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巧丽
目的:分析对比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应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ST、ALT与PT等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BIL、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但替比夫定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宋宇震;俞晓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采取妊娠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4例高危孕产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7例患者采取基础管理作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采取妊娠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结果根据对所有患者进行的随访中看到,研究组患者剖宫产率有47.37%,明显少于对照组剖宫产率75.44%(P<0.05);且研究组新生儿早产、流产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均为1.75%,比对照组早产率10.53%、流产率8.77%以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8.77%少(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孕产妇采取妊娠管理有助于顺利分娩,降低新生儿异常以及死亡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周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免费给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效益.方法:将50例免费给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为干预组,开展管理服务,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危险性等级分类表进行评定,了解随访期间医疗费用,与52例非免费给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结束随访后干预组的BPRS、SDSS、IT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病情复发率和后续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免费给药配合管理服务,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和自知力的恢复,减少肇事肇祸行为,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减少后续再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效果优于门诊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
作者:刘敏东;陈春;梁映;梁婷;阮晓晶;陆素琼;李东兰;廖永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近年来,临床中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技术发展较快,其中以局部硬化剂注射压迫治疗、静脉腔内激光灼闭术、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术、透光静脉旋切术、内窥镜大隐静脉切除术以及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等为主,微创手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优势主要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本文中将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阶段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治疗进展,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总结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 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透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采取规范化护理的实验组(30例).对比两组腹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腹膜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0%、腹膜炎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透治疗期间采取规范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符合患者护理所需,建议推广实施.
作者:华琴;邵振莉;李顶峰;陈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实验组(解磷啶及甘露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注入解磷啶及甘露醇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7例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rhG-CS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鹿固元汤+NP化疗+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行化疗后白细胞处于低值持续时间、化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鹿固元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骨髓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耐受能力,具有较好减毒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临床医疗技术得到较大的创新,其检验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临床检验中所起到的作用越发明显.医院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检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治疾病的疗效,为此,医院应加强对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本文重点对当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作者:杨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两种专利药膏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体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实施单双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哈西奈德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药膏加雌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概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GFR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使用自制中药膏加雌激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新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一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因及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病史、用药史、血液学检查、肝胆管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采用排除性诊断方法诊断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同时利用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评估可能引起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并分析其可能机制.后结合国内外指南文献分析本例肝损伤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根据患者用药及相关疾病史,利伐沙班RUCAM评分为9分,且排除其他可能致病因素.所以该患者极可能为利伐沙班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停药并予以甘草酸苷制剂、腺苷蛋氨酸等护肝利胆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利伐沙班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需加强肝功能监护.
作者:楼国东;楼伟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高血压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23例给予硫酸镁+丹参+山莨菪碱+盐酸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液粘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新生儿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佳,改善患者血浆粘度的同时降低患者血压指标,提高母婴生产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教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患者(3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方梅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讨输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症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诊疗的98例输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症患者随机归入两组(49例/组)试验,Ⅰ组单纯接受输卵管通液术+罗红霉素治疗,Ⅱ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我院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方案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及输卵管通畅度.结果:Ⅰ、Ⅱ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依次为71.4%和87.8%,Ⅱ组相对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的完全通畅率显著高于Ⅰ组,再度阻塞率、通而不畅率显著低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经性激素(E2、P)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2项性激素水平均显著提高,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输卵管阻塞致不孕不育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病症、促进输卵管再通,对患者性激素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郑雪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明确病因,检测HPV对宫颈癌的筛查、预防、疗效对比、临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HPV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骨科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治疗的80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按性别及年龄进行匹配资料设计后,将其随即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的全身麻醉,观察组则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麻醉维持期间两组全麻用药量,及手术结束且病人苏醒后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维持期间全麻用药量、麻醉后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疼痛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结果比较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于胫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意义重大,可显著减少全麻用药量,缩短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徐静;王俊华;芮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1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人数为56例,科室为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效果,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贺巧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脑卒中后肩痛阻碍了偏瘫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本文从肌张力异常、肩袖损伤、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不恰当的康复治疗和患者护理等方面探讨脑率中后患侧肩痛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萍;姬长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我院耳鼻咽喉科首诊收治的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7年到2017年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结果:9例患者明确诊断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其中7例(77.8%)为男性,2例(22.2%)为女性,中位年龄为38岁(19~63岁).在诊断之前,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月(0.5 ~ 48月),长症状时间为4年.常见的原发部位是鼻腔、鼻中隔8例(88.9%),其次是鼻咽部1例(11.1%).结论:中青年男性患者,早期出现鼻部局部病变重,全身状态可,病情进展快,需高度考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可能.须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需提高对该类疾病早期临床表现的警惕和强调早期确诊.
作者:段成规;肖鹏;王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4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阑尾炎类型分为急性阑尾炎组和慢性阑尾炎组,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慢性阑尾炎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急性阑尾炎组总有效率71.43%,P< 0.05;慢性阑尾炎组治疗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急性阑尾炎组,P<0.05;慢性阑尾炎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急性阑尾炎组并发症发生率23.81%,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效果要优于急性阑尾炎,值得推广.
作者:徐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概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为(4.21±2.12)分钟,拔管时间为(7.53±1.48)分钟,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
作者:舒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