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平
目的:研究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心梗相关动脉再通后对QTd的影响.方法:回顾125例成功接受PTCA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段的心电图测量,时比分析106例不适合或因各种原因未行PTCA或溶栓患者(对照组)不同时间QTd的变化.结果:PTCA再通组同对照组比较术前QTd、QTcd均明显延长,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TCA组术后24小时、3天QTd、QTcd同本组术前比较明显缩短(P<0.05),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于AMI患者,成功PTCA后QTd和QTcd明显缩短.
作者:蔡志雄;徐荣和;陈平;朱稚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LDHLRS)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LDHLRS152例患者充分利用CT检查,根据不同狭窄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年3个月~6年8个月,优良率为90.2%.结论:①应时LDHLRS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②根据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的不同因素,将狭窄分为硬性狭窄、软性狭窄及混合性狭窄,并依此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王剑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科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0月,对32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插管引流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毒鼠强中毒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强直性抽搐痉挛,甚至致呼吸肌痉挛麻痹窒息死亡.因此尽快、彻底控制抽搐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安定是控制毒鼠强中毒抽搐发作的首选药物,但其应用剂量及疗效报道差异较大,现将我们应用安定控制毒鼠强中毒抽搐发作46例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病例报告患者29岁,孕2产1,以停经41周待产于2002年6月9日8时人院.末次月经2001年8月26日,预产期2002年6月2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个月感胎动,孕期产前检查均正常,既往健康.
作者:侯爱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加强义齿基托的受力,不增加基托的厚度,尽量减少异物感,一直是广大修复工作者探讨的问题.近五年来,我院引进德国生产的义齿网状加强片,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加强片质地薄,韧性大,弹性好,易操作,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郑淑珍;尚君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I)观察心脏手术对心肌损害的程度和恢复的时间.方法:心脏术后病人分为轻、重两组CTnI动态测定.结果:心脏术后病人CTnI均升高,2~5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术后5~7天恢复正常.有效的处理后,CTnI平均峰值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缩短.结论:CTnI对心肌损害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效的治疗对心肌损害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楼正亮;詹晓洪;楼伟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目前有增多趋势,但由于头晕、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认为年老体弱或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而延误诊断.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误诊的6例病人的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郑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于2003年5月26日收治了25例群发性四季豆中毒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智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在高血压佳治疗HOT研究中,确定血压138.5/82.6mmHg(1mmHg=0.133kPa)为高血压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佳血压水平[1].据报道有近70%的高血压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目标血压.我们对9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联合应用氢氯噻嗪和缬沙坦(Valsartan)、氢氯噻嗪和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观察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张正丽;朱秀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胺碘酮治疗房颤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国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拉米夫定1次/d,每次100mg,疗程半年.结果:治疗组的HBeAg转阴率和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hild-pugh积分下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抑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HBV复制,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
作者:张连峰;尚杰;李怡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氧自由基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的血清变化规律,探索其在HFR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96例HFRS患者的121例次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动态观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在HFRS患者不同病期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热期SOD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少尿期SOD、MDA的变化为明显(均为P<0.01),在该期中有并发症组SOD、MDA与无并发症组SOD、MDA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P<0.01),在多尿期和恢复期SOD、MDA逐渐趋于正常.结论:自由基在HFRS各病期均有规律性异常变化,提示自由基可能参与了该病发病机制.该研究对进一步探讨HFRS的发病机制、研究临床相应的治疗、了解病情及判断预后有意义.
作者:王培珍;张东辉;刘锦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82例不同的冠心病人、25例正常人血清中常规血脂指标(CHO,TG,L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结果:①OX-LDLAb冠心病人显著高于正常人(P<O.05),各冠心病组间无明显差异;②OX-LDLAbOD值与LDL水平相关(γ=0.3338,P<O.05);③各冠心病血脂指标正常,其OX-LDLAb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OX-LDLAb与冠心病密切相关,OX-LDLAb与LDL浓度有关.OX-LDLAb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高于CHO、TG、LDL.
作者:徐岷;王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见的肝胆疾病,是因长期酗酒导致脂肪酸代谢异常疾病.研究表明凯西莱能加快乙醇、乙醛的降解,防止脂肪酸在肝内的堆积,清除自由基.本研究以肝太乐、非诺贝特作为对照组,观察凯西莱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全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于1999年~2001年共收治5例单纯由补钙导致的高钙尿症患儿,均被误诊,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王水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颈椎不稳症是指生理载荷下颈椎椎节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如果发生在颈2~3椎节以下则称为下颈椎不稳症,也有人称为下颈椎失稳症[1].该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再加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被误诊.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15例下颈椎不稳症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干预重症感染儿童器官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重症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统一综合治疗标准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 200~500mg/k.d,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心肌酶、肝功能和心电图的恢复情况,记录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CK-MB、LDH、ALT、AST、r-GT以及心电图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早期应用于重症感染病人安全、效果好,可干预重症感染器官功能损害,促进其恢复.
作者:林洁英;林吉进;林郁生;陈俊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髋关节脱位病人按照不同的年龄分别采取内收肌切断、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牵引加手术等方法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降低了残疾程度.结论:强调手术前后的临床基础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以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安林芝;郭杨;吴若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院自1990年元月至2002年6月共施行阑尾切除2660余例,对其中560例阑尾周围脓肿施行1期阑尾切除和病灶清除术后脓腔引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富;刘鹏勋;李云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