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乐;翟双庆
目的:研究内服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中药对促进半月板缝合术后损伤区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单膝半月板损伤、符合MRI Stoller分级Ⅲ级损伤、行关节镜Fast-Fix缝合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后口服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中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康复训练.2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12周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周、12周MRI Stoller影像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半月板缝合术后口服中药有利于促进半月板愈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有效方法.
作者:程桯;李多多;李雁;耿成武;王强;刘长信;温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参鸟颗粒对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nestic,a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各组试验药进行盲法要求包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法共观察60例aMCI患者.治疗组30例服用参鸟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同时服脑复康片安慰剂每次0.8g,每日3次;对照组30例服用脑复康片每次0.8g,每日3次,同时服参乌颗粒安慰剂每次1包,每日3次,连续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3个月.于服药前、服药3个月后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价和血脂检测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3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词语即刻回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的成绩显著提高,对患者血脂的改善作用与脑复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鸟颗粒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脑复康片.
作者:李乐军;李玉梅;杨崇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用药的需要是药物被不断发现的源动力,扩大药用部位是发现新药的重要途径.中药“一体多用性”的理论对于中药新药用部位的发现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敌从中药“一体多用”的普遍性、科学性、相对性等,探讨其对中药新药用部位发现及开发的启示,可以从传统非药用部位与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效用及临床功用等比较发现新的药用部位,也可以从非药用部位的副作用中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作者:欧水平;沈必江;王森;张定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从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研究方案、疗效指标、疗效判定标准等方面对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从“主症”、“主证”限定研究对象,从规范化、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疗效筛选性评价等方面开展亚健康中医药临床研究,旨在完善临床科研设计,提高亚健康临床试验质量和证据强度,有助于将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治疗和调整的潜在优势转化成现实优势.
作者:赵晖;梁媛;王筠;薛飞飞;姜幼明;李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黄帝内经》提出“肾气通于耳”,又云“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心肾与耳的关系,现代学者多从中医经络及临床实例角度探究.故通过文献复习,从文化与中医两方面解读心与耳的关系,乐由耳感心,知音者,心相契也.另一方面,也从心肾两个角度对“开窍于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新的见解:心肾窍于耳,乃道与器之不同已矣.
作者:李涵;修宗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冯建春老师深谙中医之理,临床经验丰富.燮理肝肾法源于《伤寒论》理和法的临床实践,“燮理”就是“协和治理”之意,燮理肝肾法是指调和理顺、治理协调肝肾的功能状态,在补益肝肾的同时应用疏肝理气、宣达郁滞的药物,补益肝肾之精兼理肝肾气机,以期阴精盛满,气机流畅,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应用广泛.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结合《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相关原文,参考后世医籍所论,对《内经》所载“寒热”病进行详细考察,发现“寒热”这一病名可以涵盖后世所说的多种具有典型的恶寒发热表现的疾病.除学者论及的“虚劳寒热”“风劳”“传尸痨瘵”外,还有因普通外感、犬咬伤所致的恶寒发热,甚至能从中看出丝虫热的影子.虽然导致“寒热”的具体致病因素众多,难以归于一端,但古医家“因于露风,乃生寒热”一语堪称是在当时条件下运用阴阳学说对其病因所做的为简要的概括.
作者:朱鹏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根据中医理论探讨和制订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提出脏腑功能失调为PTLD发病的内在因素,而痰、毒、瘀是PTLD发病的病理基础,其中痰邪是贯穿PTLD病程的关键发病因素.疾病早期以邪实为主,痰、瘀、毒胶结不化,阻滞经络,治疗上重视豁痰解毒、化瘀散结.后期以肝脾肾亏损为主,治宜健脾补肾、化痰散结,并提出临证治痰的策略.这些治疗原则和方法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策略思想,为中医药干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治疗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吴顺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肾脏是高血压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肾损害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三位病因.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王耀献教授擅长治疗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对于高血压肾损害有独特的认识.他认为本病病名不一、病机多样、证候特点因人而异,其治疗思路独特,从肝治肾,辨证论治,灵活加减,并注重结合日常调护效如桴鼓,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姚洁琼;王耀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是血管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炎症诱发学说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日趋深入和成熟,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分别通过发挥促炎与抑炎作用,参与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对巨噬细胞M1、M2亚型间的转化具有多靶点协同作用,故主要从巨噬细胞极化为M1、M2亚型的诱发因子、激活途径、干预靶点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
