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萍
哌唑嗪与依那普利均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我们对经强心、利尿、加用哌唑嗪疗效仍不满意的难治性心力衰竭,联用依那普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志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早期胃癌的方法.方法:对6年间收治的32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有较高的检出率,达90.6%;小胃癌多为粘膜内癌;低分化型早期胃癌较高分化型有强的侵袭性,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100%.结论:既往有胃病史者是早期胃癌的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是发现并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病灶大小对于判断浸润深度有帮助;早期胃癌预后良好.
作者:林惠忠;周东风;蔡长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极危重疾病之一,死亡率极高,早期治疗对降低新生儿因窒息所致死亡显得尤其重要.自2000年至今,我院采用纳络酮静推及持续静滴,治疗新生儿窒息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益肾生发口服液由黄芪、制首乌、淫羊藿、杜仲、女贞子、熟地黄等组成,具有滋补肝肾,生发乌发等功效,主要用于肝肾血虚引起的脱发以及须发早白.经长期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作者:雷万学;雷万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伴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效果.方法:将33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A组)和30例二尖瓣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B组)及36例单纯二尖瓣狭窄(C组)的PBMV术后即刻及随访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A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5.2±5.6)mmHg降至术后(10.2±3.2)mm-Hg,B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6.3±5.2)mmHg降至术后(10.9±4.2)mmHg,C组左房平均压(MLAP)从术前(23.8±7.1)mmHg降至术后(9.5±4.2)mmHg,三组间比较P>0.01,差别无显著性.A组二尖瓣返流术前(14±3.5)%,术后(15±2.6)%,P>0.01,差别无显著性;B组二尖瓣返流术前(30±6.8)%,术后(35±4.5)%,P>0.01,差别无显著性;C组术前0%,术后(2±0.2)%,P>0.01,差别无显著性.A组、B组、C组随访左房内径逐渐缩小.结论:MS合并轻中度二尖瓣返流,PBMV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措施,可列入PBMV的手术适应症.
作者:董守仁;侯英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泰勒宁胶囊是美国强生公司麦克尼尔药厂生产的止痛药.我院自2001年3月~10月对88例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应用泰勒宁胶囊止痛,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赵继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可出现多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治疗甚为棘手.近年来我院通过采取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适当及时的手术,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措施救治ACST患者8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峰;李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儿科近年来采用自配止泻中药和药物穴位封闭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70例,并设对照组45例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根;黄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止鼻衄对于耳鼻喉科医生来说,是为常见的治疗.但要做到准确、及时、有效的止血,并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却并非易事.常规止血办法虽然很多,但因部分病人的出血部位特殊或反复出血,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使这一常见多发病的临床治疗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作者:张永杰;陈同庆;刘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虽然应用阿司匹林和静滴普通肝素能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须常规监测,出血副作用较多见,而低分子肝素一般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出血副作用少,疗效好,我院自2000年1月起至今收治40例U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闫建丽;梅志敏;高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7年9月~1998年5月我们用德国百克顿公司制造的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5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瑞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观察47例多发肋骨骨折致呼衰患者分别应用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疗效.其中BipAp组22例,口插管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ABGPaO2和PaCO2相差不显著,提示病情程度基本相似,提示多发肋骨骨折多致Ⅰ型呼衰,BipAp治疗效果好,特别适用于需行机械通气而又神志清醒不愿做口插管的患者,以及口插管机械通气一周后血气仍有异常,避免了气管切开.但病情极度危重,昏迷或自主呼吸明显减弱者仍用口插管下机械通气.
作者:李明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分析101例下壁心肌梗死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梗死血管的特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不仅有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利用心电图判断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而且对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彩霞;丁枭伟;李东旺;李成学;李建红;王波涛;刘仁瑜;李玉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ptative Sate PVS)是国内外医学界及社会很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其预后令人担忧.9年来,我院共收治PVS36例,采用以高压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长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阑尾切除术是常见的腹部手术之一,笔者从1985~2001年对130例急性阑尾炎病人行阑尾切除术,采用根部结扎法简单实用,无一例病人出现结扎线滑脱.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治疗,仅有3例病人出现切口感染,其余7天拆线,切口Ⅱ-甲级愈合,对108例(占83.1%)病人进行随访,时间为8~24个月,未发现有右下腹疼及不适等,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根成;霍本周;张中泉;王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联合检测101例慢性肝病患者PLD、HA、PCⅢ、Ⅳ-C及LN的含量.结果:Ⅳ-C、HA、PCⅢ在慢性肝病各型的含量、阳性率依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呈阶梯样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Ⅳ-C、HA、PCⅢ在慢性肝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
作者:卢葵花;梅武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对405例老年胆石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胆道手术主要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严重程度和并存病的加重.急诊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率42.4%,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10.5%(P<0.01);有并存病组术后并发症率38.0%,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13.1%(P<0.01).恶性肿瘤并发率3.0%,术前漏诊率达75%.结论:老年胆石症除有严重并存病外,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重视术前全面检查,选择适当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周天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2例小脑桥脑角表皮样囊肿.方法:所有病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根据四个间隙,从囊内分块切除肿瘤,后切除肿瘤,对于粘连紧密者宁可残留小片组织,以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另外,术中应用激素冲洗及术后应用激素治疗、腰穿放脑脊液可以防止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结果:12例小脑桥脑脑角表皮样囊肿全切除8例(66.7%),仅残留小片包膜4例(33.3%),术后有2例轻度面瘫,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脑桥脑角表皮样囊肿大部分均可做到全切.
作者:苏杰;朱成;郭之通;王廷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麻醉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复合麻醉的应用更能满足手术的需要,我院经过反复实践,把连续静脉联合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用于小儿麻醉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贾英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0年12月至2000年12月经手术治疗老年人重症胆管炎36例,治愈30例,死亡6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一份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