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黎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呼吸系统急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6例急症纤支镜检查.结果:纤支镜应用于紧急吸痰排除气道梗阻或窒息,抢救窒息性大咯血,急查呼吸困难、肺不张或大咯血原因,紧急经鼻置入气管插管等情况下,有效率为9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系统急诊中实用、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董德琼;杨渝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外伤性癫痫是颅脑损伤后的并发症之一,是继发于脑损害引起的癫痫性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症[1].颅脑损伤后各个时期都可以发生癫痫,根据外伤引起癫痫的时间,二周前为早期癫痫,二周后为晚期癫痫.现就我院近六年收治颅脑损伤病例中损伤后引起癫痫的58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银章;张爱婷;王松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收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作者单位经住院治疗的21例尿毒症(原发疾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现就其胸部X线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松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嗜铬细胞瘤(PCC)在缺乏儿茶酚胺(CA)测定条件下的定性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CC的临床特点及24小时尿VMA测定,立其丁试验为定性诊断.结果:临床主症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24小时VMA测定、立其丁试验均阳性,阳性率达100%.22例患者全部诊断为PCC.结论:本组病例资料提示:PCC、VMA测定及立其丁试验仍可作为本病的筛选试验,且为价值较高,方便、经济的定性诊断方法.
作者:桂庆云;陈洁华;苏允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效果并与辛伐他汀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68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8周测定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时测血尿素氮、肌酐、ALT、肌酸激酶和血糖.结果:治疗后4周TC分别降低了23.2%和22.1%;降低LDL-C分别是29.1%和28.2%作用相似;氟伐他汀明显降低血清TG水平19.2%;载脂蛋白(APO)A1分别增加了13.1%和12.2%;APOB水平分别下降8.1%和7.0%;分别使脂蛋白A(LPa)水平降低了31.1%和24.4%;治疗8周后的疗效与4周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能显著降低Ⅱa和Ⅱb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LDL-C,其作用与辛伐他汀相等;氟伐他汀降低TG作用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陈林;陈蔚娟;梁永会;杜敬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新生儿由宫内生活转为宫外生活,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瞬间发生巨大变化,而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袭击时易发生机体内环境紊乱与各器官功能和器质性损害而发生病情加重或死亡.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死亡诱发因素,对我院近十年44例新生儿死亡诱因分析如下.
作者:吕利平;黄由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2.8%[1].在引起梗阻的因素中,由于腹内粘连导致的占40%左右[2].临床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再次手术,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自1999年11月~2000年7月共收治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32例,均经胃镜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振兴;孟祥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鼻内窥镜下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35例38眼.结果:治愈31例34眼(89.4%),好转2眼(5.3%),无效2眼(5.3%).结论: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手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不遗留面部疤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军;杨世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性,56岁.患者于入院前8天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同时自己触及腹部有一包块,入院前出现腹胀,无发热,恶心无呕吐.大便次数减少,无脓血便.查体:腹隆,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右中腹可触及一12×10×8cm包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可.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腹透肠管胀气明显,见中量气液平面,钡灌肠未见异常.诊断:小肠肿瘤并不完全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系膜距肠管处有一12×10×8cm大小肿物,质韧,包膜完整,边界较清楚,肿物与肠壁粘连,致肠管变形.肿物完整切除.病理检查示:肠系膜脂肪瘤.术后7天痊愈出院.
作者:马静;张国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常规治疗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40例,治愈16例,中残4例,死亡20例.手术组41例,治愈21例,中残3例,死亡17例.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甘露醇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可以改善大脑半球肿胀合并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甲亢一般以20~40岁多见,但近年来老年性甲亢日益增多,且症状多不典型.我院自1989~1999年间共诊治老年性甲亢65例,其中误诊24例,误诊率达38.1%.为避免漏误诊,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嵇月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检出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意义重大[1].因此,对有症状人群的检查十分重要.收集本科1998年4月~2000年5月间以不明原因贫血而来我科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诊断为大肠癌的23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加5-Fu治疗癌性腹水效果.随机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采用5-Fu、HCPT;对照组10例,单用5-Fu,分别进行腹腔灌注,每周一次,共4次.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腹水减少、延长生存期等方面而取得较好效果,且毒副作用轻.本方案是晚期合并腹水的肿瘤患者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潘宏年;章美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乙肝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估计全球已有3亿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1],而乙肝病毒传染途径除了与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外,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据报道,某医院3名医务工作者被乙肝病毒感染,短期内有两人因重症肝炎死亡.1987年英国利用计算机储存资料查明两名手术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妇女,她们几个月前由同一医生做过手术,检测当时医生血液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2].我院手术室为了预防乙肝病毒的扩散,本着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原则,积极地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周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张小琴;贾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80~2000年7月共收治小儿有机磷中毒200例,其中误诊13例,误诊率6.5%.本文就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浅析误诊原因,以便吸取教训减少临床误诊.
作者:潘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休克型肺炎是以休克为主症的一种重症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病例可因假象而误诊[1].我院自1984~1999年确诊休克型肺炎70例,误诊15例,误诊率高达21.4%.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志勇;袁希平;张青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1993年7月~1998年12月选择30岁以下青年人咯血83例,经过双肺X线检查及纤支镜等检查,并与同期老年人(>60岁)咯血71例作为对照,旨在讨论青年人咯血的主要病因.
作者:赵茂茂;栾瑞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改变了正常人体的解剖、生理、生化关系,所以术后并发症常见.探讨其原因旨在供同行进一步作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质量,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段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评价胺碘酮对2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为窦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胺碘酮用量为0.2TIDPO,5~7天后改为0.2BID,再用5~7天后改为0.2QD.观察房颤转复为窦律的天数,心电图的QTc变化及服药的副作用,房颤复发后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时间为1月.结果:27例有20例完全转复,3例用药减量后复发,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前明显减少,4例无效,其中2例安装永久起搏器DAO心房起搏后房颤控制良好.治疗当中出现消化道反应2例,1例晕厥,1例P-R间期延长,1例rT3增高.评价:胺碘酮转复房颤为窦律为74.1%,与报道70~80%相符合,副作用少,服药时依从性好.
作者:王艳红;杨苗玲;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达宁配合氯硝西泮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中度癌痛患者应用达宁1片,tid或qid口服,睡前加服氯硝西泮1~2mg;重度癌痛患者应用达宁2片,tid口服,睡前肌注氯硝西泮1mg.结果:中度癌痛治疗有效率为100%,显效率23%;重度癌痛治疗有效率为87.5%,显效率2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无显著意义(P>0.05).中重度癌痛治疗总有效率95%.结论:达宁配合氯硝西泮治疗癌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使二阶梯止痛时间延长.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