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周小东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成人, 他克莫司,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1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A组患者给予0.1%的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B组患者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赋形剂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A组和治疗B组总有效率96.2%、88.5%均优于对照组的65.4%,两两组相比较,治疗A组总有效率96.2%优于对照组的65.4%,治疗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治疗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8.3%,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用药部位灼热感、瘙痒加重及刺痛等局部刺激,程度为轻到中度,持续数分钟或数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缓解.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食道颈椎病的34例临床诊断疗效观察

    目的:对食道颈椎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道型颈椎病34例患者的基本病情及临床诊断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和归纳临床放射诊断在食道颈椎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对34名患者进行放射诊断,诊断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颈椎体前缘均出现了骨质增生的现象,而骨质增生的程度有所不同.其中,颈椎前缘骨赘高度5~ 6.9mm的有5例次,7~ 9.9mm的有12例次,10 ~ 12.9mm的有8例次,13 ~ 14.9mm的有5例次,15mm以上4例次.结论:食道颈椎病的临床诊断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设施,临床放射诊断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诊断食道颈椎病的首选方式.食管吞钡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诊断方式既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患者又无痛苦,费用较少,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赵治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67例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在螺旋CT平扫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4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特征.结果:CT影像结果显示,胰腺呈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肿大62例;胰腺出现坏死灶28例;出血灶5例;胰周出现水肿、积液、蜂窝组织炎或坏死等42例;肾周筋膜增厚者43例;肠系膜密度增高者9例;假性囊肿6例;胃壁增厚3例;脂肪肝22例;胆囊炎15例;胆结石19例.结论:螺旋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检查手段,诊断准确度高,对患者损害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凌;姚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非语言沟通的运用效果探析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非语言沟通的运用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展开对比分析,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秦莹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人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与分次牙周基础治疗对老年中轻度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3名70 ~ 78岁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左右半口牙齿分别进行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和分次牙周基础治疗.术后评价牙龈出血指数变化来判断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法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对特殊患者只要是轻中度牙周炎,在身体允许情况下还是可以进行一次性牙周基础治疗.

    作者:张宇;樊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变基础为大、中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因此早期识别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作者:江昕;邓华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通过对32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的分析,总结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32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食管小细胞癌分为单纯小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两种类型,镜下多为单纯小细胞型.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Syn(突触素)、CgA(嗜铬蛋白A),阳性表达率NSE为91.3%,Syn为94.3%,CgA为80.1%.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点,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田晓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误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罕见而危险,因此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

    作者:林红;谭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从护理角度分析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并总结手术前后给予的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与指导80例80眼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实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术后体位指导及监督、术后眼压及疼痛的观察.结果:通过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前及术后正确的护理及指导,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视网膜复位率为85%.结论:通过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实施全程、全面的、专业的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作者:陈小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循证组,2010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1 00例作为常规组.循证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常规组只是采取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胎儿影响的情况.结果:循证组中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巨大儿、早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更好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胎儿的健康,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提升了产妇满意度.

    作者:严期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肿瘤标记物在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以及食管癌等均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范畴.我国每年因肿瘤死亡的患者中有2/3为消化系统肿瘤,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肿瘤并制定靶向性的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作者:邹杰锋;柴华;薛绪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行股动脉造影,选择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注入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单位、复方香丹注射液40毫升,低分子右旋糖50ml,术后每日静脉滴注尿激酶5万单位,连用5d,治疗后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CT、股动脉造影检查,随访、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患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 ~ 24个月(平均15.5个月),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显示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股骨头颈区域血管数量增多或明显出现侧枝循环血管.结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作者:曹维军;高芸;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院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开展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致残非常重要.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底对78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方式方法、内容上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严华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究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1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A组患者给予0.1%的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B组患者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赋形剂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A组和治疗B组总有效率96.2%、88.5%均优于对照组的65.4%,两两组相比较,治疗A组总有效率96.2%优于对照组的65.4%,治疗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治疗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8.3%,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用药部位灼热感、瘙痒加重及刺痛等局部刺激,程度为轻到中度,持续数分钟或数天,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缓解.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小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调查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导致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常见因素.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抽取122例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可能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因素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入组的122例患者中,发生焦虑症的概率为30.33% (37/122),而患抑郁症的概率为52.45% (64/122);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有并发症及患病时间久者易出现焦虑症.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为患者进行控制血糖及并发症治疗的同时,应注意为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这样有利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透室护生心理需求与对策

    目的:在做好理论和实践带教的同时,了解临床护生的心理需求,分析讨论解决方法,增强护生的工作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2011年度、2012年度在我科室实习的150名本科、专科生护生发放问卷,以了解护生的心理需求.结果:掌握了护生在本科室实习的心理需求.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以解决护生的心理需求.

    作者:张永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均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莫沙比利片.

    作者:徐新华;覃栗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四肢斑决状银屑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他克莫司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指数(PAS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2联用药治疗四肢斑块状银屑病相对于单独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方法来说,更为有效.

    作者:徐基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治胆道蛔虫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诊治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胆道蛔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治和口服硫酸镁及左旋咪唑治疗,观察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治胆道蛔虫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促进与研究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中行循证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分别调查并对比循证护理管理前(对照组)与循证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情况(包括清洗质量抽样合格率、包装质量抽样合格率以及灭菌质量抽样合格率).结果:两组经调查后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清洗质量抽样合格率、包装质量抽样合格率以及灭菌质量抽样合格率明显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中行循证护理管理后,可有效提升清洗质量抽样合格率、包装质量抽样合格率以及灭菌质量抽样合格率,且可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杰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另一类就是传统的血管性痴呆.

    作者:朱凡特;孟红旗;林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