作者:龚立博;索艳荣;王学岭;郭茂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胡荫奇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病学术带头人.临证40余载,对风湿类疾病学验俱丰,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其侍诊抄方,受益良多,兹取其痹病之验案三则以飨同道.1 小儿痹病、湿热痹阻案案1:祝某,女,6岁,2013年8月17日初诊:主诉四肢多关节红肿疼痛,伴发热1个月.现双手多关节红肿疼痛,双手晨僵约1h,左踝关节活动时疼痛,左足背肿痛,时有发热,体温高38.6℃.舌质红、苔白厚腻、脉细数,辨证属湿热痹阻证,治以清热利湿、祛风除痹,方宗防风通圣散之意:生石膏30 g(先煎),青蒿10 g,银柴胡10 g,地骨皮10 g,知母10 g,荆芥6 g,防风6 g,炙麻黄3 g,金银花15 g,连翘6 g,淡竹叶3 g,穿山龙10 g,僵蚕3 g,伸筋草6g,六一散10 g(包煎),羚羊角粉0.15g(冲服),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作者:曾真;王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B MPR-2)在有肾虚痰湿特征信息的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的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别在来曲唑(Letrozole)和脱氢表雄酮(DHEA)造模基础上加用高脂乳剂,建立肥胖PCOS动物模型,结合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大鼠体质量增加幅度、血脂水平和卵巢形态学的改变进行模型验证,选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模型卵巢组织卵泡颗粒细胞中GDF-9、BMPR-2的表达.结果:模型建立成功,Letrozole模型组、Letrozole肥胖模型组GDP-9积分光密度总和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此外,Letrozole肥胖模型组GDP-9平均灰度均值低于高脂模型组,DHEA模型组和DHEA肥胖模型组GDF-9积分光密度总和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Letrozole模型组BMPR-2积分光密度总和均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DHEA模型组BMPR-2积分先密度总和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结论:推测GDF-9、BMPR-2在肥胖PCOS大鼠模型卵巢的卵泡颗粒细胞中表达降低可能是肥胖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作者:邓蒂斯;徐晓娟;姚莉娟;王张;黄立华;李宛静;何蕴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以温病学“肾虚伏气”理论为指导,基于“肾虚伏气”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及发展变化来认识AIDS致病病机特点,提出“本病的产生是由于正虚(肾虚为本),疫毒内伏,逾时而发”的思想观点.进而总结归纳提出AIDS肾虚伏气病机特点:“初即见里热证、邪伏于内、逾时而发、自我积聚、渐进加重,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以期为临床AIDS辨治及研究提供新的指导理论.
作者:舒发明;黄英;黄舟;刘业方;罗雪梅;姜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代谢指标的采集与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0例PCOS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肾虚组、痰湿阻滞组、肝郁组、血瘀痰浊组,通过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BMI、FPG、SBP及HCG-L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水平比较痰湿阻滞组高于其他各证型组,DBP水平比较痰湿阻滞证组和肝郁气滞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肾虚组和血瘀组.PCOS各中医证型中合并MS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合并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需要大样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王轶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音乐疗法作为一门符合现代身心医学治疗模式的新兴学科,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中国现代意义的音乐疗法起步较晓,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都有待完善.[1]”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并阐释了阴阳藏象、气机、五脏神3种应用于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拟探寻中医音乐疗法治疗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医音乐疗法.建议临床中将阴阳藏象作为治疗基础,气机调节作为治疗靶点,五脏神作为治疗总纲,针对病人病情灵活运用中医音乐疗法来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作者:张箫月;杨云霜;刘刃;杨利丹;张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整理和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是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故通过总结甘肃现代针灸代表人物郑魁山学术思想,以期有助于后学者对甘肃针灸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为临床医生学习及应用甘肃特色针法提供文献参照.
作者:盛雪燕;邢家铭;张彦峰;韩雅迪;严兴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公众对三伏贴的知晓情况和接受程度,为解决三伏贴相关问题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月至8月,在山东9地区采用现场拦截方式随机抽样调查,问卷以面对面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结果:医院贴伏人群的知晓率为87.9%,与年龄、职业、地区有关;普通人群的知晓率为21.6%,与年龄、地区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省9地区不同人群三伏贴知晓率有差异,其相关知识的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际传播和网络媒体.
作者:邴秀阳;季旭明;史志红;杨志怡;曹娜;续自凤;陈亿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认为要根据病情采取针药并用、辨证施针,以发挥中医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故举医案一例以说明路志正针药并用的辨证施治方法和机理.
作者:荆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血水互结证早见于《金匮要略》,其形成途径主要有3种,治疗方剂有大黄甘遂汤、赤小豆当归散等,其中当归芍药散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徐世杰研究员临证治疗各科病证常辩病与辨证相结合,现仅以其运用当归芍药散治验二则探析血水互结证.
作者:侯江淇;徐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研究丹皮酚的文献作为分析材料,科学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以丹皮酚为研究对象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文献的来源、发表年度及数量、学科分布、被引用频次、下载次数、作者所属单位、作者发表文献量、文献发表量排在前10位的机构、文献的研究层次、基金资助等方面情况.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丹皮酚研究领域全景分析,将为科研人员准确、清晰地把握丹皮酚研究现状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后续的丹皮酚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文献学研究基础.
作者:郭齐;孙明瑜;田昕;封云;黄晓佳;李永金;李静;徐霞;许潇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