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系统组成及扫描参数选取

罗玮哲;侯宇;陈姗姗

关键词:MRI成像, 系统组成, 射频线圈, 脉冲序列
摘要:近年来MRI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获取更好质量的图像成为目前临床使用的难题.本文依据MRI成像原理和系统组成基础,介绍如何选择扫描流程中的射频线圈和脉冲序列.实际扫描工作中,医生可通过调整成像参数、扫描定时、扫描范围、采集定时等参数得到突出某些物理特性的结果图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在筛查宫颈病变中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 宫颈病变筛查患者3 240例,均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液基细胞学诊断不明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者结合细胞DNA定量分析选择性活检.结果 DNA定量分析阳性率(9.72%)高于常规液基细胞学(5.62%)(P<0.01);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方法筛查CIN 2级及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92.86%、66.67%,特异性分别为67.09%、40.50%,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在有条件降低特异性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宫颈液基细胞学结合DNA定量分析用于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可减少漏诊.

    作者:潘秀荣;韩萍;臧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客家地区居民原发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 探讨客家地区居民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方法 梅州城区客家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依据患者居住社区不同分为2组,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63例为规范化管理组,以常规模式管理63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测定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及体质量指数,并比较2组体育锻炼率、合理用药率、定期监测率、饮酒率、疾病知晓率、吸烟率及满意率等.结果 干预6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规范化管理组各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规范管理组体育锻炼率、合理用药率、定期监测率、疾病知晓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率、吸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客家地区居民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

    作者:谢彦鹏;谢章辉;沈小春;肖光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0的影响,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右美托眯啶组麻醉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10 min注射完毕),然后以0.5 μg/(kg·h)静脉滴注维持;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T0)和手术开始45 min(T1)、90 min(T2)、术毕(T3)以及术后24 h(T4)行血气分析,采用ELLSA法检测TNF-α、IL-6、IL-10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T1~T4时间点TNF-α、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pa(O2)在T1、T2、T3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眯定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直雷;洪道先;张晗;尚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股骨小转子附近股动脉及股神经间隙解剖学研究

    目的 测量股骨小转子附近股动脉、股神经间隙,为经股动脉、股神经间隙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取20侧成人下肢标本,观察股骨小转子附近股动脉主干与股神经内侧分支间隙,测量股骨小转子高点水平及其近端4、2、0 cm,远端2、4、6 cm处间隙距离,同时测量股骨小转子高点与旋股外侧动脉起始部的水平距离.结果 股动脉主干与股神经内侧分支间隙内,6侧下肢标本中可见细小神经11支,2侧下肢可见小动脉2支,1侧下肢可见淋巴管1支;殷骨小转子近端4 cm水平间隙距离为(8.01±2.71)mm,近端2 cm水平间隙距离为(9.65±2.60)mm,股骨小转子高点水平间隙距离为(10.12±2.91)mm,股骨小转子远端2 cm水平间隙距离为(9.89±2.74)mm,远端4 cm水平间隙距离为(9.58±2.86)mm,远端6 cm水平间隙距离为(8.39±2.99)mm,股骨小转子高点距旋股外侧动脉起始部的水平距离为(12.56±9.74)mm.结论 股骨小转子附近股动脉主干与股神经间有一定间隙,间隙内解剖结构简单,无重要血管神经结构;手术切口可根据具体位置取股动脉搏动点稍偏外,以减少对重要血管神经结构的误伤.

    作者:余一品;田征;甘子明;王水泉;刘凤霞;宋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犬放射性脊髓损伤MR弥散加权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射线对犬胸放疗区域脊髓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比格犬36只,对其T7-12椎体及附件行图像引导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总剂量均为80 Gy,单次剂量16~20 Gy,1次/周,35d内完成放疗;放疗前及放疗后每2周行常规MRI及DWI检查1次.结果 放疗4周时T2 WI图像显示放疗椎体信号升高,放疗6周时放疗椎体信号高,但T2WI图像上均未观察到放疗区脊髓明显异常改变;放疗4、6周及放疗后3个月胸髓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1.27±0.10)×10-3、(1.52±0.13)×10-3、(1.30±0.10)×10-3mm2/s)均高于放疗前((o.83±0.0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6周时胸髓ADC值高于放疗4周及放疗后3个月(P<0.05),放疗4周时与放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比格犬胸髓放疗后脊髓ADC值升高;DWI对放射性脊髓损伤检测较常规MRI敏感,定期行DWI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放射性脊髓损伤.

