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显亭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在治疗耍幼儿毛细支气管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细辛脑注射液时32例毛细支气管炙耍幼儿患者进行治疗,并与31例常规综合治疗患儿作对照,观察其临床有效性.结果:应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耍幼儿毛细支气管交显效率为90.6%,而对照组显效率为71%.结论:应用细辛脑注射液治疗耍幼儿毛细支气管交疗效确切.
作者:陈保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各种类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187只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情况.结果:发生浅前房35只眼(18.72%),其中结膜伤口渗漏4只眼(11.43%),滤过过强28只眼(80.00%),脉络膜脱离3只眼(8.57%).结论: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复杂,与术前眼压及手术方式关系密切,与患者年龄及患病类型无关,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作者:隆习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诱因及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救治方法.方法:对44例产科DIC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DIC中,4例出现3个以上器官衰竭,均死亡.病死率为9.1%;其余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0.9%.结论: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产后出血以及宫内死胎是产科DIC的发病诱因.早期明确DIC诊断,去除病因,同时输注大量新鲜血,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合理使用肝素是抢救产科DIC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玉芳;温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20 mg/d.疗程3个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改良S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HAMD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惠者治疗后3个月HAM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临床神经功能康复疗效问差异有统计擘意叉(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加用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杨新荣;王正银;董艳琼;陈虹;别发赢;谭峥嵘;吴启鹏;罗晓春;王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0例不稳定腕舟骨骨折采用改良的逆行筋膜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10例骨折均于手术后6~10周愈合,6个月~1.5年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改良的逆行筋膜骨瓣移植法治疗腕舟骨不稳定骨折,操作简单,易控制,固定稳,能早期活动.
作者:李汝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survivin含量及尿液透明质酸含量检测在膀胱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本实验观察对象为膀胱癌患者87例、其他疾病患者40例及30例健康成人.收集各组尿液,采用ELISA法行survivin、透明质酸含量检测.结果:膀胱癌组survivin含量为(2.51±1.91)μg/L,其他疾病组为(0.55±0.22)μg/L,正常对照组(0.40±0.17)μg/L.膀胱癌组尿液透明质酸含量为(3.12±0.69)mmol/L,其他疾病组为(1.41±0.46)mmol/L,正常对照组为(0.24±0.35)mmol/L.结论:联合栓测尿survivin含量和透明质酸含量可作为膀胱癌无创诊断及预后判断辅助方法.
作者:郑巍;桂西青;苟新敏;李怀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铁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取出钛板的原因.方法:收集颌骨骨折铁板坚固内固定后取出钛板的患者49例,其中单纯下颌骨骨折27例,面中部骨折13例,上下颌联合骨折9例.回顾分析内固定钛板取出的原因.结果:49例中,患者因心理因素取出钛板者17例,感染8例,有可能影响颌骨或牙胚发育而取板者5例,钛板外露者4例,钛板断裂者4例,神经麻木者4例,种植障碍3例,其他4例.结论: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后取出钍板者,以患者主动要求者居多.主要原因为患者心理排斥因素;其次为感染;医生建议取出者多为儿童骨折;而钛板外露、断裂或神经麻木等意外及手术并发症致钛板取出者相对少见.
作者:常显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浓度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及对照组(P<0.01).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有关,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预测指标.
作者:蒋红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局部皮瓣在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旋转皮瓣、推进皮瓣、Z成形术等各种局部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结果:本组3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应用局部皮瓣方法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短,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局部皮瓣在烧伤创面修复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能达到较理想的手术效果,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怀军;李桑蕾;张磊;黄磊;王学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磁共振水成像45例和逆行肾孟造影检查56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3例逆行肾盂造影检查插管失败改行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水成像2例显像较差.误诊及漏诊4例;逆行肾盂造影误诊及漏诊3例.其余均诊断明确.结论:在操作方面,磁共振水成像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非结石病变,输尿管下、壁段的病变磁共振水成像优于逆行肾孟造影;逆行肾孟造影在诊断结石和轻微的病变,输尿管上段病变方面优于磁共振水成像.
