛门下坠症状改善时间(6.31±1.82)d,比基础组(9.30±1.21)d短,且治疗组创口疼痛症状改善时间、便血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创口渗液症状改善时间等都比基础组短,(P<0.05).结论:当混合痔患者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如果有并发症形成,需及时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以有效缩短时间改善其各种症状,可推广.
作者:孙宇清;祁卫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4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子宫填塞纱布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产妇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和术中总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作者:白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抵抗疾病及繁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药复方汤制剂主要是通过中药煎煮后使用,但中药煎煮过程中需注意许多细节,煎煮的质量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中药煎煮时水量、时间、容器火候、药物的先后顺序等均需要良好的掌控,才能保证煎煮后药物的质量.本文就中药建筑的常见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的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沈江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换药对肛周脓肿术后创口愈合及保护肛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8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紫草油治疗,试验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苦柏油+促愈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术后30d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肛门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肛门功能保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柏油+促愈油能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创面痊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辅助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锲;刘青;肖飏;颜洪亮;王玉琼;陈婷;苏甫;佘嘉;赖江;卿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学科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房静远教授科研团队,通过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后复发及不复发的患者黏膜组织DNA的测序分析,发现在肿瘤复发患者中肠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a nucleatum)含量明显升高,并明确了该菌诱导癌细胞自噬而导致化疗耐药与肿瘤的术后复发机制,从而引起大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降低.这一新原创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研究为通过分析肠道菌群而预测大肠癌预后(即手术标本中具核梭杆菌含量高,预示该患者复发机会大)和预警大肠癌化疗效果(该菌的高含量提示常用化疗药物5-FU和奥沙利铂等疗效欠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美国研究人员2日在《环境与健康展望》期刊线上版发表论文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CO2)升高,会降低主要农作物的营养价值.如人为造成的CO2排放量继续上升,到2050年,全球将有1.5亿人面临蛋白质缺乏风险.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近年来,临床中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技术发展较快,其中以局部硬化剂注射压迫治疗、静脉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透光静脉旋切术、内窥镜大隐静脉切除术以及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等为主,微创手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优势主要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本文中将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阶段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进展,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骨科诊治的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临床干预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选择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骨科患者.
作者:周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疾病认知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优质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优质组患者疾病认知优良率为96.7%,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明显(P<0.05).优质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才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实验组(解磷啶及甘露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探讨.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产妇分娩方式,进一步分为25例经阴道分娩组和35例剖宫产组.对比(1)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产褥期感染及住院时间.(2)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黄疸发生情况.结果:(1)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产褥期感染及住院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黄疸发生率分别为(8.57%、11.43%)、(4%、4%)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掌握适应症情况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取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有良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毕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我科2 017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68例小儿过敏性紫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出院后三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显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作为研究组,另50例患者采取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四周血压、治疗后八周血压均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低,两组结果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效果更好,更快改善患者血压情况,且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44人: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分别在入院后检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 (ApoA1)、ApoB等.结果: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ApoA1/ApoB比值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正常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又显著高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P<0.05).结论:HDLc和ApoA1/ApoB比值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潘逼然;郭元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加减联用比索洛尔治疗双心病人30例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双心病人30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接受西医治疗的1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柴胡疏肝散加减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15例患者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4%)较比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4%)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双心病人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联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袁佳;薛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管理隐患.方法:统计、分析并分类101次安全隐患事件,分类研究安全隐患事件的形成因素.结果:安全隐患事件的形成因素中包括医护人员主观因素、制度不完善、医护关系不和谐、操作错误、技术水平差.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加强管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各类安全管理隐患事件的发生得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林洁;李凌云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