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雪苷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硬化症45例

谭校;白玉双;王海;刘树锋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 积雪苷, 肢端型硬化, 弥漫型硬化
摘要:目的:观察积雪苷联合激素及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予以积雪苷联合激素及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结果患者自我评价的总有效率为82.22%(37/45),其中水肿期、水肿-硬化期和硬化期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肢端型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弥漫型(P<0.01).医生评价水肿期、水肿-硬化期和硬化期的皮肤紧硬的总得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肢端型也有明显下降(P<0.01),而弥漫型无明显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结论:积雪苷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时治疗肢端型系统性硬化症水肿期和硬化期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囊性脑转移瘤MRI影像资料.结果:共检出21个病灶,病灶多分布于幕上皮髓质交界处,瘤周水肿以中、轻度多见.根据囊壁的形态分为光滑型、结节型、不光滑型.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壁结节强化.结论: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

    作者:布桂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S100B蛋白作为脑损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脑损伤是很多疾病过程中严重的病理损伤或继发的并发症.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脑损伤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预后,所以寻找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脑损伤生化标记物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研究多、具潜力的标记物是S100B蛋白,本文就其结构、功能、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邹以席;黄方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作者:周小建;李定鲲;黄志超;范海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分型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1型和2型糖尿病分型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免疫标记物为阳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14例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未进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5例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者尚未应用胰岛素治疗.其中胰岛细胞抗体阳性者1 2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者15例,7例同时有2种抗体阳性,符合胰岛素抵抗者9例;2侧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根据免疫标记物阳性明确诊断为成人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2例用胰岛素治疗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均为阳性的,伴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3种抗体均为阳性;部分患者同时患有风湿病、甲状腺疾病,感染过乙肝病毒.结论: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有3种抗体异常改变,其中可能为1型糖尿病患者.且同1例患者可能同时符合1型和2型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连伟;王海安;孙智颖;李静艳;段秀丽;李昌祁;陈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54个结节和7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102个结节的声像图,对2组疾病的二维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疾病在发病年龄、性别、痛灶部位、结节大小、结节退行性改变(钙化、囊性变或者出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数目,结节形状,结节内实质回声,结节边界(晕环、包膜),结节内部、周边血流信号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白新华;杨雪冰;郭国强;熊华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绝经后宫腔积脓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宫腔积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宫腔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宫腔放置Folly氏双腔导尿管引流及宫腔冲洗,同时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11例痊愈出院,随访1年9例,无复发病例;1例经保守及联合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单纯宫腔积脓保守治疗可达到治愈目的;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防止本病发生.

    作者:曲利霞;权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应用轴向负荷MRI检查对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效果.方法:5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臭氧治疗,在3~8个月随访复查过程中,应用腰椎轴向负荷MRI检查观察治疗后纤维环回缩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5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结论:加用轴向负荷MRI检查能够充分证实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无效患者的临床治疗能进一步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杨三保;朱绍成;张明;林志军;魏亚军;周灵辉;李武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社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本社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本社区>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社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种类涉及目前降压药物所有类别,多需要≥2种药物联合降压治疗,不良反应较多.结论:本社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复杂,社区医生应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郑应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钙黏附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钙黏附蛋白表达间的关系.方法:本组5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均采用螺旋CT扫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钙黏附蛋白的表达.结果:E钙黏附蛋白异常表达32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异常表达35例,肺癌E钙黏附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棘突征、胸膜侵犯、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5).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与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空洞征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E钙黏附蛋白异常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CT表现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该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吕传剑;万娅敏;王振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Ⅰ期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Ⅰ期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Ⅰ期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颈前路钛板固定.结果:15例颈椎脱位完全复位,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15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保护良好,植骨全部融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脊髓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改善.结论:Ⅰ期行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涛;张敬乙;高延征;郑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氧氟沙星片在中国健康男青年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目的:研究2种氧氟沙星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例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国产氧氟沙星片0.3 g,HPLC法测血药浓度,用DAS 2.0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和参比氧氟沙星片tmax分别为(1.19±0.85)和(0.89±0.42)h.cmax分别为(3.28±1.22)和(3.67±1.03)mg/L,t1/2分刺为(5.80±11 02)和(5.54±0.84)h,AUC0 t分别为(20.24±3.84)和(20.86±3.42)mg·h/L,AUC0-∞.分别为(21.56±4.14)和(21.98±3.80)mg·h/L.2种国产氧氟沙星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t 0为(97.1±9.2)%,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表明2种制剂主要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制剂AUC0-t和Cmax的90%可信限分别为参比制剂的93.0%~100.4%和73.7%~101.7%.结论:2种氧氟沙星片生物等效.

