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刘德兴;王刚;师自刚;张金山

关键词:乳腺癌肝转移, 介入治疗, 药物选择, 丝裂霉素, 栓塞治疗, 氟尿嘧啶, 阿霉素, 顺铂, 评价, 疗效, 患者, 报告
摘要:为评价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我们对38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共进行了79次介入治疗,药物选择为阿霉素(ADM)、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等,其中24例做了栓塞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对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评估

    目的: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给常规对症处理,营养脑细胞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对症处理、营养脑细胞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前后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重度HIE患儿的NBNA评分分别为(37.05±0.80)、(35.50±1.41),对照组分别为(33.33±0.83)、(31.35±1.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NBNA评分异常的患儿5例,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的患儿14例,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1,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HIE疗效确切,NBNA是评估高压氧治疗中重度HIE疗效的理想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张小梅;李小兰;黄婉英;黄纯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未婚妇女异位妊娠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未婚妇女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66例异位妊娠的未婚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的未婚妇女有人工流产史147例,占55.3%,为第一危险因素;盆腔炎54例,占20.3%,为第二危险因素;而其他如月经异常、合并肿瘤、手术史、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共41例,占15.4%,为第三危险因素.结论:未婚妇女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人工流产史,其次为炎症,再者为其他因素.减少婚前人工流产,防治炎症,可有效控制未婚妇女的异位妊娠发生率.

    作者:陈娟;苏赞妍;冯雪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胺碘酮治疗房颤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国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通脉酯、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我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通脉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并与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4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全良;程全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3MU/次,肌肉注射,开始每日一次,连用30天,后改为隔日一次,总疗程90天.胸腺肽10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总疗程90天.A组干扰素+胸腺肽治疗,B组单用干扰素,C组单用胸腺肽.结果:疗程结束后A、B、C三组的完全应答分别为20(47.6)、8(25.0)、5(16.1),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P<0.01).疗程结束半年后,A、B、C三组的完全应答分别为18(42.9)、7(21.9)、4(12.9).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肝炎较单用干扰素或胸腺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秦守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血塞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生命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我科于2001年10月至2002年11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宏;邵素英;沈绚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尿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用电泳法检测尿蛋白组分变化,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采用法国SEBIAMG-300半自动电泳分析仪对217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分析.结果:217例肾脏疾病患者测得结果分别为:肾小球性蛋白尿69.1%,混合性蛋白尿14.7%,生理性蛋白尿13.9%,肾小管性蛋白尿2.3%,均符合临床诊断的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等的肾脏疾病.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于量化,无创伤性,灵敏度高,且样本可保存,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燕;周淑华;陈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LDHLRS)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LDHLRS152例患者充分利用CT检查,根据不同狭窄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年3个月~6年8个月,优良率为90.2%.结论:①应时LDHLRS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②根据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的不同因素,将狭窄分为硬性狭窄、软性狭窄及混合性狭窄,并依此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王剑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氢氯噻嗪分别与缬沙坦或苯那普利联合应用降压疗效观察

    在高血压佳治疗HOT研究中,确定血压138.5/82.6mmHg(1mmHg=0.133kPa)为高血压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佳血压水平[1].据报道有近70%的高血压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目标血压.我们对9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联合应用氢氯噻嗪和缬沙坦(Valsartan)、氢氯噻嗪和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观察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张正丽;朱秀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儿童生长痛与骨钙测定临床观察

    儿童生长痛是儿科门诊就诊病人中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多为下肢疼痛,夜间疼痛明显,阵发性发作,不痛时活动自如,无其他伴随症状.病因迄今未明,为探讨生长痛与体内缺钙是否有关,我科近2年对100例生长痛的患儿进行了骨钙测定,现总结如下:

    作者:牛淑娟;张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妊娠的临床分析

    腹腔妊娠是指孕卵在腹腔内着床,胎盘不附着于子宫腔、卵巢上、输卵管内及阔韧带内,而是附着于腹腔的某一部分,如小肠、胃、网膜、肠系膜、肝脾、子宫及附件等浆膜面上.腹腔妊娠非常罕见,而足月腹腔妊娠胎儿成活更为罕见,我院曾收治2例腹腔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仙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指导

    2002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儿童补钙致高钙尿症5例误诊分析

    我们于1999年~2001年共收治5例单纯由补钙导致的高钙尿症患儿,均被误诊,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王水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妊高征孕妇凝血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妊娠孕妇及30例育龄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比较,PT、APTT均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孕妇FbG、D-D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01).结论:妊高征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产前行凝血功能测定对预测妊高征的发展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波儿;唐禹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输尿管囊肿的外科治疗(附14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治疗.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对本院收治的14例输尿管囊肿的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经B超、IVU、CT及膀胱镜检查确诊,输尿管囊肿切除及输尿管移植术8例,内镜下输尿管囊肿电切开术6例.12例获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适当的诊断方法、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可提高治疗效果.输尿管囊肿切除、输尿管移植术和内镜下输尿管囊肿切开术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斌;杨罗艳;赵晓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2O例外伤出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

    外伤出血性休克是外伤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伤情重,抢救时机短,尽快尽早给予恰当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小影;陈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功血4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40岁以上围绝经期功血病人46例,应用诊刮-炔诺酮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杨美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伤寒并发心肌炎67例心电图表现分析

    伤寒并发心肌炎已得到肯定,但其心电图表现如何,报道并不多.为此,笔者收集了近十年来因伤寒并发心肌炎的67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现作如下报道分析.

    作者:欧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口服平息散致癫痫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农民.因面肌阵发性抽动7小时于2003年2月22日入院.

    作者:张孝超;江绍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用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用量100ng@kg-1@min1,每天连续使用5小时,连续5天,观察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肺动脉压与动脉压之比(pp/ps)、心脏指数(CI)、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右心射血分数(LVEF、RVEF)的变化.结果:左右心射血分数较用药前明显改善,CI升高(P<0.05),肺动脉压力与主动脉压力之比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肺阻力指数低于用药前(P<0.01),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其心肺功能均有异常,应用前列腺素E1可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作者:申红亚;胡亚兰;郭琳;郭长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