    作者:赵腾;徐万龙;沈永刚;杨辉;白靖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引导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CT引导下行微创治疗30例为观察组,保守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12、2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结果 观察组术前VAS评分(8.0±1.0)与对照组(7.8±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12、24个月VAS评分分别3.7±1.3、1.4±1.0、1.3±0.8,对照组分别为2.5±1.8、3.8±3.0、4.2±3.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24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治疗和CT引导下微创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与保守治疗相比,CT引导下微创治疗长期疗效更显著.

    作者:牛翔科;肖应权;孙凤;曾利川;杨汉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锁骨钩钢板+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喙锁韧带断裂者不予修补;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并对肩关节功能进行Constant评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60例均获随访,平均于术后12.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取出后1个月Constant评分平均94分,疗效优良;术后遗留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各1例.结论 锁骨钩钢板联合微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好.

    作者:杜中华;衡德忠;王红军;马小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改善嗅功能的疗效.方法 9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嗅觉障碍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嗅觉阈值,比较不同程度嗅觉障碍及不同类型患者的嗅觉功能.结果 平均嗅觉阈值治疗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慢性鼻窦炎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75.36%)(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单纯型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改善优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

    作者:陈志鹏;彭伟;李文生;沈康;周均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应激状态下大鼠咬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表达情况

    目的 探讨大鼠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咬肌中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48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与对照组12只,实验组根据刺激时间分为实验3周组、实验6周组和恢复组各12只.实验组构建心理应激模型,实验3周组、6周组及恢复组分别于刺激3周、6周及刺激去除后6周时处死大鼠;对照组不进行刺激,与恢复组同时间点处死.解剖各组大鼠咬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咬肌COMT水平.结果 对照组COMT/β-actin比值为1.27±0.61,实验组为0.72±0.62,其中实验3周、6周及恢复组分别为0.10±0.04、0.05±0.01、0.77±0.34,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咬肌COM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其中实验6周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咬肌COMT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实验6周组、实验3周组、恢复组和对照组.结论 应激状态下大鼠咬肌COMT水平降低,儿茶酚胺降解减少可引起肌肉血管收缩,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能量代谢障碍和肌肉损伤.

    作者:黄旭;徐江;肖朋;邓海燕;闫颖;刘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襄阳地区成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主要诱因.方法 采取整体抽样方法收集6 263例体检者资料,统计分析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 263例体检者中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6例,占14.47%;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腰围、体质量和尿酸水平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34、1.352、1.265、3.124、2.036),其中父母双方均患高血压者较其中一方患高血压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更大.结论 家族史、年龄、体质量、腰围、尿酸水平是襄阳地区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建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

    目的 比较腔镜技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4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过程均顺利;与传统手术组比较,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问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评分低,住院时间短,切口满意率高(P<0.05);2组术后颈部感觉异常、吞咽不适、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技术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具有瘢痕小、恢复快、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等优点,安全、有效.

    作者:李荣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羊水细胞ABO血型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基因定型研究

    目的 探讨羊水细胞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 SSP)法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定型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28例孕妇羊水细胞采用PCR-SSP法进行胎儿ABO血型基因定型检测,对应胎儿出生后进行ABO血型血清学定型.结果 28份羊水细胞中27份ABO基因定型结果与胎儿出生后血清学定型结果相符.结论 PCR-SSP方法检测羊水细胞ABO基因型能较准确判定胎儿ABO血型,可用于产前胎儿ABO血型检测.

