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王道喜;李耀奇;韩冰;郭巍;尹东涛;褚剑;侯高峰;崔琦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148例大肠癌患者组织标本K-ras基因第12和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照.结果 148例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为31.8%(47/148).K-ras基因第12和13密码子突变在不同性别、肿瘤直径、大体形态、肿瘤部位、远处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与不同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CR可准确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关系密切.
作者:李智;赵玉洲;韩广森;任莹坤;顾焱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丸,100mg/次,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y-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格列酮通过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减轻肝损害.
作者:陈兴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9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和免疫病理分型,分析其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多见,其次为肾病综合征型,急进性肾炎型、慢性肾炎型少见;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占75.51%,Ⅳ,V和Ⅵ级分别占12.24%,10.21%和2.04%;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A+Ig(;+IgM沉积型多见.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其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者病理改变相对较重.
作者:吴文先;程艳波;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包虫病是流行于牧区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是包虫病的一种,由细粒棘球蚴寄生于人体骨骼系统而形成.目前治疗骨包虫病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受病变部位、包虫侵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就骨包虫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以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亮;张耀;陈永明;粱跃闯;易成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讨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生成的影响.方法 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A,B,C,D4组,A组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B,C,D组分别给予1,10,100 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6h后,再分别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继续孵育6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心肌细胞TNF-α mRNA、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C,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Bax mRNA表达下降,Bcl-2 mRNA表达升高,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7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独立相关(β=0.122,P<0.01).结论 普罗布考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生成有关.
作者:罗萍;张瑞芳;杜松;韩沐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 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150例,80例(P组)行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70例(R组)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比较2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P组和R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35±0.89) mSv和(10.21±3.61)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2,P=0.000).2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029,P=0.304).结论 对心率<70次/min且心率相对稳定的患者运用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降低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不受影响.
作者:曹建新;王一民;杨诚;王鹏;王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用于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 采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8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组)和8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测,测量肾实质、肾窦、肾实质与肾窦交界处的剪切波速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肾功能不全组肾实质、肾窦、肾实质与肾窦交界处剪切波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I期者剪切波速度与Ⅱ期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者剪切波速度与Ⅲ、Ⅳ期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可无创量化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其程度.
作者:王文伟;王睿丽;马桂英;郭文清;张连仲;杨龙;袁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0 min,松解120 min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结束即刻,依次由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曲美他嗪、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再灌注120 min后,取血检测心肌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并观察心电图ST段抬高指数.结果 联合组、曲美他嗪组血清肌酸激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ST段抬高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低于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可减轻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蔡学兵;高铸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荆、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结果 治疗组均可耐受,无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较治疗前增加,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较治疗前缩小,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后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可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贾合磊;孙盘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行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低位胸骨正中切口手术57例,胸腔镜手术13例,机器人手术12例,胸腺切除均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肺不张4例,肌无力危象10例,胆碱能危象5例,混合型危象4例,并发症发生率28.05%,均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复插管率9.76%.结论 切除胸腺治疗重症肌无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加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和术后危象防治是关键.
作者:陈秀;王道喜;李耀奇;韩冰;郭巍;尹东涛;褚剑;侯高峰;崔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用于预测脑损伤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严重脑损伤患者97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高评组(APACHEⅡ评分>20分)27例、中评组(APACHEⅡ评分>10~20分)41例和低评组(APACHEⅡ评分≤10分)29例,测定3组入院后第1,3,5,7天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高评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第1,3,5,7天均高于中评组和低评组(P<0.05),高评组和低评组C反应蛋白水平在第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相关性(r=0.726,P<0.05),C反应蛋白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387,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是预测脑损伤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死亡风险的较敏感指标.
作者:费爱华;潘曙明;刘鸣;陈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儿童矮小症的病因.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集596例0~19岁矮小症患儿病史、身高、体质量、父母身高及青春期发育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病因诊断.结果 596例矮小症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279例(46.81%),特发性矮小症122例(20.47%),体质性生长及青春期延迟44例(7.38%),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41例(6.88%),甲状腺功能低下29例(4.87%),Turner's综合征21例(3.52%).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低出生身长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P>0.05).结论 河南地区儿童矮小症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多见,出生参数不能决定未来矮小状态.
