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目的:了解本院革兰阴性致病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致病菌1 005株进行培养鏊定.并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 005株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310株(30.85%),鲍氏不动杆菌211株(21.00%),铜绿假单胞菌186株(18.51%).肺炎克雷伯菌168株(16.72%)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刺为59.35%,55.95%,二者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8.06%和97.02%;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59.24%,94.79%.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56.45%,75.27%.结论:产酶菌和非发酵菌引起感染所占比例较大,且对多数常用抗生素严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药.
作者:赵联营;高玉芳;穆丽萍;张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乳腺浸润性大汗腺癌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乳腺大汗腺癌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改良根治术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结论:乳腺大汗腺癌治疗多采用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化、放疗等综合治疗.预后优于或相似于浸润性导管癌.
作者:李永峰;吴云飞;张慧;吕民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体质量指数、白蛋白、红细胞压积、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治疗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等特定危险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病死率低于≥30分组(P<0.01);机械通气治疗组病死率低于未接受机械通气组(P<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组病死率低于≥6分组(P<0.05).结论:在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前提下,APAcHEⅡ评分≥30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可能是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较高的指标.
作者: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中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中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同期中年健康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 d(T1),术后3 d(T2)和术后1个月(T3)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采用Z计分法评定术后认知功能受损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 A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5例(10%).认知受损17例(34%);B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2例(4%),认知受损13例(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例(8%),认知受损15例(30%);B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例(2%),认知受损6例(12%),2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可减少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率.
作者:肖春红;郭安梅;郭素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8例行3种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周边有骨质增生硬化,内部可见骨嵴和骨性分隔,可见骨壳部分断缺,诊断符合率为42.8%.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可见骨质硬化,骨壳可见部分断缺.可见骨性分隔,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66.7%.MRI表现为膨胀性多囊状病灶,周边见低信号环,可见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80.0%.3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CT或MRI检查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较X线平片有优势,三者联合可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368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意识清醒时间2~72 h,平均14.7 h,24 h内意识清醒率86.7%,痛死率3.3 %;非手术治疗组治疗后出院前清醒286例,意识清醒时间8 h~14 d,平均5.8 d,24 h内意识清醒率8.4%,痛死率13.3%.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意识水平、瞳孔变化度出血情况是决定手术与否以及选择手术方式主要因素.
作者:刘家胜;史锡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癌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胸腔积液引流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腔积液引流联合丝裂霉素胸腔灌注化疗,比较2组胸腔积液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12例,总有效率56%;对照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效率均为6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低于对照组56%(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疗癌性胸腔积液较丝裂霉素不良反应轻.
作者:张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缝合腹腔入口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患者67例,均于腹腔镜左侧腹腔入口缝合腹膜及筋膜层,再腔外缝合皮肤及皮下辅助分层缝合腹腔入口.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未发生Trocar部位疝.结论:腹腔镜辅助缝合腹腔入口可有效预防腹壁切口裂开和Trocar部位疝的发生.
作者:何玉萍;万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分析血小板相关抗体在晚期血吸虫病治疗中的作用,为晚期血吸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寻找新方法.方法:检测198例晚期血吸虫痛患者(血小板减少者51例,血小板正常者147例),2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8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相关抗体IgG、lgM水平低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P<0.05),而高于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正常组和血小板减少症组(P<0.01或P<0.05).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27.27%,晚期血吸虫痛血小板减少组为23.24%,均明显低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58.33%(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并非单纯巨大脾脏所引起,是血吸虫卵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在脾脏被破坏所致.
作者:吴鹏飞;邱宏春;孔荣;姚美娟;牛雪花;洪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2003年4月因右侧锁骨疼痛在外院行锁骨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为嗜伊红肉芽肿.行右锁骨切除术,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为嗜酸性肉芽肿,免疫组织化学CDla、CD4、CD14、CD74、S-100蛋白及vimentin均为阳性,确诊为骨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白萍萍;马保根;张茵;时杰;袁晓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早产孕妇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的水平及其在早产中的作用.方法:正常妊娠者27例(正常妊娠组),先兆早产孕妇56例(先兆早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CR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CRH水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升高,至足月达高峰.先兆早产组CRH水平在妊娠≤37周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与正常妊娠组>37周的CR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在妊娠各时期CRH水平均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结论:CRH可能参与分娩发动,CRH异常升高可能与早产有关,监测孕妇血中CRH水平的变化有望作为先兆早产的预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瑜;李睿;赵玉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应用促通汤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21例开腹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1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促通汤,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8±5.0)h,(33.7±5.3)h,(9.9±3.1)d,对照组分别为(48.7±5.8)h,(52.2±8.6)h,(15.3±9.3)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腹手术后应用促通汤可使胃肠功能尽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毛登峰;范宏宇;郭建虎;董怀生;赵丹东;赵海滨;李会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肾淋巴瘤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早期原发性肾淋巴瘤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原发性肾淋巴瘤早期即可出现腰痛、发热等临床症状,B超及CT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缺乏血液供应的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生发中心状的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早期原发性肾淋巴瘤为具有良性疾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肿瘤细胞生发中心存在;对难以确诊的肾脏微小病灶可行腹腔镜手术探查.