    作者:夏燕;段玲;韩宁宁;朱启英;刘翛然;加米拉·热扎克;叶尔登·切切克;杨蓉;王家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具有价廉、安全、无毒、耐受性好等特点,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潜在增强肿瘤对放疗敏感性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二甲双胍增强肿瘤放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海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行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6例术中应用了转流管,平均血流阻断时间6.8 min;10例未应用转流管,平均血流阻断时间23,3 min;3例术中应用了补片;术中发现斑块长2~5 cm;1例CEA术后出现一过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访1 a,未发现再狭窄.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

    作者:朱健;陈吉祥;郭大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姑息术后血气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

    目的 比较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复合姑息手术(体肺分流术即改良BT+双向腔肺吻合术即双向Glenn)或单一姑息手术(双向腔肺吻合术)术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探讨2种术式在改善患儿发绀方面的影响.方法 45例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复合姑息手术组(改良BT术—双向Glenn术)20例和单一姑息手术组(双向Glenn术)25例;比较2组术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单一姑息组监护室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29.6±10.8)、(8.7±1.5)h)明显低于复合姑息组((86.3±24.1)、(29.5±9.4)h)(P<0.05);复合姑息组术后出现乳糜胸1例,单一姑息组出现胸腔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2~24个月,2组各完成根治手术1例,单一姑息组1例远期死亡;2组患儿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姑息组拔除气管插管前连续5次血气分析中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均高于单一姑息组(P<0.05),pa(CO2)、pH值、乳酸、中心静脉压与单一姑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除气管插管后连续5次血气分析中,pa(CO2)、pH值、乳酸、中心静脉压、pa(O2)、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姑息手术与单一姑息手术均可明显改善患儿发绀及血流动力学,可根据患儿自身肺动脉发育情况选择手术方案,在拔除气管插管后恢复过程中2种手术方案均可达到同等较理想效果.

    作者:樊星;张宏家;刘迎龙;范祥明;贺彦;朱耀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块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乳腺肿块患者94例中恶性肿瘤56例,良性肿瘤38例,均行超声、钼靶X线检查,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超声、钼靶X线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结果 超声、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分别为69.15% 、71.28%、91.49%,敏感性分别为80.36%、82.14%、94.64%,特异性分别为52.63%、55.26%、86.84%,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高于超声或钼靶X线单独检查(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AUC大于超声或钼靶X线单独检查(P<0.05).结论 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体肿块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春霞;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RI与CT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MRI与CT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直肠癌患者MRI及CT影像资料,并比较MRI及CT术前诊断直肠癌的符合率及T分期诊断结果.结果 56例患者术前均明确直肠癌诊断;T分期MRI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6.4%,明显高于CT(89.3%) (P<0.05);MRI、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分别为88.5%、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分别为38.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用于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优于CT.

    作者:郭艳娜;翟冬枝;刘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位移中诊断价值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三维位移及扭转.方法 合并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33例(糖尿病组)和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集左心室全容积图像输入TOMTEC软件,计算左心室16节段三维位移,心尖部、基底部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前间隔、前壁、后壁基底部和中间部,侧壁中间部,下壁基底部、心尖部,后间隔中间部、心尖部三维位移均减低(P<0.05);糖尿病组心尖扭转角度和整体扭转角度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是一种简单、省时、可靠的超声新技术,对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芳;拓胜军;岳瑾琢;张军;张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RI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价值

    目的 总结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的MRI影像特征,探讨其在CTP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CTPV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均显示门静脉主干和/或左右分支闭塞,可见侧支静脉形成,呈海绵样改变;5例显示肝脏灌注异常;9例显示离肝性侧支循环征象.结论 CTPV具有特征性MRI征象,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作者:高文华;黄玉芳;杨伟川;农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XELOX方案和S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SOX(替吉奥胶囊(S-1)+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初治进展期胃癌患者65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36例为XELOX组,采用SOX方案治疗29例为SOX组.2组均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治疗评定疗效,并随访观察2组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XELOX组治疗有效率为33.3% (12/36)、疾病控制率为72.2% (26/36)、中位疾病进展时问为5.8个月、中位生存时问为10.4个月;SOX组治疗有效率为34.5% (10/29),疾病控制率为69.0%(20/2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1.4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叶、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52.8%(19/36))高于SOX组(10.3%(3/29)) (P<0.05).结论 XELOX方案和SOX方案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相当,但XELOX方案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作者:薛丽英;南景龙;蔡智慧;李慧;王珏;吕爽;张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