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股沟疝手术意外损伤5例分析

冯勇

关键词:腹股沟疝, 手术, 现报告如下, 意外损伤
摘要:我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腹股沟疝590例,术中发生意外损伤4例(占0.1%),以及外院转入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创伤及术后早期的应用

    过去,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导致炎症扩散、影响切口愈合及组织修复等副作用,故外伤及术后病人一般不用皮质激素,但根据我们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外伤及术后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反应的患者,经应用皮质激素后明显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居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FE复合酶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观察

    口疮又名口腔溃疡,是小儿口腔粘膜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特效药物治疗[1],好发于下唇、颊、舌缘粘膜,呈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不等,散在.严重时口疮融合成片,发作时灼痛感明显,影响说话、进食,小儿哭闹不止,精神状况差,可伴有低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粘膜充血发红,患儿呈痛苦病容.本文选择127例小儿口疮患者用FE复合酶进行局部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腹股沟疝手术意外损伤5例分析

    我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腹股沟疝590例,术中发生意外损伤4例(占0.1%),以及外院转入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脑出血并发急性左心力衰竭21例分析

    脑出血和急性左心力衰竭(简称左心衰)是心脑血管疾病中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而脑出血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则提示病情危重.现将我院收治脑出血病人中并发急性左心衰21例报道如下.

    作者:曾君洋;周超;舒振林;段广军;晏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PCL损伤已成为运动医学和骨外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对PCL损伤并有后向不稳定者应行手术治疗,关节镜下PCL重建是常用的手术方式,重建手术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护理的好坏[2].本组病例6例,均在关节镜下行PCL重建术,经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素清;林菊芬;刘水姣;林茜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兔肌肉种植VX2瘤前后及发生转移后TNF、IGF、CA-50的变化

    目的 观察兔肌肉种植VX2瘤前后及在肝、肺发生转移后肿瘤坏死因子(TNF)、胰岛素生长因子(IGF)、CA-50的改变情况.方法 将健康雄性3年的新西兰大白兔80只,分成两组,外照射、体外高频热疗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只.观察肿瘤直径,生存期,同时检测TNF、IGF、CA-50.在VX2瘤种植前后和发生转移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兔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1);VX2瘤移植成功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为TNF、IGF、CA-50增高(P<0.01);肺、肝转移在治疗组中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在发生肺、肝转移兔中 相比IGF、CA-50增高,TNF降低,与未发生肺、肝转移的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X2种植成功后对实验兔的TNF、IGF、CA-50产生影响,发生肺、肝转移后IGF、CA-50增高,TNF降低.

    作者:高庆合;刘建国;袁来顺;梁国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183例

    宫颈良性病变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粘膜炎、宫颈赘生物、宫颈肌瘤等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尤其是宫颈糜烂,约50%~70%的已婚妇女易患此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前期或宫颈癌,对妇女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治疗宫颈病变方法较多,以局部治疗为主,主要方法有: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微波及外敷药物,有的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欠佳.我院2004年3月~2005年5月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18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昆多孜;阿也提;王芬;李翠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药物性血尿63例分析

    药物性血尿是指患者用药物治疗原发病时临床出现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它与原发病无直接因果关系,并排除急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等疾病.本文总结1988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药物性血尿6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怀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狂犬病患者经加强支持治疗存活18天分析

    文献资料表明:狂犬病发病后存活时间一般在5~7d,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存活下来的仅5例[1~4].由于属不治之症,狂犬病患者一经确诊,多数家属会选择放弃治疗,故临床治疗资料不多,我科收治1例狂犬病患者,经加强支持治疗,患者存活18d后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崔可;林荣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P53和P63在胰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P53、P63基因在胰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P63基因表达与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16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63例胰腺肿瘤和6例慢性胰腺炎手术标本进行了P53、P63、PCNA、P16蛋白的表达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与胰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预后及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P63在胰腺导管腺癌中不表达,在腺鳞癌中高表达,6例腺鳞癌有5例P63染色阳性,阳性率为83.3%.P63在腺鳞癌中的高表达伴有胰腺抑癌基因P16的缺失,同时伴有PCNA的高表达,即伴有细胞增殖度的升高,但P63在腺鳞癌中的高表达与P53基因突变无显著相关性.在胰腺组织中可见广泛的胰岛细胞P63染色阳性,染色部位主要位于细胞胞浆.突变型P53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63基因表达是胰腺腺鳞癌的重要组织学特征,P63的表达在腺鳞癌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P53基因突变是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作者:钱海龙;贺夫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临床观察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后拔管时,因其镇静镇痛作用逐渐消失,加之因吸痰、拔管对咽喉部及气管粘膜的刺激,常引起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等一系列心血管反应,这些伤害性刺激对原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等,较之气管插管更为危险.对气管插管期预防心血管反应的研究较多,而对拔管期预防心血管反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就艾司洛尔在全麻拔管期对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作一临床观察.

    作者:黄业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表淋巴结核66例诊治

    浅表淋巴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是常见的肺外结核.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少数亦会误诊,且疗程不易准确掌握.现将66例浅表淋巴结核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凌乔;吴高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重型肝炎内毒素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相关性(附100例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内毒素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三期,按预后分康复组与死亡组,另将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鲎试剂改良基质显色法定量测定空腹静脉血中内毒素含量.结果 肝衰竭三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衰竭后期组明显高于前期组(P<0.01);死亡组明显高于康复组(P<0.01).结论 重型肝炎内毒素水平与病情、预后呈密切相关性.

    作者:袁锦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系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5%[1].近几年来,GDM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并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有较大的危害.因此,做好对GDM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阶段的监测及护理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本文对2003年5月~2005年5月分娩的86例GDM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向阳;李美玲;郭益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显著增多,剖宫产术式也有了明显改变,为适应手术,麻醉方法也有了相应的改变,既往常用的硬膜外麻醉已明显减少,用布比卡因腰麻相对增多.为探讨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我们对12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重比重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雄英;周志华;张和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婴幼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69例临床分析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不仅发病率高,病情也较严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是儿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虽然儿科学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呼吸道感染在小儿时期的重要性并未显著改变.当今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的增多,对消除引起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诸因素,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降低死亡率,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桂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膀胱前列腺移行上皮细胞癌伴局部腺癌2例

    膀胱前列腺尿道部移行上皮细胞伴局部腺癌较为罕见,我院本年度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琨;王春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脐带不全断裂新生儿存活1例

    1病历报告患者,24岁,因第一胎孕足月,腹胀3d,见红1h于2004年06月22日2:00入院.孕期顺利,无外伤史,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闫西红;周艾琳;王海波;高丽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单纯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的临床观察

    2004年6月~2005年5月,我站收治死胎引产病例31例,均采用单纯米索前列醇片剂阴道后穹窿或宫颈管塞药引产成功.本方法从给药到胎儿排出体外,时间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活动性肺结核继发血小板增多62例临床分析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继发血小板增多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国内外相关报道罕见.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年来我院住院确诊的18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继发血小板增多6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秋红;丁慧珍;王军伟;曹公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