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臻
失血性休克病人手术时的麻醉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局麻常有止痛不全,而全麻或硬膜麻醉又有可能加重休克.选择氯胺酮并维库溴铵气管插管辅以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对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前瞻、平行和交叉对照研究法,对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32例进行观察研究,入选前进行安慰剂I洗脱2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A、B组(各16例),平行和交叉对照研究各8周,曲美他嗪组(n=32)口服曲美他嗪20mg tid,对照组(n=32)口服安慰剂Ⅱ1片tid,根据病情可含服硝酸甘油,停用其它抗高血压、抗心绞痛、降糖药和调脂药.结果:治疗8周后,①曲美他嗪组、安慰剂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96.9%对25.0%、87.5%对31.2%、7.0mg/第8周对21.0mg/第8周,前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1~0.001);②大动脉弹性指标:收缩压(SBP)减去舒张压(DBP)即脉压(PP)、主动脉内径、振幅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曲美他嗪组SBP无显著变化(P>0.05),DBP、EF明显增加(P<0.05),主动脉内径明显减少(P<0.05),振幅明显增加(P<0.05),安慰剂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前者大动脉弹性和EF改善优于后者.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改善大动脉弹性.
作者:梁伟钧;吴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医源性烧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8例医源性烧伤.结果:医源性烧伤各级医疗单位均有发生,绝大部分系人为造成,少部分存在客观原因,烧伤面积不大,但大部分较深,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改进治疗措施,是预防医源性烧伤的关键.手术是治疗深度烧伤的积极、有效措施.
作者:钟永富;杨晓春;刘华;谭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本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及胸部X线检查基本正常,血MP-IgM检测均阳性,大部分病人有家族过敏史或个人过敏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疗效明显.结论:对MP感染患儿,要警惕诱发CVA可能,必要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以避免本病诊断上的疏漏.
作者:应仲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常有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5年来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证实的32例小脑梗死分析如下:
作者:蔡亦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初治早期及复发早期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观察D-二聚体(D-dimer,DD)的细微变化,以探讨DD对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
作者:单桂兰;刘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在新生儿及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早已被人们熟知[1].但胆红素对心肌的损害和心肌酶的变化研究甚少,为探究小儿高胆红素对心肌酶活性特别是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65例高胆收入院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测定,报告如下:
作者:赵琳;李艳红;施丽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0年1月~2003年10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250例中晚孕期检查及待产孕妇产前行B超检查,发现脐带绕颈73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中正;闫泗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临床特征,测定门静脉系统血流参数,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采用(VIVID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于正常人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进行对照.结果:早期肝硬化门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减慢.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肝硬化门静脉处于高循环动态状态,用CDFI观察门静脉及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作者:姜翠阁;魏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概述基质金属蛋白(MMPs)是一类以一个锌依赖的蛋白酶家族,其对细胞外基质有降解作用,从而在基质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海鹰;季康挺;张怀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应及时诊断,先静注50%葡萄糖(GS),继以5%~10%GS维持静滴,并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吸O2等治疗,防止再次低血糖反应.
作者:李绍祥;刘奎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水平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急性氟乙酰胺(CK,CK-MB,AST,LDH,α-HBDH)中毒者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结果: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毒后第1~7d血清心肌酶均明显升高(P<0.01),第3~7d达到高峰.入院时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0.01),重度中毒组与中度中毒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确可引起心肌损害,且中毒程度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肌酶可作为一个判断氟乙酰胺中毒病情变化、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孙杰;潘超雄;彭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属强烈的剧毒神经性灭鼠药.本文报告我们于2001年4月~2004年1月间所收治的毒鼠强患者207例的诊治经过,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丝线环形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2003年丝线环形缝扎治疗184例移位髌骨骨折的经验.结果: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91.8%.结论:丝线环形缝扎固定是治疗髋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玉玲;张连平;杜兵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硫酸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心脏病、中风、确诊的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能防止复发缺血事件(CURE)的出现,降低死亡率.另外,硫酸氯吡格雷对进行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也有好处.
作者:江启蓉;肖顺林;谢川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段、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方法:我们采用一次病灶清除植骨脊柱钢板内固定胸段、胸腰段脊柱结核共12例.其中胸椎结核7例,胸腰段结核5例.均经一次手术治疗,其中4例为一次麻醉下两侧入路清除病灶.8例为一侧入路清除病灶.结果:1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经6月~2年的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胸段、胸腰段脊柱结核可在一次麻醉下清除病灶结合脊柱钢板内固定达到一次手术而治愈的目的.
作者:支小卫;高曙宏;高峰;何泽;石学时;王海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甲亢合并肝脏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了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素(thyroiu hormore,TH)变化,对肝功能的影响,本文对92例甲亢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4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
作者:江榕;林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不少见,有报道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9.19%[1].我院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9例.报告如下.
作者:邵世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绝经后阴道流血204例,分析其病因诊断中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的配合使用情况.结果及结论:良性疾病177例(占86.8%),恶性疾病27例(占13.2%).良性疾病中以生殖器炎症多,86例(占42.2%).恶性疾病中以子宫内膜癌多,15例,占恶性肿瘤的55.6%.宫腔镜配合子宫内膜诊刮能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癌和肌瘤的检出率,尤其适用于持续性出血的患者.B超初筛可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诊刮.6例宫颈癌和2例CIN均累犯宫颈管,因此对疑为宫颈癌者行宫颈活检前应强调作颈管刮术.
作者:施红旗;胡旻;周一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