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薛金汉

关键词:足背, 岛状皮瓣, 踝关节僵硬, 效果满意, 皮瓣修复, 肌肉萎缩, 肌腱外露, 足跟部, 外伤后, 并发症, 运用, 小腿, 缺损, 皮肤, 患者, 坏死, 踝部, 挫伤, 创面
摘要:小腿下1/3、踝部、足跟部外伤后,挫伤之皮肤容易坏死,易致骨与肌腱外露、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创面经久不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我院自1996年5月~1999年12月运用足背岛状皮瓣修复上述缺损15例,效果满意.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急性肠梗阻的常见死因分析及对策

    报告急性肠梗阻死亡19例,直接死亡原因依次为难复性休克、肺部并发症、全身衰竭、腹膜炎等;同时也与发病年龄、原发病、医师素质有关.只有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医生素质,才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丁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59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之一,典型的甲亢诊断并不困难,但近4年甲状腺不肿大或肿大不明显的甲亢发病率增加,应引起重视.

    作者:杨秋娥;段顺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子宫破裂1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方法:对1990年4月~2000年4月收治的子宫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子宫破裂病例中7例为疤痕子宫,3例有三次以上妊娠或人流史,2例使用促宫缩药不当,1例腹部按压助产过度.结论:疤痕子宫为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其次还有多次妊娠或人流术、宫缩剂的不当使用及助产不恰当等原因.

    作者:任永变;孙伟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超测量胆囊壁增厚100例临床分析

    本文统计总结了100例患者胆囊壁增厚的原因,结果表明: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多由胆囊自身病变引起,而胆囊壁普遍性增厚既可能是胆囊自身的病变,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氟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效果并与辛伐他汀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68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8周测定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时测血尿素氮、肌酐、ALT、肌酸激酶和血糖.结果:治疗后4周TC分别降低了23.2%和22.1%;降低LDL-C分别是29.1%和28.2%作用相似;氟伐他汀明显降低血清TG水平19.2%;载脂蛋白(APO)A1分别增加了13.1%和12.2%;APOB水平分别下降8.1%和7.0%;分别使脂蛋白A(LPa)水平降低了31.1%和24.4%;治疗8周后的疗效与4周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能显著降低Ⅱa和Ⅱb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LDL-C,其作用与辛伐他汀相等;氟伐他汀降低TG作用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陈林;陈蔚娟;梁永会;杜敬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1990年4月~2000年3月用PD治疗重症ARF26例.结果:26例患者存活15例,存活率57.7%.结论:PD对重症AR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京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类型.方法:通过近10年来治疗的41例以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治疗进行讨论.结果: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8~75岁.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为首发18例(43.9%),以单一神经病变为首发15例(36.6%),以植物神经病变为首发8例.结论:凡是中老年人隐匿或急性起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应及时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作者:阮永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急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呼吸系统急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症纤支镜检查.结果:纤支镜应用于紧急吸痰排除气道梗阻或窒息,抢救窒息性大咯血,急查呼吸困难、肺不张或大咯血原因,紧急经鼻置入气管插管等情况下,有效率为9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系统急诊中实用、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董德琼;杨渝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氨力农与消心痛联合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分析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常需用强有力的正性肌力药物治疗,以维持必要的血液循环功能.近年来氨力农、消心痛单独用于治疗心衰的疗效已得到肯定[1~3],而两药联合应用治疗患儿心衰少见报道.我院儿科自1995年以来观察、比较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应用静脉滴注氨力农、消心痛与两药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培喜;徐华;刘淑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血管手术后加强监护的体会

    1999年3月~2000年5月我院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共收治各种心脏病患者45例,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38例,非体外循环手术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心外科手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许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8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常规治疗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40例,治愈16例,中残4例,死亡20例.手术组41例,治愈21例,中残3例,死亡17例.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甘露醇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可以改善大脑半球肿胀合并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肾炎舒与强的松联用治疗PNS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肾炎舒和强的松治疗21例PNS,并与单用强的松治疗19例PNS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缓解率95.2%,对照组52.6%,缓解后6个月、12个月时复发率对照组分别为20%和40%,治疗组为0和5%,两组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肾炎舒与强的松联用治疗PNS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子宫浆膜血管破裂出血的原因探讨

    妊娠晚期腹腔出血临床上甚为少见,尤其是由子宫浆膜层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一旦发生,病程发展快,病情危重,母婴死亡率高.为减少围产期母婴死亡率,必须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为了探讨其发病原因与机理,特将我院发生的2例报告并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田耕;陈惠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AMI早期Q-T及J-T间期离散度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本文通过用回顾性单盲法分析10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T-Td及J-Td的变化,得出Q-Td及J-Td的变化与AMI早期心律失常有着很密切的关系.Q-Td≤50ms或J-Td≤50ms时发生心律失常的人数较少,为1.7%;Q-Td或J-Td≥50ms而小于65ms则发生一般的心律失常;而其≥70ms时则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因而Q-Td或J-Td可以做为AMI病人临床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指标.

    作者:邢艳丽;李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2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其发生率有明显增高,发病年龄有明显提前的趋势.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早期胃癌往往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而被延误.作者收集了32例早期胃癌作一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作者:王佩飞;胡韶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误诊21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6年3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AMI)64例,其中误诊2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丁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超诊断子宫穿孔10例临床分析

    子宫穿孔多由手术伤造成,损伤程度和穿孔部位各有不同,有的为单纯性子宫穿孔,有的合并肠管、膀胱等内脏损伤,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我院B超室近年来先后诊断了10例子宫穿孔,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7例经妇科保守治疗好转,随访3个月复查B超,未见异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2.8%[1].在引起梗阻的因素中,由于腹内粘连导致的占40%左右[2].临床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再次手术,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自1999年11月~2000年7月共收治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32例,均经胃镜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振兴;孟祥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低血糖偏瘫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旨在分析低血糖偏瘫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近5年收治的11例低血糖偏瘫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36~82岁,平均61±15岁.右侧偏瘫者8例,左侧偏瘫2例,1例为交替性偏瘫.血糖低为1.2mmol/L,高为2.8mmol/L,平均血糖水平为2.12±0.49(mmol/L),及时补充50%高渗葡萄糖后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迅速改善.结论:低血糖偏瘫的临床表现酷似脑血管病,发病机理可能与严重低血糖时产生神经元电活动紊乱、功能抑制有关,特别是与优势半球神经元选择性易损性有关.

    作者:何育生;成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达宁配合氯硝西泮治疗中重度癌痛8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达宁配合氯硝西泮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中度癌痛患者应用达宁1片,tid或qid口服,睡前加服氯硝西泮1~2mg;重度癌痛患者应用达宁2片,tid口服,睡前肌注氯硝西泮1mg.结果:中度癌痛治疗有效率为100%,显效率23%;重度癌痛治疗有效率为87.5%,显效率2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无显著意义(P>0.05).中重度癌痛治疗总有效率95%.结论:达宁配合氯硝西泮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使二阶梯止痛时间延长.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