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领;吴鸿雁;王来成
介绍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以及减少漏诊、误诊的方法.诊断线索主要有:(1)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的病史;(2)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与肾功能损害不成比例的贫血、肾小管损害.特别是近端肾小管损害,如肾性糖尿、尿N-乙酰胺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升高、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氨基酸尿、小分子蛋白尿、低渗尿、肾小管性酸中毒、低尿酸血症等;(3)肾活检病理特点主要呈现急、慢性肾间质小管性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者,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裸膜;慢性间质性肾炎者,肾间质广泛纤维化.但极少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应将临床、肾脏病理及用药史相结合,综合分析,同时注意基础肾脏疾病以及药物、剂量对临床病理表现的影响,认识马兜铃酸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个体差异,从而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尹广;刘正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全雄激素阻断(双侧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与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其中12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A组),28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B组).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2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快速下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均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而后者疗效更加肯定.
作者:赵全兵;王向阳;张勇;李启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35例饮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尿路结石患儿血液中19种氨基酸水平,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三聚氰胺奶粉对患儿造成的影响.方法: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35例饮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尿路结石患儿(实验组)血液中的氨基酸水平,并且与35名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液中的氨基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部分患儿胍氨酸、半胱氨酸、谷氧酸、谷氨酰胺、组氨酸、异亮-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合理膳食等原因.实验组氨基酸水平虽未显著降低,但也应适当地补充营养并密切监视其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情况.
作者:李启亮;宋文琪;李时莲;赵德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慢性腹痛患儿108例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腹部,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血流及纵横比值.结果:102例(95%)显示有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均为多发.以右下腹多见,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血流信号增多,其中90例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彩像诊断方法.
作者:闫媛媛;孟淑红;张丽平;王蓓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7例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CT表现.结果:7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缘规则,光滑;3例肿块显示浅分叶.4例肿块无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显示斑点状、斑块状钙化;3例肿块可见贴边血管征、肺血管增粗征、肺血管引入征.2例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影像学时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王春桃;何青梅;王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的影响.探讨坎地沙坦降血压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63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其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和内径,给予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根据患者血压的反应加用小剂量的氢氯噻嗪,6个月后超声复查颈动脉情况.结果: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治疗前为(155.08±7.926)mm Hg.治疗6个月后为(128.44±3.509)mm Hg;舒张压治疗前(96.06±4.586),治疗6个月后(81.24±4.257)mm Hg;心率治疗前为(77.21±7.565)次/min,治疗6个月后为(72.79±3.976)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减少(0.088±0.046)mm,内径较治疗前增加(0.138±0.069)mm,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减少(0.032±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坎地沙坦为基础,加用小剂量利尿剂的降压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确切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姜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检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意义,提高确诊率.方法:因便血就诊380例患者于72 h内行结肠镜并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缺血性肠病42例.结论:便血患者72 h内行结肠镜检查,可提高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锦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女性冠心病患者有更高的抑郁发病率,抑郁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也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二者相互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对抑郁的有效干预可影响女性冠心痛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作者:房莉颖;古丽扎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复查头颅CT.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41例,无改变10例.随访3个月~8年,症状消失或改善45例,无改变5例.加重1例.12例行致癎灶切除术患者症状控制满意.结论: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或脑室造瘘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对伴有癫癎的患者,采取开颅囊肿壁切除并脑池开放同时行致灶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坚;王传忠;杨涛;曹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并确定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在ICU监护治疗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心律失常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心律失常发生与该因素的关系.结果:高龄(≥70岁)、肺功能减退(FEV1/FVC<70%)、合并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术前心电图异常、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过长等因素与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是危险因素;充分供氧和镇痛亦与心律失常相关,为保护因素.结论:术前纠正患者高血压等合并症、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以及术后充分镇痛、供氧可以降低术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张瑞祥;吴秀霞;申思宁;沈玉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支杆菌ESAT6和MPT64融合蛋白,并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PCR法扩增esat6和mpt64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b-EM,表达、纯化ESAT6-MPT64融合蛋白,Western-blot 分析其抗原性.用该重组蛋白ELISA法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结果:原核表达的ESAT6-MPT64融合蛋白约40 000,Western-blot证实重组蛋白与ESAT6和MPT64多克隆抗体特异结合.重组蛋白用于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67.7%,特异性为82%.结论:重组的ESAT6-MFT64融合蛋白有可能用于结核病免疫诊断试剂的制备.
