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未定型肝炎与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对比分析

赵春;骆欣;王先开

关键词:未定型, 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 临床资料, 临床特征, 病因不明
摘要:急性病毒性肝炎仍有部分病因不明,即未定型肝炎,为了明确其临床特征,我们回顾性地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进行比较.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应用氯磷定、参麦注射液对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肌麻痹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phosphorus pesticide AOPP)所致的呼吸肌麻醉(又称中间综合征),是AOPP经积极抢救胆碱能危象消失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成为目前AOPP救治工作中为棘手的问题.

    作者:陈欣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双腔导管行股静脉穿刺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经股静脉穿刺置人双腔导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病人行血液灌流即确保了充足的血流量,又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我院自1 999年8月至2001年8月对35例中毒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谢明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臀肌筋膜挛缩症20例临床分析

    臀肌筋膜挛缩症又称儿童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屈曲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姿势异常及体征的临床病症.本症好发于儿童,至今病因尚不太清楚.现将我院1990年以来收入院的2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明;高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痛觉触觉分离阻滞分娩镇痛的小有效剂量.方法:ASA Ⅰ~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80例随机分成R1、R2、R3和C组,每组各20例.C组为对照组,R1、R2、R3组鞘内分别注入罗哌卡因1.0mg、1.5mg、2.0mg和25ug芬太尼.40分钟后,硬外导管接镇痛泵,泵内药物为0.07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ug/ml.当VAS≥30mm时给药(LCP),负荷量8ml,30分钟后背景剂量6ml/h,自控给药2ml/h,锁定时间15分钟.宫口开10cm时停止给药.连续监测呼吸循环变化,评估镇痛效应、运动阻滞和触觉阻滞程度,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胎心变化.结果:R2组触觉阻滞轻,运动无阻滞,VAS值与R3组无差别.新生儿评分、产程时间四组间无差异.对照组剖腹产率高于镇痛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罗哌卡因1.5mg复合芬太尼25ug,能够达到感觉神经中痛觉、触觉分离阻滞,运动神经不被阻滞,确保产力不受影响.

    作者:黄增平;曹济宏;陈鸣洪;张静;吴佳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B超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以前,已有多位学者证明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疗效明确,并且安全有效.但如何掌握服药时机、如何判断药物流产疗效及流产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如何掌握,目前说法不一.我们通过对469例早孕妇女服药前后的超声检查,探索B超对早孕药物流产前后的指导作用.

    作者:卫红;邓淑敏;董鲁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

    休克期切痂植皮是抢救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自1991年以来,我科对15例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TBSA,Ⅲ°>15%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人进行了休克期切痂植皮.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爱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兰索拉唑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的疗效.方法:将经4周兰索拉唑30mg qd治疗进入瘢痕期的4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入两个治疗组:组Ⅰ:兰索拉唑30mg qod维持2个月;组Ⅱ:兰索拉唑30mg qod,维持4个月.在维持治疗开始后第4、8、12个月末和出现溃疡复发症状时复查胃镜.结果:经1年追踪随访,组Ⅰ和组Ⅱ患者的溃疡一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7.4%(4/23)和18.2%(4/2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吸烟者的复发率高于不吸烟者.幽门螺杆菌阴性溃疡患者和阳性患者其复发率相近.结论:2个月或4个月低剂量兰索拉唑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

    作者:刘虹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慢性重症肝炎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慢性重症肝炎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低钠血症判定标准将128例慢重肝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低钠血症及血钠正常组,结合预后等分析其间关系.结果:本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7.0%,伴有低钠血症的慢重肝均有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慢重肝中、晚期多伴有低钠血症,未愈率与低钠血症程度成正比,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预后更差(未愈率93.1%).结论:慢重肝病情发展及预后与低钠血症有明显相关性.慢重肝中、晚期或/和并发症多者更易发生低钠血症.临床上在慢重肝的治疗中应积极纠正低钠血症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刘惠敏;胡永珍;张导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全静脉营养39例临床体会

    危重新生儿的营养支持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对于不能口服、鼻饲困难或禁食的危重新生儿,全静脉营养(TPN)尤显重要.现总结1999年至2002年我院新生儿病房TPN39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柳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评价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和X片椎体形态恢复情况.结果:24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后凸成角术前平均25.,术后10.,椎体前高术前40%,术后95%,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AF内固定系统能准确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具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红军;李广伟;张建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6例,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服药2周后未达标准者,则增至160mg每日1次,共治疗4周.于服药前及服药后每1周分别测偶测血压及心率.结果:缬沙坦治疗4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69.6%,其中显效48.2%,有效21.4%,而心率在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口服,能有效的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张静;陈岩;高传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18例体会

    我科自1999年共收治难治性鼻出血18例,均系反复发作的急剧鼻出血,采用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后选择性地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雪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NAG测定及其意义

    笔者对60例尿蛋白定性和肾功能正常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6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尿微量白蛋白、NAG的含量测定,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尿微量白蛋白和NAG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小球及肾小管有损伤,尿微量白蛋白与NAG测定比尿定性检查更为灵敏,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徐玉梅;周中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致呼吸困难误诊4例分析

    甲状腺癌致呼吸困难误诊病例较为少见.自1996年以来,作者遇到4例,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李桂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低血糖误诊为冠心病6例分析

    低血糖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很多,发作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其中以神经系统表现较为常见,临床上类似冠心病发作者少见.我院心内科五年来共收治低血糖误诊为冠心病6例,资料如下:

    作者:侯英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肝外伤处理的体会

    肝脏是腹腔内大的实质性脏器,位于右侧膈下和季肋部的深面,受胸廓及膈肌保护,由于质地脆弱,血管丰富,周围韧带固定,很容易因受外力或锐器伤而破裂出血,严重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院自1995年9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肝外伤68例,手术62例,现就我们对肝外伤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者:胡晓壮;李晓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

    新生血管青光眼是一种较难治的青光眼.我院自1998年应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现将其中96例完整资料回顾报告如下:

    作者:朱慜;侯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老年人高血压病80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我们将1995年1月~200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60~89岁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峰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3例

    脑膜脑炎为儿童期流腮常见的并发症,而流腮并化脑则鲜为少见,现将本院1999年10月~2001年8月收治入院的227例流腮中出现的3例并发化脑案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的处理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嵌顿于子宫肌壁可使取器发生困难,现将我所门诊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56例IUD嵌顿取器困难的处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靳炳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