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规律

徐冬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规律.方法:观察49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阿托品首次应用及治疗过程中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随着阿托品用量的增加,体温、脉搏呈上升趋势,血压逐渐下降.结论:观察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体温、脉搏、血压变化的规律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阿托品,及时抢救患者.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治疗进展

    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环节较多,治疗方法应着重于在肺部损伤发生前或发展的早期即予以阻断.避免损伤的发生或使损伤程度及范围得以控制.机械通气是急性肺损伤重要的经典治疗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机械通气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特别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新式体位通气等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作者:张骅;徐鹏;张民;苏仁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45例40~44岁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测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睾酮、催乳素6项激素和血红蛋白.结果: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明显提高(P<0.05);停药随访半年子宫出血复发率24.2%.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确切,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辛峰;武传中;赵彦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82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异物位于气管13例;右支气管37例;左支气管32例.气管镜取出异物66例,直达喉镜下取出异物12例,1例异物自行咳出,2例因异物较大,行气管切开取出,1例转胸外科取出.结论:硬质气管镜检查及取异物术有效可靠;特殊类型异物应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应急抢救措施.

    作者:贾海顺;李忠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1&/d;对照组28例,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2次/d,两组症状明显改善后改同类药继续口服,疗程7~10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1.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和76.5%,两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和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巍巍;孙维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十堰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妇科门诊1568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支原体总感染率为43.5%(682/1 568).解脲支原体单独感染447例,人型支原体单独感染88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147例.对8种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解脲支原体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及米诺环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5.4%、79.8%和78.3%,对阿奇霉素及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其敏感率仅为30.8%、25.8%.结论: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及米诺环素是治疗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常规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作者:李咏梅;李莉;蒋诗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2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的诊治经验.方法:12例原发性腰椎间盘炙患者,均应用综合保守治疗,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1~4年,10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仍残有腰腿痛,于1年后因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而治愈.结论:充分认识椎间盘炎的主要特征和谤因,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早期确诊较困难,C反应蛋白是敏感性指标之一,MRI有特异性改变;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王清义;孙承东;白晓丹;关富龙;周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千粉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时照组,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福奠特罗干粉剂160/4.5 μg/次,2次/d;对照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400 μg/次,2次/d.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症状天数的增加及肺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为控制哮喘的较好药物,两者有协同互补效应,有效改善肺功能,增加哮喘无症状天数,疗效优于单一应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赵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检查价值

    目的:评价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检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手术病理证实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的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果: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19例,腹部交感神经链3例,后纵隔交感神经链2例.CT特点: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肿块,部分跨中线生长,多数肿瘤体积较大,肿瘤密度多不均匀,可见宽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及斑块、沙砾状高密度钙化影;肿瘤易侵犯邻近结构,可包埋大血管,淋巴结转移多见,可见骨转移及硬脑膜转移,可见主动脉壁密度明显高于其内血液.化疗后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其内钙化影浓聚并增大.结论: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前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后随访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永强;罗泽斌;郁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肺部病变住院手术患者25例,均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手术治疗.于患侧腋中线第7或8肋间切长约1.5 cm切口并置入胸腔镜探查,根据病变情况选取腋下第4或5肋间切口,切口位于背阔肌及胸大肌之间,长约8~10 cm.结果:本组包括自发性气胸、肺癌、炎性假瘤、结核球等,手术方式包括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肺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肺活检等.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均未切断肋骨,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用于肺部手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及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邸永辉;李芳;国建飞;檀振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3D-DSA脑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技术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成像(3D-DSA)脑血管诊断脑动脉瘤技术中的质控.方法:常规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穿刺送入4F或5F普通造影导管,先行全脑血管正侧位造影,如发现或疑似脑动脉瘤,即做旋转-DSA造影,将2次旋转(第1次旋转采集蒙片,待X线球管自动复位后,第2次采集实时造影图像)所得图像送入3D专用工作站处理,对其图像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形态、大小、瘤径及与之毗邻血管的关系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图像质量优秀288例(83%),图像质量良好48例(13.8%),3D重建失败或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11例(3.2%).结论:3D-DSA图像质量清晰,层次丰富,对脑动脉瘤检出率高,特别是对动脉瘤瘤体形态、大小、瘤径及与之毗邻的血管关系显示,优于2D-DSA和旋转-DSA,为对脑动脉瘤进一步栓塞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董富山;史帅涛;姜喜峰;李天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45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要靠临床医生全面分析,早诊断、正规化疗、综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论:做到早诊断.正规化疗配合综合治疗能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振钦;朱良付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的研制及其在胫骨骨折的应用

