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玲;刘玲会
卵巢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我院自2000年4月起开展电视腹腔镜下剥除卵巢良性畸胎瘤,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华;葛琼芳;周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们自1998年5月~11月应用氟嗪酸、维生素K3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菌痢30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汪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为有效引流脾切除术后创口渗血、渗液,以减少左膈下积液达到防治左膈下感染的目的,我科自1998年始在29例脾切除术后改用硅胶管负压吸引球引流脾窝,与传统使用的橡胶管引流相比,能显著减少左膈下积液的发生,无1例出现左膈下积液,且硅胶管负压引流球护理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袁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患者女,28岁,4年前顺产一子,健在.停经40+天,于2000年5月15日来我院要求流产.妇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水平位,增大约40+天孕,软,活动好;压痛(一),双侧附件触诊未发现异常.诊断:早孕.即在常规消毒下行人流术,术中测宫腔深8cm,刮出内膜组织少许,未见胚胎组织,出血不多,再次轻刮宫腔一周,仍无胚胎组织,考虑为空吸.术后2周,患者仍感有早孕反应,再次来院就诊,请示上级医生查看病人.妇查:发现子宫增大约60+天孕,软.再次行吸刮术,仍未见有胚胎组织.术后3周,患者仍有头晕、择食、恶心等早孕反应,第三次来院,请示主任后,行B超检查.B超报告:子宫增大约11+周孕,宫腔内可见一分隔,外形两侧增大不均,左大,右小,左侧腔内有一发育正常的胚胎,可见胎心搏动,其左右两腔在下段相通,考虑为纵隔子宫左侧妊娠.即在B超引导下行人流术,探针入颈管内约2.5cm向左侧探人妊娠官腔,行钳刮术,手术顺利,出血不多.
作者:任玉玲;刘玲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牙体纵裂是临床上较多的牙体疾患,多发生在磨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技术的发展,纵裂牙修复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临床上对纵裂牙采用先全冠修复,后作牙髓治疗及充填的方法,经临床观察58例,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心脏穿通伤是严重的胸部开放性损伤,病情危重,且发展急剧,随时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95年8月~2000年8月共收治各类心脏穿通伤13例,现将有关手术室抢救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春竹;吴昌锋;田金花;介小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点,总结有关诊治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研究其诊治有关问题,分析甲状旁腺囊肿临床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6例,5例手术切除,1例予以穿刺抽液,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一旦确诊,应予以手术切除,穿刺抽液也是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陈炳辉;赵翰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其临床表现复杂,既可有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又可有毒性代谢产物潴留产生的各系统症状,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文收集十余年来院内外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尿毒症28例进行了分析.其中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3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结核性心包炎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磊;周洪兰;李翔;何燕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心绞痛经积极内科常规治疗无效者称顽固性心绞痛.本文报道25例顽固性心绞痛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怀京;黄南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肝炎2357例,其中16例因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而误诊.现就其误诊原因做一探讨.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93年10月~2000年9月本人采用经皮克氏针治疗柯雷氏骨折22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左侧6例,右侧16例,年龄18~73岁.骨折原因:1例为车祸伤,余为跌扑伤.骨折类型:按照Mason分类法分型[1]:Ⅱ型12例,Ⅲ型10例.均在3日内治疗.
作者:李海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难产的先兆表现,处理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为探讨其防治方法,本文对100例胎膜早破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对于胎膜早破病例终止妊娠的时间选择,应根据孕周的长短处理有所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应避免阴道检查,以防止羊膜炎等感染的发生;②如无胎位异常、头盆不称,临产后产程可顺利进展,如有胎位异常等情况,宜作剖宫产;③抗生素不宜作常规应用,但破膜后24小时内仍不能临产分娩,宜给抗生素.文中分析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强调加强围产期管理及卫生宣教工作的重要性,以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周赛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腹痛多见于青少年患者,但也发现不少中老年患者,其预后与能否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有关.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0年7月被误诊的10例急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46例经内镜、病理证实的青年人大肠癌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6例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16~30岁.临床表现主要是便血、腹痛、腹泻,癌肿好发部位为直肠,病理分化程度较差.结论: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体征少、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应注意及早诊断.
作者:刘志坚;伍姗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从1994~1999年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0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例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年龄7岁~80岁,中位年龄42岁,其中7~16岁少年儿童20例,占10%.临床表现均为呕血、黑便.既往史:肝硬化史20例,有胃病史118例,有酒史15例,有长期服用解热镇疼药者25例,无病史者22例.
作者:仇建成;王声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在我院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其药流作用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101例已孕49天以下的健康妇女中,采用药物流产.妇科检查:经B超测双顶经、头臀径、估计胎龄,宫内孕.用药前常规检查白带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无服药禁忌症者行药物流产.
作者:易凤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绝经后出血(PMB)系指绝经后一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症之一,为进一步探索PMB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本文对1995年~2000年间我院门诊和住院的PMB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卢婷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柳氮磺胺嘧啶(SASP)和甲氨喋呤(MTX)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并与单用甲氨喋呤治疗进行对照.方法:56例活动性RA病人分别用MTX(10mg/周)和MTX(10m/g周)加SASP0.5(3次/日)治疗,疗程为12个月,对两药在2月和12月时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临床缓解、显效、有效和无效的发生率在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0.8%、42.3%、15.3%和11.6%,在MTX组分别为26.7%、26.7%、16.6%和30.0%,显示联合治疗对RA的疗效优于单一MTX治疗(P<0.05),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是23.1%和16.6%(P>0.05).结论:SASP+MTX联合治疗活动性RA效果优于单一用MTX治疗.
作者:胡清;李雪峰;余红梅;朱大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2年应用心先安注射液(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涂庆玲;郑福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酸锌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价值.方法:3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SASP1.0qid加利多卡因100mg,庆大霉素24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灌肠,治疗组采用SASP1.0qid加硫酸锌250mg灌肠,每日一次,疗程二周.内镜检查观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锌含量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治疗组患者的近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锌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锌的测定可作为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参考指标之一,硫酸锌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俊;尹正贤;严正平;智睿;金祖锡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