作者:柏银兰;薛莹;王丽梅;樊爱琳;张薇;康健;何俊杰;段艳;徐志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椎管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椎间融合的必要性.方法:对1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管镜减压及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in)椎间融合微创技术切除复发椎间盘治疗,均行椎间融合.结果:16例均在椎管镜下完成手术,均得到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据Macnab评分,优9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7.5%,未发生内植物松动,脱落,椎间融合率100%.结论:椎管镜具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行椎间融合可降低术后发生腰椎不稳定的风险.
作者:周镇锋;张春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粘连发生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0例(583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发生率9.05%;各粘连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筛窦腔粘连闭塞、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未见中鼻甲与下鼻甲粘连.结论:鼻内镜鼻窦术后粘连发生率高,提高手术技巧,正确处理中鼻甲,按时随访和及时解除早期早期粘连是减少持久粘连发生的关键.
作者:程琳;郑顺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为冠状动脉3支病变防治重心前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单项危险因素的总出现率及聚集性,并讨论其相互关系.结果:单一危险因素总出现率:吸烟63.8%.高血压57.4%,糖尿病55.3%,高胆固醇血症61.7%.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38.3%,三酰甘油血症48.9%,年龄76.6%;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有任意1项的总出现率4.3%,任意2项6.4%,任意3项31.9%,任意4项14.9%,任意5项34.0%.任意6项8.5%,具有>3项89.3%,除年龄、性别外≥3项46.8%.结论:冠状动脉3支病变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及早有效防治早发危险因素,可防止多种危险因素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与聚集,减少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发生.
作者:高瑛子;高传玉;刘煜昊;李牧蔚;王现青;牛振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翼腭窝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翼腭窝良性肿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肿瘤全切率100%.随访1~3年.无1例复发.结论:翼腭窝良性肿瘤位置深.周围存在重要结构.术前需考虑周全,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
作者:程华怡;郭智霖;丁美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动态血压、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及心脏结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内皮功能、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50 mm Hg分为2组,A组血压晨峰≥50 mm Hg(33例),B组血压晨峰<50 mm Hg(27例).所有受试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一氧化氯、内皮素含量,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较B组低(P<0.05),血清内皮素含量较B组高(P<0.05);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左心房内径增大发生率较B组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与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心脏重构密切相关.
作者:方根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外周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并比较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98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10例)和对照组(477例).检测指标选取:粒细胞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系(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进行同一民族冠心病与对照组的比较及维、汉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的比较.结果:汉族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冠心病患者比较,除血红蛋白外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不同病变程度之间比较,单支和双支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支病变组则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和血小板系的差异,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汉民族冠心病患者之间外周血细胞检测结果具有民族差异性,汉族冠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炎症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而维族则主要表现为炎症和凝血系统的改变.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系统、血流动力及凝血系统逐渐被激活,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迎洪;马依彤;付真彦;杨毅宁;谢翔;刘芬;陈邦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9例(34.5%).好转48例(42.4%).死亡26例(23.0%).结论:老年肺炎患者伴发疾病多,临床症状重且不典型,易出现并发症,病死率高.
作者:孙勇;银春;欧阳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及心率变异性下降对冠心病患者产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86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组)27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心绞痛组)29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对照组)296例.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取22:00~06:00时段的每小时平均心率来计算静息心率.结果:(1)心肌梗死组静息心率(72.3±8.1)次/min.显著快于对照组的(66.4±7.5)次/min(P<0.01);心绞痛组静息心率(68.4±7.6)次/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静息心率亦明显快于心绞痛组(P<0.05).(2)心肌梗死组较心绞痛组及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绞痛组较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冠心病危险性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治疗高血压及冠心病要注意控制心率.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源明;韩永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处方的应用比较,为糖尿病患者佳运动疗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间采取不同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结果:3组间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患者对运动处方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量、分次、餐后运动既能有效降低血糖,又能减少运动并发症.
作者:梁秋荣;马建新;黄宝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