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吕洪昌;梁文辉;李碧波;黄秋梅
重型高血压脑室出血发病急,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年9月~2005年1月采用双侧侧脑室尿激酶溶解引流及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室出血6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忠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1958年Smith和Robison首次介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以来,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外科.但植骨块滑脱、塌陷、植骨不融合及颈椎反曲畸形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具有术中即刻稳定、植骨块融合率高、术后外固定简便、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被重视.我科于1997~2000年,应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志龙;张居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可加速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病复发率已成共识,而医嘱依从性是被提及影响Hp根除的首位因素[1].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52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U)病人进行了前瞻性医嘱依从性调查,并就Hp根除与医嘱依从性的关系作了研究.
作者:王兴华;林春光;张青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常规脑电图检查对疑似癫痫患者确诊有困难时,多采用视频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技术.而面对经济条件差做不起较贵检查的同等患者,我们采用延长描记脑电图的时间,发现其对提高其阳性率有很大帮助.现将2002年3月~2005年3月住院和门诊病例中疑似癫痫而未确诊的57例患者行脑电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丽;丛培军;李开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胸部创伤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97例闭合性胸部创伤中40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治愈37例,死亡3例.结论动态观察胸部症状、体征,及时辅助检查,果断手术和处理并发症,有效止痛,可有效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从麻疹疫苗在我国普遍推广应用后,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近年来以散发病例为主,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我科从2000~2004年共有10例麻疹患儿因误诊而收住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孙尧;王伟群;杨世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1994~2004年收治了6例双原发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68岁.32年前因鼻咽高分化鳞癌行正规放疗治愈.本次因发现上腹部肿块2个月入院.纤维胃镜检查显示胃癌,病理检查为低分化腺癌,行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化疗2次后病情恶化,6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
作者:程文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从19世纪末水杨酸类药物使用于临床开始,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报道证实对人体有效并确有临床数据发表的NSAID约有50多种,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类药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已取得不少成果,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石浩强;蔡怡;黄海;吴妍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它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我院1999年5月~2004年6月诊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致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王美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是后果较凶险的常见病,是胰酶对胰腺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急性胰腺炎常合并一些并发症,尤其是重症胰腺炎多伴有心肺肝等功能不全,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本文对我院收住的1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发现有6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国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首要疾病.其中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逐年上升尤为突出.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各类心脏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拟诊为冠心病.我们对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爱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由于本身疾病的特点,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进一步降低其并发症及病死率,我科自2004年6月对Ⅲ级以上的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术后配合亚低温治疗,并与前期未经亚低温治疗的同级病人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兴明;阳建国;汪一琪;郑惠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周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7d、14d血清TNF-α,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清TNF-α及CRP均在发病后24h升高,TNF-α 7d时达高峰,14d时又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急性期TNF-α含量和CRP与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区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CRP、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区体积越大,TNF-α和CRP的含量越高,两者可作为神经元损伤定量生化指标的标记物,也可作为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评价的指标.
作者:史福平;张国华;王珊;刘一鸥;邸卫英;张晓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常见的农业杀虫剂中毒之一,尤其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多见,因有机磷与水解乙酰胆碱的胆碱酯酶呈难逆性结合,毒性很强,致死率高,所以需要紧急抢救,包括迅速清除毒物、尽早应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治疗.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断药作为特效解毒药之一,如何正确应用,是临床上讨论的重点、治疗上的难点.阿托品的作用机制是竞争性的拮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从而阻断AOPP导致增多的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的作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其作用非常广泛,各器官对阿托品的敏感性不同.随剂量的增加可依次出现下列现象: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下降,心率加快,中毒剂量才出现中枢作用和阻断神经节N1受体的作用.但对横纹肌上的N2受体无作用,故对横纹肌纤维颤动和肌肉痉挛无效;此外,对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没有作用.所以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断药是一类治标不治本的药物,临床上既要防止用量不足,又要防止用量过大导致中毒,维持阿托品化状态,保证正常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阿托品须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同时应用,对后者疗效差或可疑的患者,以阿托品治疗为主.作者根据治疗AOPP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对阿托品应用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赵鹏飞;孙梦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外伤性脑梗死也由于影像学的普及与发展及临床上的重视,而发现较多,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10年来我院诊断因外伤引起的脑梗死116例报告于下:
作者:王国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的生物利用障碍,使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并继发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全身营养状态不良;加之长期高血糖所形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引起各种感染而继发败血症[1].糖尿病患者合并败血症常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极易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引起休克、DIC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死率较高,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作者:顾敏峰;吴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脏损害的报道不多,我们对18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90例(47.84%)合并心脏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征.
作者:李莲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孕中、晚期血清瘦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妊高征孕妇(研究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孕中、晚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孕妇随着孕周增加瘦素水平呈上升趋势,妊高征组孕妇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孕中期妊高征妇女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结论妊高征与瘦素关系密切,妊高征孕妇孕中期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其作为预测妊高征指标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红萍;叶笑梅;林晓华;王叶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视力渐进性下降3年于2004年11月16日收往院拟行手术治疗.既往有双眼高度近视史,左眼曾于2004年9月14日行左眼phakicIOL植入术,术后视力0.4.术前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60/90mm Hg,心肺听诊(-),EKG正常,眼科情况:视力:右眼指数/眼前.
作者:夏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老年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经腹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全部治愈,无术后吻合口瘘.平均住院时间11天.结论充分彻底的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及时纠正异常的生理指标,以及完整及时到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赖小玲;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