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刘家胜;史锡文

关键词: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368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意识清醒时间2~72 h,平均14.7 h,24 h内意识清醒率86.7%,痛死率3.3 %;非手术治疗组治疗后出院前清醒286例,意识清醒时间8 h~14 d,平均5.8 d,24 h内意识清醒率8.4%,痛死率13.3%.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意识水平、瞳孔变化度出血情况是决定手术与否以及选择手术方式主要因素.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2粒/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住院时间、出院后1周再住院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8.6+2.3)d较对照组短(13.6+1.6)d(P<0.05),出院后1周再住院率8.3%(5/60)低于对照组16.6%(11/6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可改善冠心痛心绞痛临床症状.

    作者:王沁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经保守治疗梗阻症状均缓解,治疗时间7~19 d,平均14.2 d.无中转手术度死亡病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肠梗阻症状,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内创面大、伴有腹膜炎者多见,若保守治疗2周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袁远;王旭辉;张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清微量元素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4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铜和锌离子,采用亚铁嗪法测定血清铁离子,二甲苯蓝法测定血清镁离子,偶氮砷Ⅲ法测定血清钙离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清中铜离子及铜离子/锌离子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锌、钙、镁离子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铁离子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发生与体内微量元素变化有关.血清微量元素在胃癌辅助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艳源;胡汉宁;陈薇;李明;涂建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创治疗外伤性张力性气颅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外伤性张力性气颅的临床疗效.方法:外伤性张力性气颅患者20例均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结果:患者均治愈,治疗1~2周后复查CT显示气颅消失.出院后随访1个月15例未复发,失访5例.结论: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张力性气颅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损伤小,可替代常规钻孔引流方法.

    作者:刘瑞鹏;白霄;龙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彩色编码参数量化评价心肌灌注研究进展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肌灌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目测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彩色编码参数量化技术是一项自动定量心肌声学造影的新技术,计算机自动量化心肌血流灌注的动态信息,对每1个像素进行彩色编码,并依照相应灌注程度展示为一系列参数图像,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简便直观,易被临床医师接受,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接骨板联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2周张口度,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7.4±4.9)d,总住院时间(31.2±6.3)d.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5.3±12.4)d、总住院时间(49.7±15.0)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张口度恢复正常比例及术后优良率分别为83.7%和83.7%,对照组分别为74.4%和7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接骨板联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可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骨折临床愈合.

    作者:赵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交合并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25例,均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根据镜下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选择有限清理或对损伤关节软骨进行生物学修复.术后随访4~12个月,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优20例,良好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5%.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为(41.52±1.50)分,术后为(84.64±2.1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无关节力线结构异常、合并有机械症状及X线片显示轻~中度的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张洪涛;张继文;姜波;胡守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扩增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gene,hTERC)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比较50例维族和52例汉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情况,同时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维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率为62.00%,汉族宫颈病变hTERC基因扩增率为51.92%.随病变进展.维、汉族官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均明显增加.维、汉族宫颈癌hTERC基因平均扩增倍数,在HPV各亚型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PV多重感染和单一感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宫颈病变总hTERC基因扩增倍数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指标;多重HPV高危亚型感染可能是维族宫颈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韩英;艾星子·艾里;段玲;陈志芳;苏晶;丁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分娩方式与女性尿失禁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女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以问卷方式对郑州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家长及某幼儿因幼儿家长900人进行分娩方式及尿失禁发病率调查.排除首次经阴道自然分娩.但第2或第3胎行刹宫产者42例以及未交调查表9例,有效研究对象849例;对2种方式分娩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分娩564例,年龄28~41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0例,发生率12.41%;剖宫产285例,年龄30~42岁,产后发生尿失禁7例,发生率2.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娩可能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MIC-1和uPA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骨肉瘤和20例良性骨肿瘤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表迭.结果:53例骨肉瘤组织中MIG-1及uP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和62.3%;20例良性骨肿瘤中MIC-1及uP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0,骨肉瘤组织和良性骨肿瘤组织MIC-1度uPA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784及22.726,P均<0.05).MIC-1,uPA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组织Enneking分级、有无远端转移均密切相关.且二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292,P<0.05).结论:MIC-1和uPA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C-1及uPA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

