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兰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断和处理进行分析,找出诊疗过程中的问题.结果:创伤性膈疝早期易误诊和漏诊.结论:提高对创伤性膈疝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术式进行手术.
作者:楼正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律平和宁心宝联合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观察组心律平150mg,每日3次,宁心宝2粒,每日3次,两组均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无1例心律失常或猝死(P<0.01),对照组有效率为73.4%,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淑英;户学敏;郑玉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巨大鹿角形结石手术方式.方法:不阻断肾血循环行肾孟加肾后唇中下部切开取石48例.结果:48例巨大鹿角形结石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该术式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取石干净,对肾功能影响小,在基层医院缺乏碎石等条件下,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保平;胡秉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8例Mirizzi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症均术中确诊,其中7例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4例CsendesⅠ型中行胆囊切除术7例,胆总管修补或胆总管切开探查7例;3例CsendesⅡ型中胆总管修补1例,胆总管切开探查2例;1例CsendesⅢ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术中共有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结论:提高对Mirizzi综合症的认识,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安东;孙功平;朱长进;郭强;利军;李启信;孙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女,38岁,因发现颈部肿块、多汗、多食、消瘦、手抖半年.生化示:TSH↓、FT3十、FT4↓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给予他巴唑10mg·Tid口服,口服后3周内每周复查血常规1~2次均正常,服药第24天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
作者:朱兆明;杨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环丙沙星是一种新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抑菌力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片剂针剂都具备;与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比较,具有明显的抗菌优势,因而是目前受推崇的一种抗菌药.但随着临床普遍应用,环丙沙星注射液也发生与其他药物有配伍禁忌和毒副反应,现将我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作一介绍.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内皮素(ET)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是机体在缺血缺氧状态下,体内产生的一种致损因子,参与体内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
作者:张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4月至2001年6月以来,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地为36例心脏病患者施行剖宫产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36例心脏病人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的治疗方法有许多,但血管活性药物海绵体注射(ICI)适用范围广、疗效迅速、全身副作用少而不断受到医患的肯定.我院采用不同药物随机对患者进行ICI治疗,对比观察显示传统药物罂素碱加酚妥拉明合用效果优于前列腺素E1,但副作用较多且较严重,临床应加以重视.
作者:孔祥东;姚茂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48例复发性脑梗死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首发脑梗死50例作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高血脂、吸烟、饮酒方面两组比率相近(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叶允瑞;梁东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院自1994~1998年收治10例股骨干再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陈宗文;杨旭发;张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延长了病人住院时间,加重心理负担,更重要的是延误了术后综合治疗实施,对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不利.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导致皮瓣坏死的原因是皮瓣血运障碍、皮下积液及感染.针对上述原因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胡思锋;孟凡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几种特殊食管异物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9例特殊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8例异物经食管镜取出,1例经颈侧切开取出.食管损伤5例,食管穿孔2例,全部治愈.结论:特殊食管异物的处理应准备充分,采用佳取出方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旭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总结10年治疗的62例四肢动脉损伤.方法:62例分别采用血管断口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结果:46例肢体存活并具良好功能,一期截肢4例,二期截肢6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争取伤后8h内处理血管,恢复肢体血循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
作者:刘德强;李广义;郑寿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县自1982年首次大流行后,一直散发流行,但1987年1月及2000年11月~2001年2月又为大流行,且中、重、危重型较多.现将此期收治的238例患者临床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凤云;樊景华;张湘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提高临床大肠癌转移的预测水平,术前联合检测44例大肠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50(CA-50)两种肿瘤标志物.结果显示,CEA和CA-50随大肠癌Dukes分期的进展血清浓度逐渐升高,两者在大肠癌各期的阳性率分别为:CEA中A期33.3%(2/6)、B期37.5%(3/8)、C期66.7%(12/18)、D期75.0%(9/12),CA-50A期16.6%(1/6)、B期12.5%(1/8)、C期55.5%(10/18)、D期75.0%(9/12),CEA+CA-50A期33.3%(2/6)、B期37.5%(3/8)、C期77.7%(14/18)、D期83.3%(10/12),CEA+CA-50与各单项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EA与CA-50联合检测对大肠癌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术前预测大肠癌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陈维顺;张选均;钟燎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竹叶青蛇咬伤中毒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竹叶青蛇咬伤中毒合并DIC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予伤口清创,应用抗蛇毒血清,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山莨菪碱,补液;3例中度贫血予输血,1例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予输血小板,6例均输新鲜血浆.结果:6例DIC均获纠正,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平均时间6.3天(5~8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4.5天(3~8天),纤维蛋白原5.0天(4~6天),3P试验6.5天(5~8天).结论:及早应用足量有效抗蛇毒血清,补充足够血容量,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赖应昌;邓念强;陈小林;刘扶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32岁,因慢性咳嗽10余年加重伴气喘3天,于2001年3月15日住院,住院号34256.患者近10余年来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发病与受凉有关,近2年来明显气喘.3天前因受凉病情再次加重,气喘不能平卧,并咳大量黄色粘痰.
作者:赵云渠;周晶华;钱素泉;赵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诊断确定主要依靠淋巴结活检,而对于伴发胸腹水者,一般认为在胸腹水中找到瘤细胞的机会不多[1].而我院通过对34例淋巴瘤伴胸腹水者行脱落细胞检查,有26例发现淋巴瘤细胞,且与淋巴结活检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7例因首先在腹水中找到淋巴瘤细胞而得以确定淋巴瘤诊断,意义尤为特殊.
作者:龚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中一重型,疗效差,死亡率高,它主要是由于患者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所致.
作者:黄成龙;田润明;王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