    目的:设计、研制和应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方法:应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治疗胫骨骨折138例,随访3个月以上117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2~26周,平均22周,无锁钉断裂和髓内钉断裂,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感染3例,骨折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3例,进针点疼痛7例,轻度畸形9例,按Johner and Wrubs疗效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95.8%,一般4.2%,差为0.结论: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用于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的特点,是胫骨骨折可供选择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潘滔;欧阳振华;刘展亮;谌业光;刘建华;王军;王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疗法的确定是很复杂的,地西他滨是唯一由美国FDA认可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药物,对其所有亚型和特殊亚群5q-综合征均有较好疗效.支持疗法,低强度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型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均不满意,因为患者会连续患上固有的并发症,如恶化的血细胞明显减少和向白血病转化.本篇综述总结了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进展,试图找到更好的方案及目前治疗状况.

    作者:王晶超;李梅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支气管镜在青少年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青少年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下改变与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支气管镜检查取材确诊的<25岁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镜下以新生物及黏膜浸润改变等直接征象为主;病理分型以鳞状细胞癌多,其次为小细胞癌,腺癌;病变部位以右中叶居多,其次为左主、左下支气管.结论:青少年肺癌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支气管镜是其重要诊断手段.

    作者:宋敏;胡成平;顾其华;肖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气道吸入二氧化硫气体致呼吸道烧伤4例报道

    1 临床资料4例患儿,男3例,女1例;年龄2~4岁;均为玩耍时误掉入硫酸厂内有二氧化硫气体的阴井中;4例均于中毒后即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2例呼吸费力程度重.

    作者:陈玉才;张清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尿白蛋白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惠者血液流变学和尿白蛋白的作用.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28例,给予糖尿病饮食和使用降糖药以控制血糖,观察组2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d,共3周;另选择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的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在试验前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和尿白蛋白,观察组1、2在试验后再测定血液流变学和尿白蛋白量.结果:试验前观察组1、2高切变率(150S1)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5.76S1)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尿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指标在两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时两观察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尿白蛋白量均显著低于试验开始时(P<0.01),且观察组2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1(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和尿白蛋白排出量.

    作者:佟晶洁;刘小燕;傅增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斑秃患者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的研究

    目的:了解斑秃患者皮损中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探讨其表达在治疗抵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5例临床诊断为治疗抵抗斑秃患者为治疗组,26例外科手术切取健康皮肤的患者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治疗组斑秃皮肤与对照组皮肤糖皮质激素受体-α、糖皮质激素受体-β的表迭数量、强度和分布特点.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表皮各层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强度及数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β在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数量与是否产生治疗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赵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乌甲素复合氯胺酮在术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复合氯胺酮用于术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镇痛液100 mL中加芬太尼1 mg;Ⅱ组镇痛液lOo mL中加高乌甲素28 mg;Ⅲ组镇痛液100 mL中加高乌甲素28 mg、氟胺酮300 mg.记录各组术后TO(10 min)、T1(2 h)、T2(12 h)、T3(24 h)、T4(36 h)、T5(48 h)时疼痛评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术后T1、T2、T3、T4时VAS在同一时点Ⅰ、Ⅲ组显著优于Ⅱ组(P<0.05),Ⅰ、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满意度显著低于Ⅰ、Ⅲ组(P<0.05),Ⅰ、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氯胺酮用于自控皮下镇痛效果确切,且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沈彦坡;李艳艳;曹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膝骨性关节炎的注射治疗

    目的:应用玻璃酸钠加膝关节周围痛点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法:膝关节周围痛点一次性应用抗炎镇痛液注射:膝关节腔内有积液者先抽出积液;炎症较重者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控制后,自膝关节外上方或外膝眼处穿刺,达关节腔内后注入玻璃酸钠液2~2.5 mL(20~25 mg),1次/周,连用5次.结果:本组54例,77膝,治疗后,经4~24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定:优31膝、良33膝、差9膝,无效4膝,总优良率为83.12%.结论:应用玻璃酸钠加局部注射治疗,创伤小,不影响日常生活,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改成;张国平;杨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与血浆B型脑钠肽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分单纯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4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47例,其中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无舒张功能不全21例,伴舒张功能不全26例.另有33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型脑钠肽.结果: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血浆B型脑钠肽显著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P<0.05),同时伴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显著高于无舒张功能不全组患者(P<0.05),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升高,B型脑钠肽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田艳萍;杨秀玲;牛殿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