    作者:张志韧;杨建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后应用促通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应用促通汤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21例开腹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1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促通汤,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8±5.0)h,(33.7±5.3)h,(9.9±3.1)d,对照组分别为(48.7±5.8)h,(52.2±8.6)h,(15.3±9.3)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腹手术后应用促通汤可使胃肠功能尽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毛登峰;范宏宇;郭建虎;董怀生;赵丹东;赵海滨;李会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基因型与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RP基因(+1059G>C rs1800947,+1444C>T rs1130864)的基因型、单倍型与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CP组)、冠心痛患者98例(CHD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痛患者92例(CP伴CHD组)与12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1059G>C rs1800947,+1444C>T rs1130864位点的基因分型,及对PC伴CHD组和对照组测序检测2个多态性位点单倍型.结果:CRP多态性位点rs1800947和rs1130864的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在CP伴CHD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CRP基因位点(rs1800947,rs1130864)的单倍型GT在CP伴CHD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倍型GT可能是冠心病与慢性牙周炎的易感基因.

    作者:孙大磊;钟良军;刘杨;张琼;张蕾;张源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与早产的关系

    目的:观察早产孕妇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的水平及其在早产中的作用.方法:正常妊娠者27例(正常妊娠组),先兆早产孕妇56例(先兆早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CR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RH水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升高,至足月达高峰.先兆早产组CRH水平在妊娠≤37周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与正常妊娠组>37周的CR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在妊娠各时期CRH水平均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结论:CRH可能参与分娩发动,CRH异常升高可能与早产有关,监测孕妇血中CRH水平的变化有望作为先兆早产的预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瑜;李睿;赵玉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论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圣之醒)联合应用对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脑血流灌注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方法;联合应用丹红和圣之醒注射液治疗45例AD患者,其中轻、中、重度AD各15例,健康志愿者12例(对照组).4用后与治疗前各组分别进行统计参数图与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表评分分析,评价二者联合用药对AD的疗效.结果:丹红与圣之醒联合治疗后,轻、中度AD患者血流灌注明显改善,重度患者无明显改善;轻度A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而中重度患者无明显改善.结论:丹红注射液、圣之醒注射液联合应用可增加轻、中度A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改善轻度AD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玉娜;夏伟;叶蓓鸿;王国玉;倪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6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给予保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质量分数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肤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刘卫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研究进展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封堵法和支气管灌洗加封堵法以及给目标区域充满可吸收气体和将抗表面活性物质注入目的支气管等方法.本文就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作用机制、方法及目前国内外初步研究成果和新进展等作一综述.

    作者:齐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

    目的: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8例行3种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周边有骨质增生硬化,内部可见骨嵴和骨性分隔,可见骨壳部分断缺,诊断符合率为42.8%.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可见骨质硬化,骨壳可见部分断缺.可见骨性分隔,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66.7%.MRI表现为膨胀性多囊状病灶,周边见低信号环,可见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80.0%.3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CT或MRI检查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较X线平片有优势,三者联合可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肫训练及康复指导方法.方法:1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癌根治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术后给予规律、渐进、个体化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随访观察患者储尿、控尿、排尿情况,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控尿能力良好10例.单次排尿大量450 mL,平均270 mL,残余尿量0~50 mL,平均30 mL.尿流动力学检查新膀胱容量270~410(310士70)mL,光盈期膀胱内压9~18(12士5)cm H<,2>O,排尿期膀胱内压33~46(39士5)cm H<,2>O,大尿流率17~22 mL/s.结论: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储尿,控尿、排尿功能的建立.

    作者:郎海燕;张杰;蔡宪安;蔡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晚期肺癌并发肺炎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并发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肺癌14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者62例临床资料.结果:晚期肺癌患者肺炎感染率44.3%(62/140),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6例,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为常见病原菌;易感因素:年龄≥50岁,吸烟史,活动状态评分≥2分.多周期化疗、化疗联合胸部放疗和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加强免疫、支持治疗是降低晚期肺癌肺炎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翠玲;吴茱萸;杨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额叶癫(癎)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

    目的:探讨额叶癫痢发作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特征.方法:对36例额叶癫癎发作患者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进行同步分析.结果:额叶癫癎发作频繁而短暂,以睡眠中发作为主.常见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主要表现为过度运动、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发声及重复语言,额叶失神等.常规脑电图检查阳性率30.6%.长时间视频监测阳性率91.7%.绪论:额叶癫癎发作是-组以运动症状为主的癫癎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长程视频监测为无创性诊断额叶癫癎发作佳方法.

    作者:张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