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助理手卫生依从性研究进展

岑丽梅;徐普

关键词:口腔助理, 手卫生, 依从性
摘要:综述手卫生重要性和调查方法,分析影响依从性低原因及提高依从性策略,倡导口腔助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以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日间手术模式下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条件的要求,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20例患儿,采取经外环超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留院观察24小时以内出院.结果:本组患儿手术时间短,平均15 ~ 25分钟,住院时间为12 ~ 22小时.结论:术前按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要求选择病例,熟练地行经外环超微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确保麻醉安全,加强术后护理及术后管理,开展日间手术模式下的超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55),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7例,发病率12.7%;对照组55里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40例,发病率72.7%(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病率,提升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使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宗彭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4月我科住院的16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入院时发放对其进行整体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的知晓率及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患者每日询问需要做检查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首次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焦虑程度及每日询问护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临床检查路径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知晓率,让患者对整个住院检查过程整体掌握,减少焦虑及减少护士重复宣教的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申卫;陈庆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64排螺旋CT多期相扫描诊断肾细胞癌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多期相扫描用于诊断肾细胞癌及对肾细胞癌分期的准确率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9例行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的肾细胞癌影像资料,并根据TNM分期对肿瘤进行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以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9例肾细胞癌患者经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并肿瘤分期,T期分期以及N期分期中,有55例患者肿瘤分期的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一致(剩下的4例1例T1b期患者和2例T2b期患者及1例N0期患者肿瘤分期过高,CT诊断3例为T3a期,1例为N1期),表明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整体准确度为93.2%;59例患者肿瘤M期分期CT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整体准确率高达100%.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对患者进行术前多期相扫描,能够准确分析肾细胞癌以及TNM分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许健;邹金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与开放手术对比

    目的:探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研究组(接受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对比两组肿瘤位置及TNM分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肿瘤位置及TNM分期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留置胸管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1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膈疝,2例吻合口瘘,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情况少.

    作者:董梁;邓文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DR与CT检查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DR及CT检查实施胸部创伤诊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后接受DR及CT检查,对照病手术理检查结果,将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较之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CT检查各种类型符合率均高达100.00%.DR检查针对隔肌破裂并发隔疝以及皮下气肿诊断符合率也为100.00%,与CT结果一致(P>0.05).在其他相关项目检查结果符合率方面,CT检查结果均显著性超过DR检查结果(P<0.05).CT检查总体符合率为100.00%,显著性超过DR检查符合率的72.58%(P<0.05).结论:针对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检查诊断,DR方式相对简单快捷,但其漏诊率相对较高,而CT方式检查准确率以及清晰度均相对较高,可以作为DR的补充诊断方法,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党亚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及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探究

    目的:对烧伤整形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的效果和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78例烧伤整形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早期整形修复,对照组给予常规整形修复,分析两组的修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DL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烧伤整形是对患者创面修复的一种方式,给予早期整形修复能够显著提高其整形效果,降低二次手术率,有效促进皮肤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婷慧;代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53例需要行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5例以全身麻醉展开,观察组的38例以硬膜外麻醉展开,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麻醉后6h、24h的得分均低于麻醉前,且观察组的得分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术后6h、24h和72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相对于观察组更低.P<0.05,差异具看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以硬膜外进行麻醉效果更佳,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元春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干预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改善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胃癌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夏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5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在2016年7月1 日-2017年7月1日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为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25名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有20名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占总人数的80%有4名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有效改善,占总人数的16%,有1名患者治疗后无效,占总人数的4%,有效率为96%;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曲挛缩畸形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雷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品管圈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4月开始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展开品管圈活动,对比实施活动前后不合理情况、仓库管理情况、仓库不良事件以及病区满意率差异性.结果:随机选取500份一次性无菌用品管理事件,对比下,实施前不合理率为25.8%,实施后降至5.2%;仓库管理方面,账物相符、操作合格、物品完好率均明显提升;不良事件方面,取物时间从(7.4±1.1)分钟下降至(1.2±0.3)分钟,科室遭到投诉及人员迟到率显著下滑;病区满意率方面,实施前10个病区的满意度为80%,实施后提升至100%.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可显著提升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艳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3431例儿童麻疹住院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南京市第二医院3431例儿童麻疹病例(<12周岁)的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结果:儿童麻疹发病3~4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3~5月份为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以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咳嗽和卡他症状等,主要并发症为肺炎、喉炎和心功能不全.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对麻疹患儿实施隔离保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提供优质化护理促进康复.

    作者:丁静;汤静;王慧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炙甘草汤临证举隅

    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77条[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具有滋阴益气,复脉通阳之效.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方由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麻仁半升,阿胶二两,麦冬半升,以及大枣三十枚组成.今笔者从三则临证医案阐述此经方的临床运用.

    作者:杨流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观察研究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 00例老年食管癌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放化疗组(n=50,进行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和放疗组(n=50,仅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食管癌控制率更高,P< 0.05;(2)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临床局部症状缓解率更高,P< 0.05;(3)治疗前两组KPS评分相似,P> 0.05;治疗后放化疗组、放疗组KPS评分相似,且跟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替吉奥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刘惠兰;金红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由多种独特的T细胞亚型组成,具有主动调控或抑制其他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Tregs通过对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荷瘤宿主内一定数量的效应性细胞功能被抑制,因此给肿瘤提供逃避免疫识别和杀伤的机会,进而促进肿瘤生长.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学领域的新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丽红;金家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骨伤科就诊的KOA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口服芬必得缓释胶囊0.3g/次,2次/d,连用8周.观察组加用止痛四物汤口服,1剂/d,分早晚两次口服,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疗效、骨关节炎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 (x2=4.06,P<0.05);两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观察组9例,症状轻微,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x 2=0.31,P>0.05).结论:止痛四物汤治疗肾虚血瘀型KOA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汤立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运用品管圈提高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

    目的:提高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员对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42.4%,活动后为93.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为115.33%,目标达成率为113.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任立梅;曹伟;李娇;张天琪;张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造口粉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乐宝造口粉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周围皮肤并发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因各种原因所致出口处周围皮肤过敏的患者40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局部涂抹康乐宝造口粉再贴无菌敷贴,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常规遵医嘱涂抹洁肤霜再贴无菌敷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906,.P<0.05).结论:造口粉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可以便皮肤保持干爽,能有效吸收渗出液,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可使患处皮肤得到造口护肤粉保护促进皮炎、糜烂和溃疡的愈合,对皮肤损伤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铁云;汪海燕;杜俊;赵丽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心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内科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内科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 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综合系统的内科护理措施,可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确诊.手术治疗10例,均行急诊食管一期缝合并大网膜覆盖.结果:10例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经外科手术治疗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7 ~ 180天,出院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食管相关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经详细了解病史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或胃镜、胸腔闭式引流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误诊率和病死率均高的胸外科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闭合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钟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