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平
小康社会的全面达成离不开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全面小康社会的卫生指标分析,指出江苏卫生事业存在医疗资源投入和配置相对不足、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明显、社区卫生建设相对滞后、医疗保障建设缓慢、农村合作医疗尚处在建设阶段、农村依旧是江苏卫生事业的薄弱环节等问题.
作者:徐爱军;申俊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医院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高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是新时期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有效利用职工因病住院或家庭重大变故后需要组织关心帮助这一特点,对于改善劳动关系,放大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应,具有十分重要和明显的作用.2006年我院在规范因病职工《工会走访慰问制度》《职工丧事工作处理办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了《职工重病救助办法》《职工医疗互助基金会章程》等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帮扶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正青;刘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无锡市131家性传播疾病诊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性病诊疗不规范;性病诊治不集中;忽视性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污水处置不当.建议: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治意识;严格医疗废物、污水的处置;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作者:李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是医学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都非常重视,但对进入临床的医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却存在抓得不到位的现象,尤其是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存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衔接不好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当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制度建设,抓好目标管理,形成监督机制,做好衔接工作等途径加以解决.
作者:吴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院积极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新情况,不断探索绩效考核的新路子、新方法,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了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作者:魏远馨;金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院对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是医院经济管理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利用本量利分析原理从三个过程中对医疗设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期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吴向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从社会、医务人员和病人三个角度,初步分析了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尊重病人权利,倡导人文、诚信理念,医患双方共建共享平等、互爱、互信的和谐发展对策.
作者:戴洪峰;崔道富;李微浩;张革;朱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作者根据《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保障(教育培训)体系及控制体系5个部分.并指出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是做好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落实保障(教育培训)体系是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抓好控制体系建设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小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结合笔者20余年的手术室护理实践,对患者在术中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结论 提高了对手术护理安全的认识,采取确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术中病人安全.
作者:胡爱青;白珍美;旷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监狱的现代化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罪犯维权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但监狱医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医疗保障能力与罪犯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监狱医疗的风险不容低估.因此我们必须抱着对监狱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树立科学理念、提高技术水平;依据法律行医、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检查监督;控制要害部位、强化环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确保监狱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卢学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2006年1~10月,我院全院住院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总结出月平均合格率,并强调重视典型的病历质量问题,对病历实时监控取得的良好效果进行探讨,终建立住院病历质量实时监控的长效管理机制.
作者:李斌;陈小飞;孔德香;李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精神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强化医院管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孟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建立先进实用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迈向现代化必不可缺的一步.然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能迈一步上一个台阶,需要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从提高认识做起,通过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
作者:张跃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市场经济环境中,医患双方都增强了许多内在需要,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方式难以适应这种需要的变化.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反映现代医学模式本质特征并符合国情,能较好地满足新环境下医患双方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服务方式的优化,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锦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出院人次和平均每一出院者费用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计算不同时段各项目的指数及对收入的影响额.结果 不同时段,各因素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 医院运转要求良性循环,必须考虑多因素对医院收入的影响程度.
作者:孙凯;钟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核工业部)投资兴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核事故医学应急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现有员工1 800余人,近500名党员分布在内科、外科、医技、机关后勤和研究生等8个党支部.这些年来,为了实现建设一支队伍(党员队伍)、发挥两个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创三个一流(一流的医疗质量、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的目标,使医院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党委一方面坚持把支部书记的培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一方面坚持对支部书记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
作者:施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是医疗纠纷调解的依据和诉讼的重要证据,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范围过窄,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法医司法鉴定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通过对62例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例的归纳分析,应扩大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范围,规范鉴定程序,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医疗纠纷统一的医事鉴定制度,使鉴定工作与民事诉讼对接,客观公正处理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于民事审判工作.
作者:朱朝阳;姜柏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学人才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特别是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是医疗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加强医学人才选拔与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各级医疗单位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对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管文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当前对于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问题,国内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观点倾向于其为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受民法调整.笔者对此较为赞同,但在民法之外,确实还存在着一部分行政法律调整的强制医疗关系.对这种国家、医疗机构、患者三方参与下的强制医疗关系进行法律上的探讨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作者:孟雅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院服务能否让患者感到优质、安全、高效、便捷,为病员提供更优质的就医环境,满足各种人群需求和多层次的服务,是门诊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门诊部以病人为中心,对门诊管理进行了有效尝试.在门诊服务流程的再造、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增强医务人员法制观念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龚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