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秋
目的探讨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老年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经腹切除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全部治愈,无术后吻合口瘘.平均住院时间11天.结论充分彻底的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及时纠正异常的生理指标,以及完整及时到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赖小玲;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在我院发生的12例造影剂肾病(CN)的临床资料,以此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全面认识,达到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作者:张芃;董菽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的生物利用障碍,使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并继发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全身营养状态不良;加之长期高血糖所形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引起各种感染而继发败血症[1].糖尿病患者合并败血症常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极易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引起休克、DIC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死率较高,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作者:顾敏峰;吴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周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7d、14d血清TNF-α,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清TNF-α及CRP均在发病后24h升高,TNF-α 7d时达高峰,14d时又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急性期TNF-α含量和CRP与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区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CRP、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区体积越大,TNF-α和CRP的含量越高,两者可作为神经元损伤定量生化指标的标记物,也可作为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评价的指标.
作者:史福平;张国华;王珊;刘一鸥;邸卫英;张晓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小儿急性胰腺炎为儿科相对少见病,近年来发病人数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患者资料比较完整的18例总结如下,旨在探讨其发病的情况及病因,提高早期诊治水平.
作者:熊文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视力渐进性下降3年于2004年11月16日收往院拟行手术治疗.既往有双眼高度近视史,左眼曾于2004年9月14日行左眼phakicIOL植入术,术后视力0.4.术前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一直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60/90mm Hg,心肺听诊(-),EKG正常,眼科情况:视力:右眼指数/眼前.
作者:夏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分子角蛋白34βE12和α-甲酰基-辅酶A P504S表达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前列腺癌、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进行P504S、34βE1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504S、34βE12阳性表达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2~6分与7~10分P504S阳性表达两组间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04S、34βE12免疫组化表达对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旭慧;赵碧芬;王维新;欧阳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胸部创伤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97例闭合性胸部创伤中40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治愈37例,死亡3例.结论动态观察胸部症状、体征,及时辅助检查,果断手术和处理并发症,有效止痛,可有效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常规脑电图检查对疑似癫痫患者确诊有困难时,多采用视频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技术.而面对经济条件差做不起较贵检查的同等患者,我们采用延长描记脑电图的时间,发现其对提高其阳性率有很大帮助.现将2002年3月~2005年3月住院和门诊病例中疑似癫痫而未确诊的57例患者行脑电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丽;丛培军;李开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消化性溃疡治疗后易出现复发,多项研究表明,Hp根除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及复发率均可明显下降[1].但无论采取何种根除Hp的方案,在完成1个疗程(1周或2周)后;是否需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多长时间尚有争议.我们对80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根除Hp后,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维持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旭鹏;施闻晗;谢建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由于新生儿心血管监护系统的发展,新生儿心律失常病例不断被发现和关注.我科于1998年1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心律失常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晔;付荣;沈中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型高血压脑室出血发病急,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年9月~2005年1月采用双侧侧脑室尿激酶溶解引流及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室出血6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忠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1958年Smith和Robison首次介绍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以来,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颈椎外科.但植骨块滑脱、塌陷、植骨不融合及颈椎反曲畸形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具有术中即刻稳定、植骨块融合率高、术后外固定简便、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被重视.我科于1997~2000年,应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志龙;张居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1994~2004年收治了6例双原发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68岁.32年前因鼻咽高分化鳞癌行正规放疗治愈.本次因发现上腹部肿块2个月入院.纤维胃镜检查显示胃癌,病理检查为低分化腺癌,行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化疗2次后病情恶化,6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
作者:程文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孕中、晚期血清瘦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妊高征孕妇(研究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孕中、晚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孕妇随着孕周增加瘦素水平呈上升趋势,妊高征组孕妇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孕中期妊高征妇女的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妊高征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结论妊高征与瘦素关系密切,妊高征孕妇孕中期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其作为预测妊高征指标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红萍;叶笑梅;林晓华;王叶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常见的农业杀虫剂中毒之一,尤其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多见,因有机磷与水解乙酰胆碱的胆碱酯酶呈难逆性结合,毒性很强,致死率高,所以需要紧急抢救,包括迅速清除毒物、尽早应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治疗.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断药作为特效解毒药之一,如何正确应用,是临床上讨论的重点、治疗上的难点.阿托品的作用机制是竞争性的拮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从而阻断AOPP导致增多的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的作用,对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有效.其作用非常广泛,各器官对阿托品的敏感性不同.随剂量的增加可依次出现下列现象: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下降,心率加快,中毒剂量才出现中枢作用和阻断神经节N1受体的作用.但对横纹肌上的N2受体无作用,故对横纹肌纤维颤动和肌肉痉挛无效;此外,对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没有作用.所以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断药是一类治标不治本的药物,临床上既要防止用量不足,又要防止用量过大导致中毒,维持阿托品化状态,保证正常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阿托品须与胆碱酯酶复能剂同时应用,对后者疗效差或可疑的患者,以阿托品治疗为主.作者根据治疗AOPP的实践经验和学习体会,对阿托品应用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赵鹏飞;孙梦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从19世纪末水杨酸类药物使用于临床开始,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报道证实对人体有效并确有临床数据发表的NSAID约有50多种,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类药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并已取得不少成果,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石浩强;蔡怡;黄海;吴妍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0岁,因恶心、呕吐、乏力、嗜睡1周入院.1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无腹痛、腹泻,无发热、咳嗽、咳痰,无头痛,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0℃、脉搏90次/min、血压120/80mm 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自动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哕音.
作者:胡永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从麻疹疫苗在我国普遍推广应用后,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近年来以散发病例为主,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我科从2000~2004年共有10例麻疹患儿因误诊而收住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孙尧;王伟群;杨世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估应用C-反应蛋白(CRP)作为抗生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唯一停药指标的安全性.方法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59例新生儿根据出生后检测的CRP值分为:无感染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又分为CRP指导组和7天治疗组、CRP指导组根据每天测得的CRP做为停用抗生素的指标;7天治疗组应用抗生素至少7天,待临床症状消失和CRP<10mg/L后停药.结果无感染组2例(1.2%),感染组无病人需再次接受抗生素治疗.CRP<10mg/L者159例中有156例(98.8%)不必再次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疗程:无感染组为3d;CRP指导组为4~11d,平均(4.7±0.9)d;7天治疗组为7~14d,平均(9.4±1.7)d;无感染组与CRP指导组、CRP指导组与7天治疗组之间在抗生素应用天数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再感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停用抗生素的安全有效的标准,可以明显缩短抗生素疗程,而不增加感染复发率.
作者:章哲;叶金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