作者:刘慧娟;李桂玲;高丽;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量老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82例(老年糖尿病组),成年(年龄<60岁)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成年糖尿病组),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空腹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空腹m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成年糖尿病组(P<0.05或P<0.0l).老年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成年糖尿病组明显,并伴有脂代谢紊乱.结论 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与老年糖尿病尤其是老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杨伟;李耘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ES)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证实12例RPES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3例行CT平扫检查,其中2例加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6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CT和/或MRI检查示病变均呈多发性,累及双侧枕叶12例,顶叶9例,颞叶4例,额叶2例,基底节区3例,小脑2例,脑干3例;除1例双侧顶叶病变伴发左侧颞叶受累,余病变均呈双侧对称性.CT表现为受累区域皮层及皮层下多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2例CT增强扫描病变均未见强化.MRI表现为受累区域脑回样或大片状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 WI高信号;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显示病变高信号更清晰.10例治疗l~8周行CT或MRI复查,9例病灶明显吸收或消失,l例病变进展.结论 RPES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易于确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需在短期内复查,与其他疾病鉴别.
作者:李素英;张保民;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开胸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S50组20例,S75组20例和S100组20例.3组术前10min均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S50组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舒芬太尼50 μg+生理盐水至100mL,S75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舒芬太尼75 μg+生理盐水至100mL,S100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舒芬太尼100 μg+生理盐水至100 mL.镇痛泵参数设定:背景剂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0.5 mL,负荷剂量0.1 mL/kg,锁定时间15 min.比较3组术后4,6,8,24,48 h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VAS评分,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术后4,6,8,24,48 h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50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高于S75,S100组(P<0.05),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低于S75,S100组(P<0.05),S75,S100组VAS评分、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μg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100mg用于开胸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杨婷;姚尚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成人电子结肠镜用于儿童下消化道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疑诊下消化道疾病患儿111例,均应用成人电子结肠镜行全结肠检查,观察结肠息肉患儿结肠镜下治疗结果.结果 结肠镜检未见异常58例(52.3%),诊断结肠炎12例(10.8%),结肠息肉21例(18.9%),溃疡性结肠炎9例(8.1%).直肠孤立溃疡2例(1.8%),结肠癌1例(0.9%),Peutz-Jeghers综合征2例(1.8%),肛管炎1例(0.9%),结肠黑变病1例(0.9%),结肠静脉曲张1例(0.9%),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1.8%),回盲瓣结核1例(0.9%).21例结肠息肉患儿镜下息肉均成功摘除,术后未发生出血或渗血、腹胀、迟发性出血、穿孔.结论 成人电子结肠镜用于儿童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价值,且安全可靠.
作者:孙岩;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颈腰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3例颈腰综合征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病变节段,确定手术部位和术式,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颈椎和腰椎术前及术后JO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时,颈椎和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8.41%和83.10%,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明确颈腰综合征病变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潘亚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国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指征、相关因素、手术时机及方式、母婴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未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82例进行对照.结果 胎盘异常黏附是急症子官切除术主要指征.急症子宫切除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高于对照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是急症子宫切除术高危因素之一.结论 子宫切除是治疗围产期急性子宫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为降低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应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剖官产率.
作者:段瑶;曾万江;牛惠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恶性肿瘤合并颈内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结果 超声诊断颈内静脉血栓30例,诊断准确率96.8%,1例误诊为淋巴结.颈内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静脉管径改变,腔内实质同声,加压探头管腔不能被压闭,深吸气屏气后静脉内径不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腔内无血流信号或信号充盈缺损;脉冲多普勒未测及血流频谱或测及低速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血栓的诊断.
作者:季秀珍;何英;张晴;姜倩;杨春林;桂佳佳;万志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引起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交感神经兴奋及由此导致的体液内分泌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症状,延缓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本文就OSAHS合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OSAHS所致血压的变化及升高的机制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廉桃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