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意义

刘锦云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 结肠镜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检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意义,提高确诊率.方法:因便血就诊380例患者于72 h内行结肠镜并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缺血性肠病42例.结论:便血患者72 h内行结肠镜检查,可提高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角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中细胞角蛋白7,8,18,20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细胞角蛋白8,18为100%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7中84%表达阳性;细胞角蛋白20均为阴性表达.结论:细胞角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

    作者:姜展红;吴宜勇;刘冬戈;魏风华;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牙瘤的X线曲面断层全景片和CT表现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牙瘤的X线由面断层全景片和CT表现特点,提高对牙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牙瘤患者的X线曲面断层全景片、CT和临床资料.结果:X线曲面断层全景片和CT平扫均表现为颌骨内病灶直径1.5~6.0 cm(平均3.0 cm)的浓密的钙化肿块;3倒组合性牙瘤均见多发牙齿样结构,6例混合性牙瘤均显示孤立的、界限清楚的钙化团块影,未见牙齿样结构,周围伴有低密度透光带.结论:牙瘤在X线曲面断层全景片和CT上有相对的特征表现,对临床的定性诊断有价值.

    作者:林聪;邹亚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7例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CT表现.结果:7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缘规则,光滑;3例肿块显示浅分叶.4例肿块无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显示斑点状、斑块状钙化;3例肿块可见贴边血管征、肺血管增粗征、肺血管引入征.2例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影像学时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王春桃;何青梅;王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35例饮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尿路结石患儿血液中19种氨基酸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35例饮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尿路结石患儿血液中19种氨基酸水平,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三聚氰胺奶粉对患儿造成的影响.方法: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35例饮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引发尿路结石患儿(实验组)血液中的氨基酸水平,并且与35名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液中的氨基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部分患儿胍氨酸、半胱氨酸、谷氧酸、谷氨酰胺、组氨酸、异亮-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缬氨酸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合理膳食等原因.实验组氨基酸水平虽未显著降低,但也应适当地补充营养并密切监视其氨基酸水平的变化情况.

    作者:李启亮;宋文琪;李时莲;赵德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翼腭窝良性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翼腭窝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翼腭窝良性肿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肿瘤全切率100%.随访1~3年.无1例复发.结论:翼腭窝良性肿瘤位置深.周围存在重要结构.术前需考虑周全,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

    作者:程华怡;郭智霖;丁美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的相关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及心率变异性下降对冠心病患者产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86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组)27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心绞痛组)29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对照组)296例.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取22:00~06:00时段的每小时平均心率来计算静息心率.结果:(1)心肌梗死组静息心率(72.3±8.1)次/min.显著快于对照组的(66.4±7.5)次/min(P<0.01);心绞痛组静息心率(68.4±7.6)次/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静息心率亦明显快于心绞痛组(P<0.05).(2)心肌梗死组较心绞痛组及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绞痛组较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冠心病危险性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治疗高血压及冠心病要注意控制心率.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源明;韩永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成人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成人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的成人外伤性脾破裂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157例(95.15%).根据第6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分级标准,其中Ⅰ级96例(97.75%).Ⅱ级61例(91.04%).因继发血流动力学紊乱而转行手术治疗8例(4.84%),其中Ⅰ级2例(1.21%),Ⅱ级6例(3.63%).165例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脾外伤Ⅰ级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脾外伤Ⅱ级患者在严密监护条件下采用非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慢性腹痛患儿108例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腹部,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血流及纵横比值.结果:102例(95%)显示有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均为多发.以右下腹多见,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血流信号增多,其中90例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彩像诊断方法.

    作者:闫媛媛;孟淑红;张丽平;王蓓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弱激光联合综合治疗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弱激光联合综合治疗对各年龄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筛选出120倒(240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3~8岁低年龄组和9~16岁高年龄组,并将各年龄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应治疗.结果:低年龄组联合疗法治疗弱视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联合疗法治疗弱视的总有效率为3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激光联合疗法治疗低年龄弱视的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对高年龄组弱视疗效不明显.

    作者:吕天斌;王丽娅;石迎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引导下高频电刀治疗62例非外伤性、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部位在嗅裂鼻中隔部22例(35.5%),下鼻道顶部19例(30.7%).中鼻甲后端蝶腭动脉区9例(14.5%),下鼻道外侧壁8例(12.9%).Woodruff静脉丛2例(3.2%).出血部位不明者2例(3.2%).1次治愈60例(96.8%).2次治愈2例(3.2%).治愈率100%,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各种手段暴露出血点是止血的关键;对非活动出血通过擦拭刺激或电凝相关血管供应分支达到目的;高频电刀的输出功率不宜过大.

