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囊肿的外科治疗(附14例报告)

朱斌;杨罗艳;赵晓昆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治疗.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对本院收治的14例输尿管囊肿的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经B超、IVU、CT及膀胱镜检查确诊,输尿管囊肿切除及输尿管移植术8例,内镜下输尿管囊肿电切开术6例.12例获术后随访,疗效确切.结论:适当的诊断方法、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可提高治疗效果.输尿管囊肿切除、输尿管移植术和内镜下输尿管囊肿切开术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有效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遗传咨询中再发风险的探讨

    遗传咨询是通过商谈的方式,告诉某种遗传病的可疑患者是否确患此病,其家庭成员有无发病风险及风险如何,以及这种遗传病的主要症状、预后和改善症状的方法.

    作者:曹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阿昔洛韦加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生殖器疱疹的反复发作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应用口服阿昔洛韦加α-2b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应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素质要求

    护生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综合技能、实现知识向技能转化的关键阶段.带教老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学效果[1].

    作者:薛淑好;冯春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扩髓的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的长管状骨骨折,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我院骨科自1999年以来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方法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48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斌;靳方运;李文平;孙晓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的探讨

    我院自1990年元月至2002年6月共施行阑尾切除2660余例,对其中560例阑尾周围脓肿施行1期阑尾切除和病灶清除术后脓腔引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富;刘鹏勋;李云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82例不同的冠心病人、25例正常人血清中常规血脂指标(CHO,TG,L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结果:①OX-LDLAb冠心病人显著高于正常人(P<O.05),各冠心病组间无明显差异;②OX-LDLAbOD值与LDL水平相关(γ=0.3338,P<O.05);③各冠心病血脂指标正常,其OX-LDLAb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OX-LDLAb与冠心病密切相关,OX-LDLAb与LDL浓度有关.OX-LDLAb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高于CHO、TG、LDL.

    作者:徐岷;王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CT诊断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儿科1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头颅CT资料,以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清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胺碘酮治疗房颤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国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附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腹腔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术后病人经化疗泵给药,非手术病人经皮静脉穿刺给药,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分别给DDP80~150mg,5-FU1000~2000mg,以上药物加生理盐水1000~1500ml用恒温箱加热至43~45℃,以上治疗每周一次,连用三周为一周期.结果:本组病人85例,总有效率63.5%,中位生存期16.8月,且毒副作用较轻.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的一种形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张宝松;张伟恒;忻宝锋;李莉;孙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氯丙嗪治疗支扩大咯血80例分析

    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1~2001年底共收治120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病人,选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氯丙嗪治疗者8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16~64岁,平均46岁,病程3~5天,首发48例,复治32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47岁,病程4~5天,首发32例,复治8例.

    作者:李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凯西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酒精性肝炎在我国逐渐增多,我们应用凯西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等方面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水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对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评估

    目的: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给常规对症处理,营养脑细胞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对症处理、营养脑细胞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前后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重度HIE患儿的NBNA评分分别为(37.05±0.80)、(35.50±1.41),对照组分别为(33.33±0.83)、(31.35±1.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NBNA评分异常的患儿5例,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的患儿14例,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1,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HIE疗效确切,NBNA是评估高压氧治疗中重度HIE疗效的理想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张小梅;李小兰;黄婉英;黄纯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用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用量100ng@kg-1@min1,每天连续使用5小时,连续5天,观察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肺动脉压与动脉压之比(pp/ps)、心脏指数(CI)、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右心射血分数(LVEF、RVEF)的变化.结果:左右心射血分数较用药前明显改善,CI升高(P<0.05),肺动脉压力与主动脉压力之比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肺阻力指数低于用药前(P<0.01),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其心肺功能均有异常,应用前列腺素E1可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作者:申红亚;胡亚兰;郭琳;郭长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4例诊治体会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可造成严重预后的急症.我院1983年~2001年应用多种方法治疗本病54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麦普宁与脑活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

    麦普宁即注射用葛根素,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活血化瘀的作用.脑活素系脑代谢激活剂.我们将两药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

    作者:宋丽雅;翟志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各3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昼夜血压节律消失、24hSBP、NSBP、SBPload、24hMBP、NMBP,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有显著性差异;而PSBP、24hDPB、DDBP、NDBP、DBPload、DMBP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尤以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高为明显.24h平稳降压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降压方法.

    作者:谢爱霞;吴胜利;彭华;乔金彪;高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尿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用电泳法检测尿蛋白组分变化,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采用法国SEBIAMG-300半自动电泳分析仪对217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分析.结果:217例肾脏疾病患者测得结果分别为:肾小球性蛋白尿69.1%,混合性蛋白尿14.7%,生理性蛋白尿13.9%,肾小管性蛋白尿2.3%,均符合临床诊断的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等的肾脏疾病.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易于量化,无创伤性,灵敏度高,且样本可保存,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燕;周淑华;陈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肺癌34例临床分析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肺癌肺外表现少见.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确诊肺癌时,多数患者已失去根治性切除的时机,因此要提高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肺癌的早期诊断率.自1980年1月至2002年1月本院收治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3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海文;宋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1d、3d、5d、7d、10d的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浓度.结果:血清CRP水平术后第一天即升高,第三天达峰值,以后逐步下降.血清CRP的峰值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修复和机体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测定血清中的CRP对判定机体免疫状态、判定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希光;李爱民;陈覃;江伟;李宁;马逵;何浩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为评价乳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的疗效,我们对38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共进行了79次介入治疗,药物选择为阿霉素(ADM)、顺铂(DDP)、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等,其中24例做了栓塞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德兴;王刚;师自刚;张金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