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燕
顺势疗法的涵义;顺势疗法的原理及与中医辩证思想的类似性;顺势疗法临床应用的意义。结论:顺势疗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型、自然疗法。它提倡整体治疗,因人而异。从生理到心理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是人类抵抗疾病的新型武器。
作者:张蓉;田欣;周海桃;闫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或华佗再造丸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痊愈9例(45.0%),基本治愈5例(25.0%),总有效率高达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麻木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唐言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严重多发伤为一种常见的急症,病情危重且变化快,短时间内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探讨在急救过程中如何进行正确的抢救措施,对急诊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这37例患者中有35例成功抢救,2例死亡,成功率为94.6%,因此,在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救治的过程中,观察病情要力求全面、准确,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以利于抢救的成功。
作者:芦月霞;甄世存;阿茹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叶黄素可以通过滤过蓝光与抗氧化损伤来对视网膜产生保护的效果,也可以清除单氧基团和过氧化自由基。且在多种的眼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待于对其进行探索。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叶黄素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以及机制进行综述,主要对常见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中和眼科相关细胞中的叶黄素等进行探究,现将综述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47:5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u g~1.6u g,平均回收率99.45%,R S D值为0.93%。结论:本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控制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宾菊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病重(病危)是指: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作者:田锦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过程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药物是埃索美拉唑,实验组患者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内镜黏膜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的复发率是70%,实验组的复发率是66%;对照组的复发时间是(60.44±12.67)天,实验组的复发时间是(98.45±16.33)天。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增加了复发时间,其它方面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任书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评价我院骨科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表现,评价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方法:2013年,骨科收治患者491例,2013年经过专项改进活动后,2014年骨科收治患者435例;调取2013-2014年患者病历资料、抗生素药历,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结果:2014年应用抗生素率、ADU、抗生素药物占骨科总药费比重、住院患者人均抗生素药费比重低于2013年,2014年无明确指征、品种与剂型错误、用法与用量错误、给药时间错误、联合用药无指征或不协同比重低于2013年,联合用药高于2013年,2014年转上级医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滥用、无指征用药、用法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抗菌谱覆盖不全等;专项整治活动的极大的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应予以维持。
作者:周院卫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支气管哮喘系中医“哮病”范畴,多因患者痰饮留伏,伏痰遇感引触,痰气交结,阻滞气道,临证当用温肺化饮,宣肺平喘类中药,笔者常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组织严重损伤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的疾病,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引起多器官发生功能性障碍而导致死亡[1]。因此,探究有效的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案十分重要,而目前临床上的非手术治疗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持续性血液透析就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陆佳佳;丁红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食管癌术后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将循证护理运用在食管癌术后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子宫环形捆绑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且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产妇纳入研究,根据止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子宫环形捆绑缝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子宫捆绑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情况、止血效果以及应激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以及皮质醇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宫环形捆绑操作更为简便,有助于改善止血效果、缓解应激反应,是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晓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将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10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剂量为0.5 mL/(kg?d),对照组51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剂量为10~15 mg/(kg?d),静脉滴注,1d 2次,3d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与椎间融合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40例行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患者,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31min~159min,每个节段平均为(44.56±10.34) min;术中出血量为51ml~601ml,每个节段平均为(150.24±54.56)ml。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0.45±3.23)分,术后为(14.13±2.54)分,手术前后J O A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本组40例患者中,术后采取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手术部位彻底减压。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效果明显,损伤小,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脊髓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文明;乔俊东;李长春;罗亚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据统计,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骨折的发生率很高,骨盆骨折占1.6%~4.1%,高可达26%,上肢骨折占8%~10%,下肢骨折占25%~30%。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干骨折、踝部骨折、足部骨折。下肢骨折的病人由于病情的需要,必须不同程度的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常常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本科护士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以我院近3年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发生抑郁的原因并给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5月我院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产后抑郁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产后抑郁的产妇,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从而降低产妇的抑郁程度。
作者:孙淑华;李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儿童期和成人期多种疾病的发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其以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的缺乏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王远流;严提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 D A)首次通过了一款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药物。这款名为Spritam的药物由美国Aprecia制药公司研制,用于治疗癫痫症患者。研究人员表示,该药物获得批准意味着个性化定制药物不再是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本院2012年01月至2014年12月对39例伴有侧裂区血管损伤并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其效果。结果:死亡4例,术后6个月按 GOS评分,植物生存8例,重残10例,中残7例,良好10例。结论:采用标准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注意对外侧裂区血管的解剖保护及术后充分的引流,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茆康成;范云程;张广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创新型鲁尔接头与原有的橡胶接头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引流胸、腹水,行腔内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方法:2015年1月—2015年4月对50例行胸腹腔引流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鲁尔接头,对照组采用常规橡胶接头,观察比较二种方法的引流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通畅率为100%,与对照组(96.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折叠率和引流管脱位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舒适满意度、管道安全固定满意率以及隐私保护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创新型鲁尔接头优于常规橡胶接头。结论:创新型式鲁尔接头简单、实用、安全、经济,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作者:罗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