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苷蛋氨酸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吕卉;于丽君;段洪英;张惠芸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 病毒性肝炎
摘要: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血清总胆红素(STB)大于85.5μmol/L的病毒性肝炎152例,给予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德国基诺药厂生产)0.5g每日2次静脉注射,对照组130例给予10%门冬氨酸钾镁20ml/日静脉滴注,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STB、ALT、AST、GGT、PTA、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变化及住院天数,并观察心电图、血常规、BUN、Cr等.结果:恶心、呕吐、肝区痛、皮肤瘙痒、肝脾大的好转率两组相似,乏力、纳差、腹胀的好转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检验P<0.05);肝功能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TB、ALT、AST下降幅度及复常率,PTA复常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低,无骨髓、心肾方面的副作用.结论:思美泰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胆汁排泄,从而迅速改善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缩短了住院天数,且安全易行.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低血糖9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临床较常见,而低血糖以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9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肥厚性心肌病并肾栓塞1例

    患者,男,32岁,以突发右下腹痛10天,浮肿、气喘6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天突发腹痛,呈持续性绞痛.

    作者:邓新宇;潘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清热解毒凉血汤治疗血精症30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自拟的清热解毒凉血汤治疗血精症3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善得定联合双囊三腔管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进一步证实善得定联合双囊三腔管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4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给予善得定25μg/h持续静脉点滴的同时并用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2天.结果:40例中12小时内止血者10例,24小时内止血者15例,48小时内止血者共计35例(87.50%),5例止血失败.结论:善得定联合双囊三腔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善得定或垂体后叶素联合双囊三腔管的治疗.

    作者:章子君;王孟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分期应用

    目的:观察肠外、肠内分期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病例21例.观察其应用肠外、肠内分期营养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病例中,除2例死亡外,其余19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分期营养支持,在术后28天血清血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营养支持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一项重要措施,分期营养支持是一条安全、有效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氨曲南治疗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初步观察

    目的:探索治疗肝硬化并发的原发性腹膜炎的有效方法,选择疗效显著的抗菌药物.方法:应用氨曲南短程(5天)治疗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观察患者血白细胞和腹水细胞计数、患者症状和体征(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的变化.结果:肝硬化并发的原发性腹膜炎经氨曲南治疗48小时,血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腹水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治疗5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氨曲南治疗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腹膜炎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选择.

    作者:张锁才;翟德芳;谈维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护士的心理负荷训练

    心理负荷实际上是指心理压力或心理承受力,护士的心理负荷是指护士的心理承受力,平时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护士心理负荷训练是临床上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作者:刘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微波凝固法治疗宫颈炎673例疗效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已婚妇女的40%左右,而且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敬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3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的来临,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糖尿病的并发症-脑血管疾病正在严重影响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郑惠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检测淋球菌三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

    目前检查淋球菌的方法很多,我们选择常用的直接涂片法、淋球菌培养分离法和淋球菌试纸条法三种方法对门诊和妇科门诊的100例可疑淋病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其在临床诊断中价值,其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华法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由UAP发展而来,因此,对UAP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虞永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疗效分析

    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易复发、需持续治疗.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镰;张坚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孕妇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分娩疼痛众所周知,为提高分娩期质量,减轻孕产妇痛苦,我院自2001年5月以来开展了硬膜外法、硬膜外腰麻联合法孕妇自控镇痛.

    作者:王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38例临床分析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特别是重症肺结核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及医源性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更易受真菌侵袭,加重病情的发展及诊治的难度,为提高对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我们对1992~2001年本院收住的4516例肺结核患者其中合并真菌感染38例进行分析.

    作者:黄罗佳;银正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1 52例重型颅脑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高压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行高压氧治疗),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压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HBO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结论:HBO可作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鹏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乳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乳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较为常见.我们总结了自1990~1995年间施行乳腺癌手术42例.

    作者:侯文浩;钱大霖;钱鹤翔;杨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顽固性腹水29例护理体会

    腹水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由于腹水产生的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尤其是顽固性腹水,利用传统的消水方法,往往收效甚微.

    作者:沈忆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7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72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102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用心律平150mg 3次/日;治疗组72例,用门冬氨酸钾镁50~100ml加入葡萄糖水200~50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根据有无心衰分为心衰组40例,无心衰组32例.治疗前后各组均作动态心电图,分别作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9%,对照组有效率63.3%(P<0.05)差异有显著性,心衰组显效率45%,无心衰组显效率21.9%(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有确切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尤其适用于心衰患者.

    作者:梅丽;周丽萍;王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卡托普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卡托普利治疗前后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oxLDL、NO水平及患者服用卡托普利一个月、三个月后血浆oxLDL、NO水平.结果:卒中组ox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卒中组服用卡托普利一个月及三个月后oxLDL均比服药前明显降低(P<0.01),而NO明显增高(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LDL对氧化修饰的易感性增加,氧化修饰的LDL可通过灭活NO,激活血小板而促进动脉硬化,易致血栓形成.卡托普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脑卒中患者血浆oxLDL,改善内皮功能,提升NO水平,对脑卒中防止有重要作用.

    作者:何建方;戴利成;许贻白;王庄;王亚仙;张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合理应用抗生素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抗菌药物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是儿科常用和应用范围广泛的药物.由于小儿生理的特殊性,各器官功能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不断成熟[1].因此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张丽芬;马秀月;张志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