    作者:梁利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的应用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容量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Glasgow评分7~11分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高渗晶胶液组(H组)和复方氯化钠组(F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诱导时依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2 μg/kg,阿曲库铵0.25~0.5 mg/kg、丙泊酚2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控制呼吸,麻醉维持吸入0.5%~1%异氟醚,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曲库铵0.25~0.5 mg/(kg·h)、丙泊酚2.5~5 mg/(kg·h).瑞芬太尼0.04~0.06μg/(kg·min).H组术前静脉滴注高渗晶胶液250 mL,速度10 mL/(kg·h);F组常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于给药前和停药后30 min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观察并记录Na+、红细胞压积,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25 min和停药后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术前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停药后30 min 2组患者尿量.结果:给药后5,10,15,20,25 min和停药后30 min,H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给药前和F组(P<0.05).心率慢于给药前和F组(P<0.05).停药后30 min,H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低于F组(P<0.05).H组尿量明显高于F组.结论:高渗晶胶液可有效安全地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

    作者:冯雷;胡宝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比较高场磁共振尿路成像与静脉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高场磁共振尿路成像与静脉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证实泌尿系疾病患者46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27例,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19例,行2项检查12例,回顾性分析惠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磁共振尿路成像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定位准确率均为100%.定性准确率分别为81.5%(22/27)和68.4%(13/19).二者结合定性准确率为91.7%(11/12).结论:观察肾脏分泌功能,应优先选择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对上尿路梗阻和肾脏占位性病变,应优先选择磁共振尿路成像;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泌尿系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杨涛;程敬亮;张焱;魏万清;张云枢;陈学强;江广斌;郑克华;罗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雄激素阻断与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全雄激素阻断(双侧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与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其中12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A组),28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B组).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2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快速下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Ⅰ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均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而后者疗效更加肯定.

    作者:赵全兵;王向阳;张勇;李启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9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镜检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同期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流动力学、24 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调查患者一般资料.结果: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9例(26.35%),其中单纯型209例(21.26%),增殖型50例(5.0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高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尿蛋白、吸烟、锻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痛程、运动锻炼、餐后高血糖、血浆黏度、尿蛋白纳入的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延长、蛋白尿、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浆黏度,加强运动锻炼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德华;刘文黎;郝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局灶合并透明细胞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卵巢透明细胞腺纤维瘤样肿瘤是少见的卵巢透明细胞肿瘤,与透明细胞腺癌不同,此类肿瘤镜下表现为腺体和囊腔分布于大量致密纤维间质背景中,形成所谓的腺纤维瘤样结构,纤维间质与正常卵巢间质成分相同.依其良恶性可分为: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透明细胞癌纤维瘤.本文对1例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局灶合并透明细胞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诊断、鉴别要点及生物学行为.

    作者:陈静;王钊;朱信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并确定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在ICU监护治疗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心律失常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心律失常发生与该因素的关系.结果:高龄(≥70岁)、肺功能减退(FEV1/FVC<70%)、合并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术前心电图异常、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过长等因素与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是危险因素;充分供氧和镇痛亦与心律失常相关,为保护因素.结论:术前纠正患者高血压等合并症、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以及术后充分镇痛、供氧可以降低术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张瑞祥;吴秀霞;申思宁;沈玉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内皮素与心室重构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终发展结果,其患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既往认为,心力衰竭是心室功能的异常,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学基础,其能全面影响心室的功能状态及生存预后,是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决定因素.内皮素是心室重构的重要致病因子,可促进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病理性增殖,使胶原纤维分泌增加,在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沉积,引起心肌顺应性下降,舒缩功能障碍并通过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合成Ⅰ型和Ⅲ型胶原,抑制胶原酶活性,促进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促进心室重构.心力衰竭时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影响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拮抗内皮素的生物效应,抑制内皮素与受体相结合,从而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提示内皮素参与了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素芳;刘忠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处方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处方的应用比较,为糖尿病患者佳运动疗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间采取不同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结果:3组间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患者对运动处方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量、分次、餐后运动既能有效降低血糖,又能减少运动并发症.

    作者:梁秋荣;马建新;黄宝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翼状胬内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61例翼状胬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3年,治愈159例.治愈率98.76%,复发2例,复发率1.2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乳糜胸1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安静状态下突发胸痛2 h于2008年4月6日就诊于本院.患者胸痛呈持续性伴全身大汗淋漓,向左肩背部放射,否认撕裂样疼痛,无黑嚎、昏倒等症状.

    作者:李显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