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刚
目的:观察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的影响.探讨坎地沙坦降血压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63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其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和内径,给予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根据患者血压的反应加用小剂量的氢氯噻嗪,6个月后超声复查颈动脉情况.结果: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治疗前为(155.08±7.926)mm Hg.治疗6个月后为(128.44±3.509)mm Hg;舒张压治疗前(96.06±4.586),治疗6个月后(81.24±4.257)mm Hg;心率治疗前为(77.21±7.565)次/min,治疗6个月后为(72.79±3.976)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减少(0.088±0.046)mm,内径较治疗前增加(0.138±0.069)mm,内中膜厚度/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减少(0.032±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坎地沙坦为基础,加用小剂量利尿剂的降压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确切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姜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检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意义,提高确诊率.方法:因便血就诊380例患者于72 h内行结肠镜并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缺血性肠病42例.结论:便血患者72 h内行结肠镜检查,可提高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锦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复查头颅CT.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41例,无改变10例.随访3个月~8年,症状消失或改善45例,无改变5例.加重1例.12例行致癎灶切除术患者症状控制满意.结论: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或脑室造瘘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对伴有癫癎的患者,采取开颅囊肿壁切除并脑池开放同时行致灶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坚;王传忠;杨涛;曹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与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治疗儿童哮喘的理想方案.方法:78例哮喘轻-中度发作患儿通过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2组,在采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气泵雾化吸入,B组给予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呼气峰流速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儿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吸入普米克联合喘乐宁与双倍剂量普米克令舒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相当,但从减少或避免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方面考虑,小剂量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喘乐宁可能是治疗儿童哮喘的更好选择.
作者:李建领;吴鸿雁;王来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体积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对照组14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16例.由主治医师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具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进行筛查:完成ADL总体衰退量表和Hachinski缺血指数评定排除血管性痴呆,SAS及SDS,HAMA及HAMD排除焦虑及抑郁;对MCI患者及正常老年人进行MRI检查.采用西门子Trio-Ti 3.0T MRI成像系统,运用IBASPM软件系统,用MRI三维测量法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比较2组海马体积变化及其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左侧海马体积、右侧海马体积及总海马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3组海马体积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812,P<0.01;r=0.839,P<0.01;r=0.852,P<0.01).结论:海马体积萎缩的MRI定量测定有助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海马体积萎缩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刘南;邓艳春;印弘;王渡;齐顺;崔金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翼状胬内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61例翼状胬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3年,治愈159例.治愈率98.76%,复发2例,复发率1.2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黏液表皮样癌15例患者的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资料,并对细胞学误诊原因进行总结.结果: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取决于其组织学分级,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吸出物为大量黏液、可见少量黏液细胞,因细胞量少,诊断准确率较低.中分化黏液表皮样癌镜下见3种细胞成分.以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阃细胞为特征,定性分类准确率高.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肿瘤细胞表现为大量中间型鳞状细胞,伴或不伴有产生黏液的细胞,核的多形性明显.定性准确车100%,分类较低.结论: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学表现有特征性,细胞学检查对黏液表皮样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需与多形性腺瘤、黏液囊肿等鉴别.
作者:梁凤泉;王敏;陈冰;马青松;解建军;马广贞;周莉;白彬;曹振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多种心脏疾病的终发展结果,其患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既往认为,心力衰竭是心室功能的异常,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学基础,其能全面影响心室的功能状态及生存预后,是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决定因素.内皮素是心室重构的重要致病因子,可促进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病理性增殖,使胶原纤维分泌增加,在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沉积,引起心肌顺应性下降,舒缩功能障碍并通过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合成Ⅰ型和Ⅲ型胶原,抑制胶原酶活性,促进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促进心室重构.心力衰竭时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影响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拮抗内皮素的生物效应,抑制内皮素与受体相结合,从而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提示内皮素参与了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素芳;刘忠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碎吸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37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时期分为超早期手术组(85例),早期手术组(118例),延迟手术组(34例).均行微创血肿碎吸术,同期非手术22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疗效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疗效优于延迟手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延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在10 h内行超早期颅内血肿碎吸术.
