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丽;丛培军;李开珍
小儿急性胰腺炎为儿科相对少见病,近年来发病人数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患者资料比较完整的18例总结如下,旨在探讨其发病的情况及病因,提高早期诊治水平.
作者:熊文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周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7d、14d血清TNF-α,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清TNF-α及CRP均在发病后24h升高,TNF-α 7d时达高峰,14d时又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急性期TNF-α含量和CRP与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区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CRP、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区体积越大,TNF-α和CRP的含量越高,两者可作为神经元损伤定量生化指标的标记物,也可作为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评价的指标.
作者:史福平;张国华;王珊;刘一鸥;邸卫英;张晓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变[1].往往把鼻咽淋巴瘤、重度鼻咽炎、胸锁乳突肌肌纤维炎误诊为鼻咽癌.现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的22例误诊为鼻咽癌人院的患者,现将有关的病理、诊断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苏德庆;张坤强;温尊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外伤性脑梗死也由于影像学的普及与发展及临床上的重视,而发现较多,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10年来我院诊断因外伤引起的脑梗死116例报告于下:
作者:王国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常规脑电图检查对疑似癫痫患者确诊有困难时,多采用视频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技术.而面对经济条件差做不起较贵检查的同等患者,我们采用延长描记脑电图的时间,发现其对提高其阳性率有很大帮助.现将2002年3月~2005年3月住院和门诊病例中疑似癫痫而未确诊的57例患者行脑电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丽;丛培军;李开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常见的农业杀虫剂中毒之一,尤其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多见,因有机磷与水解乙酰胆碱的胆碱酯酶呈难逆性结合,毒性很强,致死率高,所以需要紧急抢救,包括迅速清除毒物、尽早应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治疗.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断药作为特效解毒药之一,如何正确应用,是临床上讨论的重点、治疗上的难点.阿托品的作用机制是竞争性的拮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从而阻断AOPP导致增多的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的作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其作用非常广泛,各器官对阿托品的敏感性不同.随剂量的增加可依次出现下列现象: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下降,心率加快,中毒剂量才出现中枢作用和阻断神经节N1受体的作用.但对横纹肌上的N2受体无作用,故对横纹肌纤维颤动和肌肉痉挛无效;此外,对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没有作用.所以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断药是一类治标不治本的药物,临床上既要防止用量不足,又要防止用量过大导致中毒,维持阿托品化状态,保证正常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阿托品须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同时应用,对后者疗效差或可疑的患者,以阿托品治疗为主.作者根据治疗AOPP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对阿托品应用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赵鹏飞;孙梦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肝性胸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引起的胸水.总结我们1999~2004年诊治的60例肝性胸水病人资料,以期对今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董志君;朱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的生物利用障碍,使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并继发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全身营养状态不良;加之长期高血糖所形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引起各种感染而继发败血症[1].糖尿病患者合并败血症常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极易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引起休克、DIC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死率较高,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作者:顾敏峰;吴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分子角蛋白34βE12和α-甲酰基-辅酶A P504S表达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前列腺癌、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进行P504S、34βE1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504S、34βE12阳性表达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6分与7~10分P504S阳性表达两组间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04S、34βE12免疫组化表达对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旭慧;赵碧芬;王维新;欧阳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出血和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LC术出现胆道损伤4例、术中出血2例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胆道损伤病人因发现处理不及时导致死亡外其余均及时发现中转开腹处理痊愈.结论对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熟悉是预防胆道损伤和出血的关键,对胆囊管的正常变异应有认识,术中处理应沉着冷静,遇到可疑情况应果断中转开腹,术后密切观察可避免严重后果.
作者:陈颢;吕洪昌;梁文辉;李碧波;黄秋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胸部创伤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97例闭合性胸部创伤中40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治愈37例,死亡3例.结论动态观察胸部症状、体征,及时辅助检查,果断手术和处理并发症,有效止痛,可有效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饮酒人数逐渐增多,酒精性肝病在我国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为掌握临床用药经验,我们采用凯西莱治疗观察酒精性肝病34例,报告如下.
作者:热比亚;文倩;王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脏损害的报道不多,我们对18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90例(47.84%)合并心脏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征.
作者:李莲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Meckle憩室是常见的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其发生率约1%~2%[1],它是胚胎时起自中肠的脐肠管的残余.Meckle憩室可出现炎症、穿孔、肠梗阻、出血甚至肿瘤等并发症.但在成人只有6.2%的患者产生症状,且术前诊断困难.本院1997~2004年收治成人Meckle憩室22例,18例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关根;任培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老年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经腹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全部治愈,无术后吻合口瘘.平均住院时间11天.结论充分彻底的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及时纠正异常的生理指标,以及完整及时到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赖小玲;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由于新生儿心血管监护系统的发展,新生儿心律失常病例不断被发现和关注.我科于1998年1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心律失常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晔;付荣;沈中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首要疾病.其中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逐年上升尤为突出.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各类心脏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拟诊为冠心病.我们对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爱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视力渐进性下降3年于2004年11月16日收往院拟行手术治疗.既往有双眼高度近视史,左眼曾于2004年9月14日行左眼phakicIOL植入术,术后视力0.4.术前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60/90mm Hg,心肺听诊(-),EKG正常,眼科情况:视力:右眼指数/眼前.
作者:夏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从麻疹疫苗在我国普遍推广应用后,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近年来以散发病例为主,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我科从2000~2004年共有10例麻疹患儿因误诊而收住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孙尧;王伟群;杨世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1958年Smith和Robison首次介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以来,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外科.但植骨块滑脱、塌陷、植骨不融合及颈椎反曲畸形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具有术中即刻稳定、植骨块融合率高、术后外固定简便、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被重视.我科于1997~2000年,应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志龙;张居适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