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虹云;王中凯;裴春玲;刘潇蔚
目的 评价、比较载脂蛋白B与A-1比值(apoB/apoA-1)和其他5种血脂指数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探讨apoB/apoA-1比值警示界线的划分.方法 分析测量3 972例受试者血脂水平,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动脉硬化指数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分别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和apoB/apoA-1比值;分别依年龄、性别、apoB/apoA-1阈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同性别不同年龄段apoB/apoA-1比值比较,>60岁组女性高(P<0.01),40~60岁组男性高(P<0.01);年龄>60岁者,apoB/apoA-1在阈界0.9时男、女阳性率分别为20.7%,25.8%;不同性别6项指数比较,男性apoB/apoA-1明显高于女性(P<0.01);以apoB/apoA-1阈界0.9分组比较各项血脂指数,apoB/apoA-1差异大(F=2 909.01).结论 在预测心脑血管疾病上apoB/apoA-1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数,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敏感、准确的指数,apoB/apoA-1≥0.9为警示界线.
作者:叶桂云;胡望平;池细俤;陈子国;陈碧华;张忠源;张永平;徐尚华;谢彩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隧道式小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235例(247眼)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d视力>0.3共178眼(72.1%);术后1个月视力>0.3共225眼,视力≥0.5共182眼;治疗后脱残率91.1%,良好率73.7%;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达到与超声乳化手术相同的治疗结果,且具有切口小、无需缝线、术后切口愈合快、角膜散光少、视力恢复快、成本低等特点.
作者:樊培松;陈晓凯;常晓可;周婧楠;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以及肿瘤精准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胰岛素瘤患者均行术前经腹超声、增强CT扫描及术中超声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18例患者共20个病灶,经腹部超声及螺旋薄层增强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70%,而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100%;术中精准切除肿瘤14例.结论 术中超声对胰岛素瘤定位准确,有助于肿瘤的尽可能精准切除,可减少手术创伤,保护胰腺外分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宋涛;徐新建;杨磊;高军喜;王颖鑫;韩伟;林海;姚兰辉;温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胶东半岛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胶东半岛地区7家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 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 10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 313株,占62.3%,主要来自神经内科、ICU、烧伤科、神经外科、皮肤科、呼吸科;痰标本和创面分泌物标本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标本来源,分别占63.7%和24.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内分布广泛,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及时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有助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董进浪;朱元祺;苏维奇;李笃军;李延年;吴金英;林荣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动态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可疑冠心病患者2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状动脉病变组(43例)和冠状动脉病变组(169例),冠状动脉病变组患者根据病变范围再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5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38例)与3支血管病变组(75例),分析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高收缩压、低收缩压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且随着狭窄支数增加而逐渐增高,以3支血管病变组明显(P<0.05);冠状动脉病变组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高舒张压均明显低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P<0.05),且随狭窄支数增加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杓型血压模式比较,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血压模式患者双支和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平均收缩压对冠心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 夜间平均脉压、高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夜间平均收缩压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佳参数;血压模式的改变是造成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田;茶春喜;罗仁;杜小强;姚建平;陈劢;艾克拜尔·阿布都热合曼;卢辉;蔡战友;薛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B,VEGF-B)转染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rnal stem cells,MSCs)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VEGF-B及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omplementary deoxyribonucleic acid,cDNA)序列通过扩增、酶切、插入pcDNA 3.1质粒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cDNA 3.1/VEGF-B-EGFP真核表达质粒,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基因导入MSCs(pcDNA 3.1/VEGF-B-EGFP转染组);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法检测VEGF-B的表达情况.结果 pcDNA 3.1/VEGF-B-EGFP转染组重组质粒转染MSCs 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强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约为15%;RT-PCR检测结果显示,MSCs出现590 bp目的基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转染后MSCs中有VEGF-B表达.结论 构建的VEGF-B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MSCs,为联合应用MSCs细胞移植和VEGF-B基因治疗心肌缺血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勇;王胜;王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飞行员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不同年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男性飞行员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0例中有典型冠心病症状者9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17例,合并≥3种危险因素者5例;A组(年龄<50岁)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B组(≥50岁)(P<0.05),合并1种危险因素者少于B组(P<0.05),而有≥3种危险因素者多于B组(P<0.05).结论 飞行员冠心病发病年龄较普通人群早,以隐匿型冠心病为主;平板运动试验及危险因素评估是筛查飞行员隐匿型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或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时,可增加年轻飞行员冠心病患病风险.