作者:蔡国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9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镜检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同期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血流动力学、24 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调查患者一般资料.结果: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9例(26.35%),其中单纯型209例(21.26%),增殖型50例(5.0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高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尿蛋白、吸烟、锻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痛程、运动锻炼、餐后高血糖、血浆黏度、尿蛋白纳入的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延长、蛋白尿、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浆黏度,加强运动锻炼可预防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德华;刘文黎;郝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和D-二聚体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42例老年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瘦素与D-二聚体含量变化,并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和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和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血清瘦素、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老年脑梗死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许浩;贾灿萍;张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及心率变异性下降对冠心病患者产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86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组)27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心绞痛组)29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对照组)296例.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取22:00~06:00时段的每小时平均心率来计算静息心率.结果:(1)心肌梗死组静息心率(72.3±8.1)次/min.显著快于对照组的(66.4±7.5)次/min(P<0.01);心绞痛组静息心率(68.4±7.6)次/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组静息心率亦明显快于心绞痛组(P<0.05).(2)心肌梗死组较心绞痛组及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绞痛组较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冠心病危险性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治疗高血压及冠心病要注意控制心率.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源明;韩永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动态血压、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及心脏结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内皮功能、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50 mm Hg分为2组,A组血压晨峰≥50 mm Hg(33例),B组血压晨峰<50 mm Hg(27例).所有受试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一氧化氯、内皮素含量,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较B组低(P<0.05),血清内皮素含量较B组高(P<0.05);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左心房内径增大发生率较B组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与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心脏重构密切相关.
作者:方根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支杆菌ESAT6和MPT64融合蛋白,并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PCR法扩增esat6和mpt64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b-EM,表达、纯化ESAT6-MPT64融合蛋白,Western-blot 分析其抗原性.用该重组蛋白ELISA法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结果:原核表达的ESAT6-MPT64融合蛋白约40 000,Western-blot证实重组蛋白与ESAT6和MPT64多克隆抗体特异结合.重组蛋白用于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67.7%,特异性为82%.结论:重组的ESAT6-MFT64融合蛋白有可能用于结核病免疫诊断试剂的制备.
作者:柏银兰;薛莹;王丽梅;樊爱琳;张薇;康健;何俊杰;段艳;徐志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为冠状动脉3支病变防治重心前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单项危险因素的总出现率及聚集性,并讨论其相互关系.结果:单一危险因素总出现率:吸烟63.8%.高血压57.4%,糖尿病55.3%,高胆固醇血症61.7%.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38.3%,三酰甘油血症48.9%,年龄76.6%;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有任意1项的总出现率4.3%,任意2项6.4%,任意3项31.9%,任意4项14.9%,任意5项34.0%.任意6项8.5%,具有>3项89.3%,除年龄、性别外≥3项46.8%.结论:冠状动脉3支病变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及早有效防治早发危险因素,可防止多种危险因素在同一患者中出现与聚集,减少冠状动脉3支病变的发生.
作者:高瑛子;高传玉;刘煜昊;李牧蔚;王现青;牛振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导微波热凝固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导微波热凝固治疗经病理确诊晚期中央型肺癌惠者2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16例,有效4例;纤维支气管镜下见肿瘤表面出血减轻.肿瘤缩小;患者自觉症状如咳嗽、胸闷、气促等明显改善.复查CT 10例肺不张完全复张,阻塞性肺炎吸收好转,8例肺不张部分复张,阻塞性肺炎减轻.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介导微波热凝固治疗可作为晚期中央型肺癌1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作者:刘卫;蒋连强;凌宙贵;汪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7例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CT表现.结果:7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缘规则,光滑;3例肿块显示浅分叶.4例肿块无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显示斑点状、斑块状钙化;3例肿块可见贴边血管征、肺血管增粗征、肺血管引入征.2例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影像学时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王春桃;何青梅;王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患者血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心钠素前体肽的水平变化.方法:分别应用PCR法、WB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1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和术后1,3,7 d及对照组的心钠素前体肽1-30,31-67,79-98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与心钠素前体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术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mRNA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心钠素前体肽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2周上述指标恢复术前水平以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血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与心钠素前体肽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作者:祁炜罡;来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结核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术后2个月干耳,2例术后3个月,1例术后4个月干耳;随访1~3年局部无复发,术腔均上皮化,术后无面瘫.结论:结核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作者:伍启刚;戴熙善;简洁君;谢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介绍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以及减少漏诊、误诊的方法.诊断线索主要有:(1)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的病史;(2)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与肾功能损害不成比例的贫血、肾小管损害.特别是近端肾小管损害,如肾性糖尿、尿N-乙酰胺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升高、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氨基酸尿、小分子蛋白尿、低渗尿、肾小管性酸中毒、低尿酸血症等;(3)肾活检病理特点主要呈现急、慢性肾间质小管性病变.急性肾小管坏死者,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裸膜;慢性间质性肾炎者,肾间质广泛纤维化.但极少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应将临床、肾脏病理及用药史相结合,综合分析,同时注意基础肾脏疾病以及药物、剂量对临床病理表现的影响,认识马兜铃酸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个体差异,从而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尹广;刘正钊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