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缝合腹腔入口67例疗效观察

何玉萍;万瑞

关键词:妇科手术, 腹腔镜, Trocar部位疝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缝合腹腔入口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患者67例,均于腹腔镜左侧腹腔入口缝合腹膜及筋膜层,再腔外缝合皮肤及皮下辅助分层缝合腹腔入口.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未发生Trocar部位疝.结论:腹腔镜辅助缝合腹腔入口可有效预防腹壁切口裂开和Trocar部位疝的发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27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新生儿腹股沟嵌顿茹临床资料.结果:27例均行手术治疗.切口Ⅰ期愈合,未发生阴囊血肿等并发症;随访5个月~1 a,无术后疝复发.7例睾丸坏死或部分坏死者中,3例行睾丸切除,4例保留睾丸.4例保留睾丸者随访6 a,Ⅰ例睾丸萎缩,2例血液供应完全恢复,睾丸大小正常,1例血液供应部分恢复,患侧睾丸小于对侧.结论: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易导致脏器坏死.

    作者:刘春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糖蛋白表达与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与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62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中汉族40例,维族22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50例宫颈组织正常者(对照组)中汉族30例,维族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组P-gP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P-gp的表达在维、汉2个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P-g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有效率P-gp表达阳性患者(72.5%)明显低于表达阴性患者(100.0%)(P<0.05),新辅助化疗疗效在维、汉2个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p表达与民族、新辅助化疗疗效、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gp的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P-gp的表达不仅在宫颈癌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

    作者:李文婷;阿依努尔·艾孜木;王英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基因型与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RP基因(+1059G>C rs1800947,+1444C>T rs1130864)的基因型、单倍型与慢性牙周炎、冠心病、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CP组)、冠心痛患者98例(CHD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痛患者92例(CP伴CHD组)与12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颊黏膜拭子,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1059G>C rs1800947,+1444C>T rs1130864位点的基因分型,及对PC伴CHD组和对照组测序检测2个多态性位点单倍型.结果:CRP多态性位点rs1800947和rs1130864的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在CP伴CHD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CRP基因位点(rs1800947,rs1130864)的单倍型GT在CP伴CHD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倍型GT可能是冠心病与慢性牙周炎的易感基因.

    作者:孙大磊;钟良军;刘杨;张琼;张蕾;张源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白癜风并发甲状腺疾病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白癜风并发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白癜风并发甲状腺疾病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随机筛查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均正常的24例白癜风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男5例,女19例,均为寻常型白癜风,无节段型病例;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甲状腺腺瘤2例;19例甲状腺疾病先发于白癜风,其中7例白癜风与甲状腺疾病同时诊断,5例甲状腺疾病后发于白癜风;12例患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5例有白癜风家族史,4例同时有白癜风与甲状腺痰病家族史;13例检测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者12例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并发甲状腺疾病的白癜风患者以女性为主,皮损均属寻常型;并发的甲状腺疾病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多先发于白癜风;有明显遗传背景;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多呈阳性.

    作者:周晖;唐旭华;陈木开;吴广;邓帆;文佩军;章星琪;韩建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中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中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中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同期中年健康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 d(T1),术后3 d(T2)和术后1个月(T3)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采用Z计分法评定术后认知功能受损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 A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5例(10%).认知受损17例(34%);B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2例(4%),认知受损13例(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例(8%),认知受损15例(30%);B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例(2%),认知受损6例(12%),2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患者应用椎管内麻醉,可减少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率.

    作者:肖春红;郭安梅;郭素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扩增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gene,hTERC)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高危亚型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比较50例维族和52例汉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情况,同时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维族宫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率为62.00%,汉族宫颈病变hTERC基因扩增率为51.92%.随病变进展.维、汉族官颈病变患者hTERC基因扩增均明显增加.维、汉族宫颈癌hTERC基因平均扩增倍数,在HPV各亚型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PV多重感染和单一感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宫颈病变总hTERC基因扩增倍数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可能是宫颈癌进展的预测指标;多重HPV高危亚型感染可能是维族宫颈癌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韩英;艾星子·艾里;段玲;陈志芳;苏晶;丁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经保守治疗梗阻症状均缓解,治疗时间7~19 d,平均14.2 d.无中转手术度死亡病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肠梗阻症状,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内创面大、伴有腹膜炎者多见,若保守治疗2周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袁远;王旭辉;张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低钾低分子右旋糖酐液对急性肺损伤幼猪模型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钾低分子右旋糖酐液预处理后,对油酸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炎症因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方法:10只幼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只幼猪肺内滴入0.1 mL/kg油酸诱导急性肺损伤,实验组5只油酸诱导前30 min自外周静脉滴入12.5 mL/kg低钾低分子右旋糖酐液.肺损伤出现后6 h处死动物.检测血浆和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给予低钾低分子右旋糖酐液预处理后,对油酸诱导的幼猪急性肺损伤模型中某些炎症因子在血浆或肺组织中的水平有影响.