作者:王俊生;林云华;商建峰;姜永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骨关节交合并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软骨损伤患者25例,均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手术采用常规髌下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根据镜下关节软骨退变程度选择有限清理或对损伤关节软骨进行生物学修复.术后随访4~12个月,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优20例,良好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5%.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为(41.52±1.50)分,术后为(84.64±2.1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治疗无关节力线结构异常、合并有机械症状及X线片显示轻~中度的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张洪涛;张继文;姜波;胡守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肫训练及康复指导方法.方法:1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行膀胱癌根治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术后给予规律、渐进、个体化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随访观察患者储尿、控尿、排尿情况,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控尿能力良好10例.单次排尿大量450 mL,平均270 mL,残余尿量0~50 mL,平均30 mL.尿流动力学检查新膀胱容量270~410(310士70)mL,光盈期膀胱内压9~18(12士5)cm H<,2>O,排尿期膀胱内压33~46(39士5)cm H<,2>O,大尿流率17~22 mL/s.结论:原位U型回肠膀胱术后膀胱训练和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储尿,控尿、排尿功能的建立.
作者:郎海燕;张杰;蔡宪安;蔡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30例,经合理治疗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应用超声心动图常规左室长轴M型测量患儿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应用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洲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峰值速度E、二尖瓣口舒张末期血流频谱峰值速度A,计算E/A值、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IVRT)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Va),并进行比较.结果:24例治疗前IVRT为(0.09±0.01)s,E/A值为1.2±0.6,治疗后IVRT为缩短(0.08±0.02)s,E/A值增高为1.6±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治疗前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表现为假性正常化.治疗前、后IVRT,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左心功能.
作者:李岩;常凤玲;冯俊;卢芙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N舒洛地特治疗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DN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舒洛地特10 mg/(kg·d),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共8周.分别于第4,8周末,留尿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并将其处死,留取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HPA、b-FGF的表达.结果:第4,8周末,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HPA mRNA、蛋白HPA、b-FGF的表达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舒洛地特可抑制DN肾脏HPA和b-FGF的表达,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
作者:杜江涛;王建生;赵瑛瑛;刘东伟;杜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乳酸杆菌活菌局部定植治疗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30例残余创面清洁后乳酸杆菌活菌撒布创面,对照组35例常规聚维酮碘消毒换药.观察2组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乳酸杆菌定植率.结果:观察组乳酸杆菌定植显效率为93%,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定植法可抑制残余创面高致病性耐药细菌生长和定植,加速创面愈合,是一个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
作者:毕波;周慧敏;杨平;朱志军;刘天一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尿有形成分分析及干化学分析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的价值.方法:留取13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应用培养法进行细菌计数和鉴定,应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细菌计数和WBC,应用H-100MA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以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比较尿有形成分分析及干化学分析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率.结果:培养法检出细菌阳性标本954份(73.1%),分离出细菌102株.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有形成分分析检测结果中分别有49份和83份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37.7%和63.8%.结论:诊断尿路感染需做细菌培养,尿有形成分分析和干化学分析参数不能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依据,可用于尿路感染治疗时动态监洲.
作者:张贤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60例(160件异物),均行颈、胸、腹部X线透视检查及胃镜检查,并在胃镜直视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结果:胃镜下取出异物158件,成功率98.75%.2例异物嵌入食管壁较深,局部黏膜炎症明显,疑穿孔可能,未取出异物,转外科手术治疗,证实为食管穿孔.成功取出异物者均未出现大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胃镜钳取异物安全、有效.
作者:李永平;向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