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抢救心脏骤停30例疗效观察

张自正

关键词:胺碘酮, 抢救方法, 心脏骤停, 现报道如下, 电击除颤, 治疗, 疗效, 病人
摘要:我科于2000年4月~2003年4月使用胺碘酮合并电击除颤等治疗抢救心脏骤停病人30例与传统抢救方法相比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孕药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多、时间长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配原则,将200例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分为A、B两组,A组单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药流宁宫汤.结果:B组孕囊排出时间在2小时内的占57%,完全流产率占97%,高于A组(93%).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平均在8~12天,明显少于A组(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预防药流后阴道出血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赵敏;袁震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微量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直至吞咽呼吸功能协调再用经口喂养,观察组采用早期经口插入胃管,间歇喂养,至能自行吸吮,并对二组患儿在住院后7天、14天体重增长值、胆红素水平及住院期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7天、14天二组体重增长差异显著,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提高早产儿对喂养的耐受性,改善胃肠道动力.

    作者:李素芳;潘开宇;邵缓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微波疏通并放置支架结合外放疗治疗晚期梗阻性食管癌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应用内镜下微波组织凝固疏通梗阻的食管,然后放置支架,病人的一般情况改善后,再进行外放疗,从而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作者:闫召华;窦宏利;许孝新;霍玉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法:通过56例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停用原降压药的洗脱期后,使用缬沙坦80mg加氢氯噻嗪12.5mg联合治疗,连续使用四周,观察血压、心率、血钾、肾功能及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药联合可以平稳而有效地降低血压,第一周有效率达58.7%,到第四周达86%,不良反应少.结论: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法.

    作者:沈国强;周文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手术修补7例报告

    颅脑损伤后并发脑脊漏较为多见,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而愈.经保守治疗后仅2%~5%患者还需手术治疗[1].本文总结7例此类患者(5例来自华山医院,2例来自义乌市中心医院),经扩大额下硬脑膜外入路修补,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向东;高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退行性钙化性心脏瓣膜病30例临床分析

    随着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减少及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退行性钙化性心瓣膜病(SDCVD)发病率日趋增加,是一种常见非风湿性心瓣膜病,也是一种常见老年病.我院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老年退行性钙化性瓣膜病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林;林伟;成正凡;刘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甘露醇应用过程中低颅压综合征

    目的:分析甘露醇应用过程低颅压综合征机理、临床表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0 年度应用甘露醇临床的病例.结果:有16例病例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低颅压综合征.结论:甘露醇应用过程中可引起低颅压综合征.

    作者:罗登立;杨西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性别发育异常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与方法: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技术,对27例性别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有5种细胞型,分别为47,XXY、45,XO、46,X,i(xq)、46,X,del(Xp),另有2例患者为亲姐妹,社会性别为女性,染色体核型为46,XY,为睾丸女性化患者.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别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应用中频超声同步叠加产后催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频超声同步叠加治疗仪应用于产后催乳的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分娩产妇31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56例,其中剖宫产分娩均为36例,治疗组产妇均于分娩后3~15h内开始应用中频超声同步叠加治疗机给予催乳治疗,共4次,每次20min;对照组产妇分娩后均未行催乳治疗.结果:两组相比在乳胀及泌乳开始时间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每天哺乳次数、哺乳时间、婴儿哺乳后状态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频超声同步叠加治疗仪用于分娩后早期催乳疗效显著.

    作者:张雪茹;陶培军;毛晓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我科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取得较好疗效,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艳芳;曾晓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作用.方法:将35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172例接受HIE常规支持、对症等治疗;②干预组:180例在HIE常规支持、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语言刺激、运动训练及刺激、经络导频、静滴丽珠赛乐(或脑活素)等早期干预措施,4~6个疗程甚至更长.对比两组患儿智力、运动发育状况及继发性癫痫、脑瘫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智能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继发性癫痫,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HIE进行早期干预能显著减少的发生,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罗启林;解福平;龙一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4例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单纯以拉米夫定100mg/d,观察3~36个月,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谷酰氨传酞酶(r-GT),白细胞和血小板,eAg/eAb血清转换及HBV-DNA的阴转情况,B超观察肝脾及门脉情况.结果:ALT,AST,ALB,r-GT四项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12个月HBV-DNA阴转率为82.3%.结果:拉米夫定对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作者:叶蕾;朱肖鸿;赵慧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儿伤寒38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8年1月~2002年1月间共收治小儿伤寒3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金海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度妊高征41例终止妊娠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终止妊娠的佳时间和方式.方法:剖宫产术36例,阴道分娩5例,除1例中妊引产死婴外,其余母婴均平安出院.结论:在条件范围内剖宫产术是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但不能视作唯一的措施,在孕妇自身条件允许下,可作阴道试产.

    作者:郭兰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三种检测方法的评价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复发、慢性胃炎、胃癌等的发病密切相关,我国属HP高感染率国家,普通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40%~60%[1],检测HP感染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正超;李荣洲;蔡积武;任宗海;季婷婷;林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67例诊治体会

    6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有恶心、呕吐51例,腹膜刺激征58例,移动性浊音39例.伴有休克者40例.诊断性腹腔穿刺59例,阳性率93.1%.合并腹部以外损伤26例(38.8%).对腹腔内大出血,有失血性休克经抗休克治疗无改善以及空腔脏器穿孔,主张尽早剖腹探查,正确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克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咳嗽76例诊治体会

    我院于1999年1月~2003年3月诊治76例慢性咳嗽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均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1].男32例,女44例,年龄20~66岁,平均46岁.咳嗽76例,伴咳痰52例,咽痒29例,有分泌物流动感18例,声嘶13例,烧心感7例及反酸8例,无咯血.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6例外科治疗结果.方法:36例中男6例,女30例;年龄50天~12岁,平均2岁10个月;采用y术11例,空肠间置术21例,回盲间置术4例.结果:经上消化道钡餐检查16例,有胆道返流5例.y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6例,2例有返流.空肠间置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7例,3例有返流.回盲间置术上消化道钡餐检查3例,均未见返流.结论:y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常见的术式,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空肠间置术使胆汁排泄符合生理要求,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抗返流效果未见明显优于其它术式,目前临床应用在减少.回盲间置术抗返流效果较显著,但手术操作复杂,破坏了肠道原有解剖结构,且远期疗效尚待观察,争议较大,目前临床较少采用.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于忠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婴幼儿喂药新方法

    临床上,因婴幼儿年龄小,不易配合,喂药较为困难.易洒漏造成资源浪费;或引起患儿呛咳、误吸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因用药剂量小,不易准确掌握,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现结合我们的经验,介绍一种简便安全有放的喂药方法.

    作者:庞志敏;葛玲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并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共存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及探讨防止肝癌误诊的措施.方法:选择我科1993年6月~2003年6月间住院病历3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类似肝硬化以及特殊表现,症状特异性差.实验室诊断符合率AFP>r-GT>ALP.影像学诊断符合率CT=MRI>BUS.结论:尽管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病人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如果定期检查AFP、B超或CT、肝癌的漏诊和误诊可以避免.

    作者:昌荣林;张照如;刘轶群;陈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