    作者:李红梅;秦玉花;赵红卫;张伟;赵钰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12)给予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对照组(n=12)给予长春新碱或环磷酰胺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娟;刘晓蕙;王丹;舒华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潜伏期干预对无痛分娩产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潜伏期药物干预对无痛分娩产程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潜伏期使用2%利多卡因200 mg湿敷宫颈,活跃期应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行椎管内麻醉,采用自控阵痛泵硬膜外腔给药行无痛分娩.对照组单纯实施无痛分娩.未用药组不用以上3种药物干预.观察对比3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时照组第一产程、总产程及难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未用药组第一产程、总产程、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及镇痛有效率度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二、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宫颈湿敷利多卡因能缩短无痛分娩的产程,降低难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卢志茹;刘朝霞;王丽欣;李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硬膜外前间隙连续注射胶原酶与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硬膜外前间隙连续注射胶原酶与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3组,A组(74例)胶原酶连续注射后再联合臭氧注入;B组(46例)自控泵按5 mL/30 min速度连续注射胶原酶;C组(60例)胶原酶一次性注入.3组胶原酶用量均为1200 u.结果:A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8.65%,B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5.65%;C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男别为78.33%和90.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前间隙连续注入胶原酶和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高效、安全等优点.

    作者:许成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探讨

    目的:讨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3例患者,根据胆管梗阻情况和胰腺炎严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无胆管梗阻的胰腺炎采取非手术治疗,胰腺炎恢复后行胆囊切除术,效果良好;合并胆管梗阻的胰腺炎早期手术,以解除胆管梗阻,效果良好.结论: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根据胆管有无梗阻,结合胰腺炎严重程度制定相应手术方式和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

    作者:朱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导入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合成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并构建pGenesil-1-shRNA质粒表达载体,研究其对大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设计2条特异性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与pGenesil-1质粒载体连接,导入大肠癌Lovo细胞、筛选稳定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筛选的稳定表达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survivin基因低表达的Lovo细胞停滞于G2/M期从而导致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结论: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能有效降低survivin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为大肠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作者:熊英;王爱民;郭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肾包虫病诊治进展

    肾包虫病亦称肾棘球幼病,是由于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幼)寄生在人体肾脏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目前呈世界范围内分布,各地区时此病的诊治水平不一.近年来由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及时其发病机制上的进一步认识,在肾包虫病的诊断、治疗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但外科手术治疗仍是肾包虫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郭驹;王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重症法洛四联征应用Gore-Tex人造血管行体-肺分流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法洛四联征应用Gore-Tex人造血管行体-肺中心分流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手术疗效.方法:21例重症法洛四联征患者应用Gore-Tex人造血管行升主动脉至主肺动脉的分流手术.19例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Gore-Tex人造血管直径4~10 mm.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9.5%(2/21).全组均获得理想的血流量,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艾(P<0.01);主肺动脉直径和左、右肺动脉直径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80.95%)患者在术后1年内接收二期根治手术,无死亡病例.其余2例患者缺氧症状,左心宣及肺动脉发育均明显改善,等待根治手术.结论:应用合适口径Gore-Tex人造血管行体-肺分流术可明显改善重症法洛四联征症状、体征,为重症法洛四联征根治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宋士秋;李温斌;王圣;王盛宇;董然;张健群;周其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KAI1/CD82与E钙黏蛋白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105例结直肠癌中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检测KAI1/CD82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病理进展与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文清;高双全;黄伟;李静;徐彤;邱俊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肝性胸腔积液5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肝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肝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例,不明原因肝硬化5例.Child-pugh A级lO例,B级34例,C级11例.胸腔积液位于右侧50例,左侧3例,双侧2例.胸腔积液伴腹腔积液者54例,发热者4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者45例,胆红素升高者55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55例.经综合治疗,55例中46例胸腔积液消退或明显减少,1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肝肾综合征.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肝性脑痛.结论:肝性胸腔积液合并胸腔积液多为右侧,往往伴有大量腹腔积液,发热者少见.

    作者:王万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