作者:陈红艳;李谦;曹善云;吕天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ICU患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控制PICU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PICU医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呼吸系统感染63例(70.8%),泌尿系统感染13例(14.6%),消化系统感染11例(12.4%),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2.2%);危重症评分≤70分、广谱抗生素应用>5 d、糖皮质激素应用>5 d、PICU住院天数>10 d、中心静脉置管及气管插管为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89例患儿临床采集标本共分离致病菌1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2株(80.3%),革兰阳性菌11株(8.7%),真菌14株(11.0%).结论 PICU患儿具有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多种高危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ICU住院时间及减少介入性操作将有助于预防或降低PICU患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金志鹏;王群思;成怡冰;王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女性内胚窦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7例女性内胚窦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内胚窦瘤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流液及腹部胀痛、下腹部包块,血清甲胎蛋白异常增高,手术联合化疗是治疗内胚窦瘤的主要方法.结论 纤维软性宫腔镜检查可作为疑诊内胚窦瘤的辅助检查手段;手术方式可根据是否保留生育功能或肿瘤临床分期而决定;手术+化疗是内胚窦瘤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黄慧玲;王华莉;沈艳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5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给予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对照组27例给予标准剂量VAD方案治疗,2组均28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估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为62.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蛋白、骨髓浆细胞、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及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便秘、轻度嗜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宋斌;万楚成;李章志;陈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6例,均给予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及骨密度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显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患者BALP下降、骨密度增高(P<0.05).结论 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生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症.
作者:张奇峰;闫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检测胎儿外耳发育的临床意义.方法 孕17~41周孕妇790名行B超检查,测量胎儿外耳长径、双顶径,直线回归分析外耳长径与双顶径的关系.结果 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外耳大小、形态及位置;胎儿外耳长径随孕周增长而增长,与双顶径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y=0172+0.395x,相关系数r=0.998.结论 超声显像可检测胎儿外耳发育状况,有助于胎儿外耳畸形的产前诊断.
作者:许玉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不典型肺癌CT误诊原因,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肺癌CT误诊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CT误诊为肺结核13例,11例表现为结节状阴影或孤立球形影,另2例有浅分叶,轮廓较光滑、密度欠均匀;10例增强扫描表现为结节状、环状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其中2例表现为右肺上叶小片状、条索状略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邻近胸膜增厚、粘连;误诊为良性肿瘤9例,病灶呈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其中2例行增强检查病灶强化不明显;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呈圆形、类圆形高密度影,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1例为中度均匀强化、4例为不均匀较明显强化,3例可见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轻度增大;误诊为肺炎3例,呈小结节、小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结论 不典型肺癌缺乏CT影像特征,熟悉其CT表现,提高扫描技术,完善相关检查,综合分析,可提高肺癌CT影像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志辉;李明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组织工程化血管技术为解决心外科血管移植物不足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研究重点集中在种子细胞选择、支架材料改性、血管构建模式优化等方面,本文就组织工程化血管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燕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精子相关抗原9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睾丸抗原,精子相关抗原9蛋白的基本结构与c-Jun氨基末端激酶相互作用蛋白相似,参与再生过程中细胞信号传导的调节.精子相关抗原9与精卵结合密切相关,并在一些恶性肿瘤中有较高表达,本文就精子相关抗原9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探讨肾移植组织病理机制.方法 78只正常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5只,模型组(B组)15只,非急性排斥组(C组)16只(以SD大鼠为供体),急性排斥组(D组)16只(以Wistar大鼠为供体),观察术后第7天各组SD大鼠肾功能变化,术后第7天切取移植肾,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参照Banff 97诊断标准,进行急性排斥反应严重程度的半定量评分.结果 C,D组尿素氮、肌酐水平及急性排斥反应半定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Wistar-SD大鼠移植模型可作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
作者:陈继红;热衣汗·西里普;刘健;于澈;温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龄重型颅脑脑外伤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高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于入院72 h内行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减张缝合术.结果 开颅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治愈;随访2 a,GOS评分5分8例,4分6例,3分4例.结论 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并减张缝合硬脑治疗重症脑外伤,临床疗效基本满意,可用于适应证合适的高龄患者.
作者:吴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冠心病患者35例(糖尿病组),未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冠心病患者35例(对照组),均接受PCI治疗,比较2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支架置人情况;PCI术后随访12~36个月,比较2组心绞痛再发作、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或非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较对照组多(P<0.05),置入支架直径及长度较对照组长(P<0.05,P<0.01) ;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严格掌握PCI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准备充分、术后处理规范可改善预后.
作者:赵向东;卢海龙;连美玲;徐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可弯曲内科胸腔镜与纤维支气管镜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胸腔积液患者201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7例行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对照组9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比较2组胸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检查操作时间、检查费用、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胸膜活检病理诊断率为96.3%,对照组为9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2组检查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对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作者:凌宙贵;刘卫;蒋连强;唐贞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影响.方法 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CST浓度四分位数间距分为4组,比较4组间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恶性事件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住院恶性事件相关因素.结果 CST水平随年龄、高敏C-反应蛋白、去甲肾上腺素与氨基末端前脑钠肽(aminoverminal portion of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随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而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T及NT-proBNP是住院期间恶性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CST及NT-proBNP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恶性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ST水平可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
作者:冀磊;王卫淑;裴志强;马登峰;杨冰;赵壮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