作者:黄海波;谢敏;王全好;刘任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顺铂联合高聚生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持续胸腔闭式引流24 h,排尽胸水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顺铂60 mg,高聚生4 000 u;对照组胸腔内注入顺铂60 mg.每周1次,2~3次为1个疗程.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引流胸腔内注射顺铂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胸水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峻峰;李云红;董正宇;何续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术后胆道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3例肝胆管结石术后行T管引流患者行胆道镜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管胆道造影明确或怀疑胆管残余结石21例,经胆道镜检查证实18例;T管胆道造影阴性142例,胆道镜检查发现残余结石15例.胆管狭窄2例.胆管息肉1例;33例残余结石均在胆道镜下成功取石,胆管狭窄2例行胆道镜下球囊扩张术.胆管息肉1例行胆道镜下行息肉切除;未发生窦道破裂、胆道穿孔、大出血、胰腺炙、胆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镜检查可发现T管胆道造影未发现的残余结石及其他病变并同时给予相应处理,检查和治疗同步进行,可大程度降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应作为肝胆管结石胆道外引流术后常规检查.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韦小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讨论胸腔积液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3例(50.0%)、恶性肿瘤32例(30.2%),心功能不全11例(10.4%),肺炎和脓胸6例(5.7%),肝硬化4例(3.8%).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患者为主,占92.4%;恶性胸腔积液中≥60岁患者居多,占93.7%.106例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为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1).结论: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但结核性患者以青年居多,恶性肿瘤以老年患者居多.胸腔积液癌胚抗原含量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子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评价血、尿透明质酸的测定在肾癌、肾盂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41份血液和尿液样本,其中肾癌17例,肾孟癌14例,正常人1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尿液和血液样本中透明质酸的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尿液中蛋白浓度,用SPSS 11.0分析血液、校正尿液的透明质酸浓度及其比值.结果:在41份血液样本中,各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份尿液样本中.比较经尿蛋白浓度校正后的尿透明质酸浓度,肾癌组与肾盂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41例样本的血尿透明质酸浓度比值.肾癌组与.肾盂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孟癌患者尿液中校正透明质酸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肾癌患者.尿液透明质酸浓度可作为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肾盂癌的诊断及其与肾癌的鏊别诊断.
作者:金玮;吴斌;刘先东;潘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连环恒温扩增技术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在恒温65℃左右保温几十分钟而完成的核酸扩增反应,通过检测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焦磷酸镁所形成白色沉淀的混浊度来判定扩增结果.由于其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卫生栓疫及基因芯片的开发;在细菌和病毒的检测方面对临床医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连环恒温扩增的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毕研丽;沈小燕;才学鹏;丛国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挫裂伤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8例肾挫裂伤血尿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材料选择用明胶海绵粒.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效果满意.有效地保留了惠肾肾功能.结论:对部分肾挫裂伤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橙塞术,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避免肾切除术.
作者:王传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肾孟榆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因、X线及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6例肾孟榆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采用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和CT检查.结果:16例患者,X线和/或CT均显示程度不一的肾积水,其中静脉尿路造影显影14例,CT扫描5例均显示程度不一的肾积水;X线显示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截断样改变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上移3例.肾孟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处可见横贯样充盈缺损2例(其中迷走血管和纤维束带各1例),肾旋转异常4例.结论:尿路造影结合CT检查是诊断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病因定性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治疗可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李庚武;刘斌;潘志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中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 Speed Plus/4i多层螺旋CT对116例患者的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多期客积扫描,正常对照组30例,病变组86例,在ADW4.0工作站分别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客积再现技术、大密度投影等图像后处理.结果:正常对照组30例图像满意.病变组86例中,先天畸形中肾盂及输尿管重复畸形7例、马蹄肾5例、输尿管囊肿和输尿管异位开口各3例、异住肾和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各2例、孤立肾和膀胱重复畸形各1例;输尿管结石7例、肾盂肾盏结石4例;肾孟、输尿管是性病变6例、结核3例;肾孟、输尿管肿瘤22例、膀胱肿瘤17例、盆部肿瘤侵犯输尿管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是泌尿系统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应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作者:朱绍成;史大鹏;葛英辉;吕传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作用.方法: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Ⅲ级)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在未给予其他治疗的情况下,两组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喷吸,每次200 μ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胺气雾荆喷吸,每次40 μg,3次/d.记录治疗后患者咳嗽、气短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治疗2周后用肺功能测量仪测量1 s用力呼气客积与用力肺活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所需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1 s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联合、长期、规律、小剂量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气雾荆,时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缓解患者咳嗽、气短症状,缩短缓解时间.有效的改善肺功能.
作者:王金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癎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05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为8.17%.卒中后癫癎的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多见(55.81%).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合并继发性癫癎(19.35%).本组患者中病灶位于皮层者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为12.18%,皮层下病灶者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为1.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癎的常见病因.癫癎的发生率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
作者:郭晖;邵春香;常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