    作者:凌锋;刘迎龙;刘爱军;王栋;朱耀斌;王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早期原发性肾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肾淋巴瘤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早期原发性肾淋巴瘤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原发性肾淋巴瘤早期即可出现腰痛、发热等临床症状,B超及CT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缺乏血液供应的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生发中心状的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早期原发性肾淋巴瘤为具有良性疾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肿瘤细胞生发中心存在;对难以确诊的肾脏微小病灶可行腹腔镜手术探查.

    作者:王俊生;林云华;商建峰;姜永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接骨板联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2周张口度,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7.4±4.9)d,总住院时间(31.2±6.3)d.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5.3±12.4)d、总住院时间(49.7±15.0)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张口度恢复正常比例及术后优良率分别为83.7%和83.7%,对照组分别为74.4%和7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接骨板联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可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骨折临床愈合.

    作者:赵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致病菌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革兰阴性致病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致病菌1 005株进行培养鏊定.并用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 005株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310株(30.85%),鲍氏不动杆菌211株(21.00%),铜绿假单胞菌186株(18.51%).肺炎克雷伯菌168株(16.72%)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刺为59.35%,55.95%,二者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8.06%和97.02%;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59.24%,94.79%.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56.45%,75.27%.结论:产酶菌和非发酵菌引起感染所占比例较大,且对多数常用抗生素严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药.

    作者:赵联营;高玉芳;穆丽萍;张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清微量元素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4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铜和锌离子,采用亚铁嗪法测定血清铁离子,二甲苯蓝法测定血清镁离子,偶氮砷Ⅲ法测定血清钙离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血清中铜离子及铜离子/锌离子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锌、钙、镁离子含量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铁离子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发生与体内微量元素变化有关.血清微量元素在胃癌辅助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艳源;胡汉宁;陈薇;李明;涂建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生态制剂局部给药加速残余创面愈合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乳酸杆菌活菌局部定植治疗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30例残余创面清洁后乳酸杆菌活菌撒布创面,对照组35例常规聚维酮碘消毒换药.观察2组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乳酸杆菌定植率.结果:观察组乳酸杆菌定植显效率为93%,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定植法可抑制残余创面高致病性耐药细菌生长和定植,加速创面愈合,是一个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

    作者:毕波;周慧敏;杨平;朱志军;刘天一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彩色编码参数量化评价心肌灌注研究进展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肌灌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目测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彩色编码参数量化技术是一项自动定量心肌声学造影的新技术,计算机自动量化心肌血流灌注的动态信息,对每1个像素进行彩色编码,并依照相应灌注程度展示为一系列参数图像,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简便直观,易被临床医师接受,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研究进展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封堵法和支气管灌洗加封堵法以及给目标区域充满可吸收气体和将抗表面活性物质注入目的支气管等方法.本文就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作用机制、方法及目前国内外初步研究成果和新进展等作一综述.

    作者:齐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2粒/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住院时间、出院后1周再住院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8.6+2.3)d较对照组短(13.6+1.6)d(P<0.05),出院后1周再住院率8.3%(5/60)低于对照组16.6%(11/6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硝酸异山梨酯可改善冠心痛心绞痛临床症状.

    作者:王沁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论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圣之醒)联合应用对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脑血流灌注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方法;联合应用丹红和圣之醒注射液治疗45例AD患者,其中轻、中、重度AD各15例,健康志愿者12例(对照组).4用后与治疗前各组分别进行统计参数图与简明精神状态评定量表评分分析,评价二者联合用药对AD的疗效.结果:丹红与圣之醒联合治疗后,轻、中度AD患者血流灌注明显改善,重度患者无明显改善;轻度A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而中重度患者无明显改善.结论:丹红注射液、圣之醒注射液联合应用可增加轻、中度A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改善轻度AD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玉娜;夏伟;叶蓓鸿;王国玉;倪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体质量指数、白蛋白、红细胞压积、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治疗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等特定危险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30分组病死率低于≥30分组(P<0.01);机械通气治疗组病死率低于未接受机械通气组(P<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组病死率低于≥6分组(P<0.05).结论:在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前提下,APAcHEⅡ评分≥30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可能是预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较高的指标.

    作者: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MIC-1和uPA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骨肉瘤和20例良性骨肿瘤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表迭.结果:53例骨肉瘤组织中MIG-1及uP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和62.3%;20例良性骨肿瘤中MIC-1及uP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0,骨肉瘤组织和良性骨肿瘤组织MIC-1度uPA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784及22.726,P均<0.05).MIC-1,uPA蛋白表达与骨肉瘤组织Enneking分级、有无远端转移均密切相关.且二者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292,P<0.05).结论:MIC-1和uPA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C-1及uPA的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骨肉瘤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

    作者:张志韧;杨建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6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给予保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质量分数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肤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刘卫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