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肖华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加萘普生静滴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进行比较,观察组人流术前注射1%利多卡因5ml,0.9%NS250ml加萘普生0.275克静脉滴注,对照组则不用药。结果:观察组的扩宫情况好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及人流综合征人数也少于对照组。结论: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加萘普生静滴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显著,是可以广泛应用的方法。
作者:聂玲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在急性腰腹痛患者梗阻性尿外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因急性腰腹痛就诊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给予MS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附加容积再现(VR)等技术处理图像,分析MSCT图像表现。结果:36例患者MSCT平扫均见患侧肾脏体积增大,密度降低,肾盂输尿管轻中度扩张积水,26例输尿管周围见液性渗出样密度影。MPR及CPR清晰显示输尿管全程梗阻,伴尿外渗征象。增强扫描可见患侧肾脏强化程度较对侧低,动脉期患侧皮髓质强化延迟,肾周与盆腔内低密度影未见强化。结论:MSCT在急性腰腹痛患者梗阻性尿外渗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清晰显示病变范围与梗阻原因,不良损害少,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向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讨论医院药剂科处方点评模式与实践方法,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未开展处方点评模式和实践方法的120份处方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开展处方点评模式和实践方法的120份处方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处方的合理选择药物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用药时间合理情况等。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合理选择药物45份(37.5%),抗菌药物使用24份(20.0%),术后用药时间合理51份(42.5%);对照组合理选择药物21份(17.5%),抗菌药物使用69份(57.5%),术后用药时间合理30份(2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医院药剂科开展处方点评并且展开实践,能够较好的确保处方药剂的使用准确,为患者提供需要的处方要求,提高合理选择药物的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进一步开展处方点评模式的实践。
作者:张虹;朱玮;于远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以下简称《病免》)是由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两部分组成的一门重要生物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门课程知识抽象枯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本文对该门课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龚敏芝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切磋社区采取防治与照顾护士对糖尿病足患者实行干涉干与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社区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察看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察看组接管预防性照顾护士,对照组患者接管通例的临床照顾护士。结果:察看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有2例,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9例,两组的差别看起来明显(P<0.05);察看组中,患者满足程度到达95%,而对照组中,只有45%的患者满足,两组的差别明显(P<0.05)。因而可知,察看组的照顾护士干涉优于对照组的临照顾护士。结论:通过比较,察看组的干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效果好,能减少糖尿病足的并发症,并且患者的满足程度也很高,所以更加适合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定荣 刊期: 2015年第30期
仲景用葛根,均要先煎;但葛根为解表药,不需要先煎。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仲景先煎葛根的道理。
作者:杨吉祥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究骨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骨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危险因素的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3例患者为Ⅰ期压疮,经过临床护理后,已全部愈合;1例患者出现难免压疮,其余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压疮。结论:对压疮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或华佗再造丸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痊愈9例(45.0%),基本治愈5例(25.0%),总有效率高达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麻木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唐言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近年来,伤害与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病共同成为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其中因伤害引起的死亡在死因构成中占居一定的比重[1]。在中国,每年伤害死亡数在70万人左右,死亡率在55/10万人上下,病死率为0.82%,占中国人口死亡总数的11%[2]。伤害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与损失,已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3]。为掌握崇明县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伤害防治策略,制定切实、有效的伤害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崇明县2009—2013年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蕾;史爱玉;唐明;王恩如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优质综合护理在肝硬化腹水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8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地优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优质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肝硬化腹水综合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宗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用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甘肃省会宁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80例PCOS患者,分别给予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达因-35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T、LH/FSH指标均显著下降,另外研究组WHR、BMI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WHR、BMI指标却出现上升。结论:经临床研究证实,在PCOS疾病治疗中口服避孕药(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了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可作为临床治疗PCOS疾病首选用药方案。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别探究在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的过程中使用甲巯咪唑(即MMI)和丙硫氧嘧啶(即PTU)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患有甲亢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80例。参照组行以MMI,实验组行以PTU,对比分析用药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肝损伤概率实验组(22.5%)高于参照组(8.75%),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但是相对的,参照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21.67±9.57)天,实验组(42.54±25.87)天,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甲亢的过程中,使用丙硫氧嘧啶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要大于甲巯咪唑,但是甲巯咪唑造成肝损伤的时间要比丙硫氧嘧啶早。
作者:戴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膝关节外伤后行X线片、CT、MRI检查完善的患者,分析归纳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及优势。结果:本组50例病例中,x线检查发现骨折14例,阳性率28%;CT发现病变23例,阳性率46%;MRI检查发现骨损伤40例,半月板损伤42例,韧带损伤21例。结论:低场MRI仕膝关节损伤的有效检查方法,能够很好的显示膝关节损伤后的各种表现,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作者:石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E Q-5D量表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的失代偿肝硬化102例患者入院时进行E Q-5D评分,根据评分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患者出院前再次进行E Q-5D评分,通过心理干预前后EQ-5D评分对比分析,评价EQ-5D量表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测定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心理干预前后EQ-5D VAS评分差值明显,P<0.01,且有无并发症对EQ-5D VAS评分有影响,P<0.01;出入院EQ-5D VAS评分差值≥0.2有84例,<0.2有8例,有效率91.17%。结论:EQ-5D量表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心理干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照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分析I C U病房中品管圈对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情况发生的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I C U病房中30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155例和观察组145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发生机械通气意外拔管17例,发生率为10.96%;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进行护理,发生意外拔管3例,发生率为2%。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方式发现在I C U病房中应用品管圈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意拔管情况的发生率,可以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锦明;魏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在HIV感染的初始阶段利用一种小分子物质攻击精液中的淀粉样纤维能够抗癌艾滋病的发展。通过精液进行传播是HIV传播的一种常见方式,因此阻断这一途径对于抗击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患者在围手术期由医务人员对其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启动家属及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各种生活照顾,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访问及定期复查,对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让患者认识到医务人员、家属对其重视程度。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给予了心理干预,患者情感需要得到满足,焦虑抑郁水平降低,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鸿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选择指(趾)端损伤合理的修复方法。方法:对65例81指(趾)指(趾)端损伤分别行原位回植、转移皮瓣、再植手术处理。结果:术后79指(趾)成活,2例2指行原位回植术后坏死。术后随访1~3月,成活病例患指(趾)外形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1]:优70指(趾),良9指(趾),优良率达97.5%。结论:指(趾)端损伤病例修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处理方式。
作者:赵亮;王斌;张军;惠备战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在中药制粒工艺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即为正交设计,该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分清各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次要性,并且还能够根据各因素的实际情况对其因素作用进行相互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各因素进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正交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为正交表,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能够使研究实验更具权威性,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充分考虑设计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将其各因素的优点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还减少了全面实验的可能性,就此减轻了相应的工作任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中药制粒工艺广泛应用正交设计,使中药制粒工艺长久可持续发展。
作者:潘翔;程智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90例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例数明显较低,且满意度相对较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杜立新 刊期: 2015年第30期